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有新芯片發布,發燒友們脫口而出的第一個問題總是:性能到底怎么樣?新款驍龍8 Elite Gen5也不例外,高通官方已將其中文名稱確定為“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并被小米、榮耀、一加、iQOO等廠商廣泛采用于旗艦新品中。雖然各大廠商搭載該芯片的機型還未大規模上市,但我們已在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上,通過一款參考機型提前體驗到了這款芯片的峰值性能潛力。
![]()
需要提醒的是:零售機型的性能大概率無法達到參考機型的水平——因為零售機的機身設計需要貼合大眾需求,會優先考慮續航表現與功能均衡性,而非單純追求芯片的極限性能。至于這款參考機型的配置:高通為其搭配了24GB LPDDR 5X超大內存、1TB UFS4.1存儲,以及一塊6.8英寸、分辨率3200×1440的AMOLED LTPO屏幕,堪稱頂配級硬件組合。
驍龍8 Elite Gen5跑分詳情
我們先從CPU說起:這是高通基于Arm架構打造的第三代自研Oryon CPU核心。其中,超大核(Prime Core)的峰值頻率從驍龍8 Elite的4.32GHz,進一步提升至4.6GHz;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也可飆至3.62GHz。再加上架構優化與緩存設計升級,高通聲稱該芯片的CPU性能最多可提升20%,能效比提升16%。
驍龍8 Elite Gen 5 vs參考機型:CPU跑分
![]()
從GeekBench6跑分來看,高通的性能宣傳基本屬實——對比去年的驍龍8 Elite參考機型,新款芯片的單核與多核性能均提升19%。若與兩年前的驍龍8 Gen3相比,驍龍8 Elite Gen5在這兩項測試中的速度更是快了65%。短短兩年內,峰值性能能有如此大幅的提升,足以證明自研CPU核心的投入已見成效。
再對比現有零售機型,我們大致能預判搭載驍龍8 Elite Gen5的新機定位:首先,高通這款新芯片的性能遠超拉胯的谷歌Tensor G5,甚至多核跑分還能碾壓蘋果新款A19Pro芯片,足足快了25%。雖說日常瀏覽網頁完全用不上這么強的性能,但這種超高多核性能在視頻剪輯、游戲運行,甚至直接在CPU上處理AI任務時(尤其是驍龍CPU現已支持共享內存擴展技術SME),都會帶來顯著優勢。
驍龍8 Elite Gen 5 vs 競品機型:CPU跑分
![]()
至于單核性能(如今雖不像以前那么關鍵,但在數據密集型負載中仍發揮重要作用),蘋果與高通的自研Arm CPU核心已難分伯仲——兩者差距不足1%,均較上一代機型有明顯提升。但必須承認,蘋果A19 Pro的單核性能仍擁有顯著優勢,畢竟它的得分是在峰值頻率遠低于驍龍8 Elite Gen 5(僅4.26GHz)的情況下實現的;而且,盡管驍龍8 Elite Gen 5多核成績領先,也是在核心數量遠超A19 Pro的情況下實現的(8核 vs 6核)。
GPU提升20%,驍龍8 Elite Gen 5依然領先
高通聲稱,新款Adreno GPU的圖形性能最多可提升23%,功耗最多降低20%——這種升性能、降功耗的組合,無疑預示著出色的游戲體驗。
此外,高通提供了驍龍8 Elite Gen 5在3DMark Unlimited模式(離屏測試,分辨率2560×1440)下的部分數據供參考。不過對比去年同款測試的官方幀率數據,高通宣稱的性能提升略有些樂觀:根據不同負載場景計算,實際提升幅度在15%~18%之間,雖不及宣傳但仍非常可觀。
為了更直觀地對比,我們將高通提供的幀率數據換算成了3DMark分數,與零售機型直接對標。需要說明的是,離屏測試固定以2560×1440分辨率運行,而實際零售機型的原生分辨率往往略低(會影響最終分數)。即便如此,驍龍8 Elite Gen 5的性能仍比一加13快23%——剛好達到高通的官方宣傳值,可見新款Adreno GPU的速度確實很快。
驍龍8 Elite Gen 5 vs 競品機型:3DMark跑分
![]()
若與三星S25 Ultra搭載的驍龍8 Elite Galaxy定制版(小幅超頻)相比,新款芯片的優勢則相對有限:在Wild Life Extreme測試中快21%,在光線追蹤測試SolarBay中快18%。此外,這款新驍龍芯片在光線追蹤性能上,也小幅領先蘋果最新iPhone。不過總體來看,高通宣稱的年度性能提升23%,更像是極限場景下的最佳成績。
壓力測試:能持久才是真男人
在Wild Life Stress Test(壓力測試)中,首次測試得分(29258分)略低于高通聲稱的最佳成績(30561分),因此對于零售機型的實際表現,仍需理性看待。不過作為消費者,最應該關心的是芯片的持續性能:
![]()
這款參考機型在滿負載狀態下連續跑完4輪測試后,性能便開始大幅下滑,最終降至與去年驍龍8 Elite相近的水平——僅為峰值性能的58%。與前幾年的情況類似,預計零售機型也會為了平衡續航與散熱,更早地限制性能輸出(肯定不會讓芯片長時間滿負載運行)。
如果你是游戲玩家,期待驍龍8 Elite Gen5的性能衰減能比初代驍龍8 Elite更平緩,目前來看結果喜憂參半:多數游戲的負載不像壓力測試那么極端,但在溫暖環境下長時間游玩(尤其是高畫質游戲或模擬器),性能衰減仍是不可避免的,長時間高負載運行依然出現性能斷崖下跌。我們只能寄希望于手機廠商未來的供電調教和散熱手段了。
AI性能再提速(若你有此需求)
除了傳統性能指標,高通還公布了這款芯片在MLPerfAI基準測試中的機器學習負載成績。
![]()
不同AI負載場景下,芯片的性能表現差異較大:圖像分類性能小幅提升19%,而圖像分割與超分辨率負載的處理速度較上一代快了高達55%。高通對Hexagon神經網絡處理單元(NPU)的宣傳是性能提升37%,但從實際測試來看,部分任務的性能提升可能略低于這一數值。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一切都依賴于AI應用能否正確調用高通最新的AI技術,若開發者未針對該芯片的專屬API庫進行優化,實現這一性能并不容易。好在驍龍8 Elite Gen5提供了一個備用方案:其CPU新增的SME(共享內存擴展)功能。雖然這一功能的速度無法媲美NPU峰值性能,但在AI任務需直接在CPU上運行時,仍能憑借CPU性能帶來額外的速度提升。
我們該期待驍龍8 Elite Gen5手機嗎?
已有多個品牌確認將搭載驍龍8 Elite Gen5的機型,部分機型計劃在年底前發布:已先期發售的小米17系列搭載該芯片,一加15及其他國產品牌機型預計年底前上市,三星Galaxy S26系列則將于2026年初推出。屆時消費者將有非常豐富的選擇。但問題是,值得在這一代換手機嗎?
![]()
若你并不著急換手機,繼續等待也無妨。目前市面上的手機,即便應對最吃性能的使用場景也已綽綽有余。相比之下,更值得關注的是新機在拍照、充電、續航等方面的升級,這些升級對日常使用的影響會更顯著。
但是,如果你有換手機的打算,建議繼續留意具體手機機型的評測,尤其是其在高負載場景下的持續性能表現,這才是手游等高負載玩家最需要關注的——畢竟你也不想玩半小時就降頻掉幀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