“我明明是個好人,可是為何卻沒有好報?”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疑問。
![]()
今天偶然看到了關立新老師的視頻,使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的了解,其實答案很簡單——你根本就不是個好人!
首先很多人對“好人”的定義就有問題,把無奈怯懦誤當成善良,把受盡委屈后不敢反抗稱為好人。
這種所謂的好人是對自己不好,委屈了自己,去討好去滿足其他人,然后等別人給自己發“好人卡”。他們的精神世界相當匱乏,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和感受,自己都沒活明白,只能說人生一片亂七八糟。
真正的好人,是有能力做個壞人,不過卻選擇做個好人。做好人是要付出代價的,并不是不作為甚至逃避退縮。
比如古代某地區的一個縣官,他只是每天正常上班,做些本職工作,完成所有官員都能做到的事,那只能說明他是個合格的官員,只能打個60分及格分數,還稱不上是一個好官。
如果這個縣官有能力幫助家人弄個一官半職,可卻沒有這樣做,而是公平對待所有手下;他有神不知鬼不覺貪下官庫銀兩的本事,不過卻能抵住誘惑,從來不打官庫的主意;別人拿錢求他辦事時,他也能堅決說“不”,不貪老百姓一分錢財,那樣的話,我們才能說他是個好官是個好人。
一個人在沒有權利的時候,大家都能當個“好人”;不過如果有了權利之后,自己還能保證當個好人嗎?
不是你主動想當個好人,也不是你本身擁有善良的本性,只是自己沒有權利和機會作惡罷了。一旦自己有了條件之后,不比以前自己眼中的壞人強到哪去,沒準比他們還要更壞更貪,千萬不要把自己看得多么高尚,只是環境和立場還沒達到要求而已。
![]()
好人不好當,需要付出代價,需要抗住誘惑。沒有利益的誘惑時,啥都好說;有了利益的“唆使”,有幾個人還能保持自我?
免費的好人誰不會做?需要“付費”的好人才叫真正的好人!
“好人”和“壞人”,就能把所有人區分開來了嗎?不一定!二者加起來不是所有人的全集,比如那些旁觀者,既算不上好人也算不上壞人,只能算是“灰色人群”。
很多人只能算作“不是壞人”,沒有做過壞事,然而卻稱不上是個好人,而這些人卻經常把自己定義為“好人”,還總是在那里抱怨喊冤,覺得這個世界都對不起自己似的。
仔細想想看,你是不是就是這種人!
比如街上有個小偷正在行竊,你不想惹麻煩上身,就在旁邊裝作沒看見一樣。這時有個人挺身而出,抓住了小偷。那么這個見義勇為的人才叫好人,而你既不是壞人,也不是好人,可你卻把自己定義成好人,這又公平合理嗎?
不要再輕易美化自己了,你頂多算個普通人,而不是好人。只是自己軟弱無能,不得不隱忍,不想傷害自己罷了。
![]()
接下來再來談談“好人沒好報”的問題。
問題的關鍵,在于時間。你太著急了,所以才會這樣想。
好人做了好事,下一秒沒有好報,或者甚至遇到壞事,此時你就趕緊給出定論——好人沒好報。
同樣的道理,壞人做了壞事,下一秒沒有受到懲罰,你也馬上說“壞人樂逍遙”。
一個人只能看見眼前的一時現象,就覺得世界不公,而看不到大家以后不同的命運,只能說明自己目光短淺心胸狹隘。
一個貪官,在沒被抓到之前,大家就會抱怨壞人逍遙法外;當他被抓之后,大家就會立馬改口,說壞人不會有好下場。
在某個時間節點前后,分別得到兩個截然相反的結論,這不是事情本身的問題,而是自己的問題。還是要怪自己目光狹隘,而冤枉了這個世界的公平性。
如果所有報應都來得那么快,那么該不會有人做壞事了,總得給報應一點時間吧。
總而言之,我們只管踏踏實實做個好人,做個善良的人,當然也要注意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把懦弱退縮美化成好人。然后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