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動廣西關鍵金屬產業創新發展
廣西將打造南丹關鍵金屬高質量發展綜合試驗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官網23日消息,9月22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黨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陳剛主持召開自治區黨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專題研究廣西有色金屬特別是關鍵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審議通過《建設南丹關鍵金屬高質量發展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等文件。
會議強調,推動有色金屬特別是關鍵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要重點抓好“十個一”。其中包括:編制一個有色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1+2+8”規劃體系,即廣西有色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五年規劃,以及關鍵金屬產業創新發展五年規劃、鋁產業發展規劃和八個具體實施方案;高質量打造一個南丹關鍵金屬綜合試驗區,鼓勵大膽試、大膽闖、大膽干,為全區有色金屬特別是關鍵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樹標桿作示范;組建一家廣西關鍵金屬產業發展國有企業集團,開展資產評估,優化股權結構,加快完成集團組建并投入運營等。
解讀:南丹縣位于廣西北部,2024年GDP剛剛超過200億元,常住人口僅27萬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西部山區小縣。廣西為何要“押注”這樣一個小縣城?這背后,其實有著重要考量。
當前,礦產資源作為工業發展的“糧食”和“血液”,戰略價值愈發凸顯。廣西素有 “有色金屬之鄉”之稱,關鍵金屬資源稟賦突出。
公開數據顯示,廣西已查明資源量的礦產有108種,其中25種金屬礦產、59種非金屬礦產保有資源量居全國前十位,玻璃用砂、高嶺土、稀土、錳、銦、鎵、鋯等41種礦產保有資源量排名前三,鋁、錫、錳、銻等重要礦產在國家資源安全保障中處于重要地位。
其中,廣西丹池成礦帶是我國重要的多金屬成礦帶,位于其核心區域的南丹縣,關鍵金屬礦產資源優勢尤為顯著,是全球最大的鉛鋅生產基地。
今年7月,陳剛在南丹縣主持召開相關會議時指出,要以打造南丹關鍵金屬高質量發展綜合試驗區為突破口,示范帶動廣西有色金屬產業特別是關鍵金屬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規模化、園區化發展,打造國家級產業集群。
圍繞這一綜合試驗區,近段時間以來,自治區層面動作頗多。
8月6日,廣西啟動關鍵金屬產業靶向招商,旨在招引一批有實力的關鍵金屬行業頭部企業布局;9月10日,河池市委書記在南丹召開企業座談會,主題就是高質量謀劃好南丹關鍵金屬高質量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而隨著《建設南丹關鍵金屬高質量發展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審議通過,這一試驗區也進入實質落地階段。
在此前召開的《廣西關鍵金屬產業創新發展“十五五”規劃》座談會上,陳剛特別指出“要自覺站在國家發展大局高度,發揮廣西比較優勢,聚焦國家所需、廣西所能,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加大力度推動廣西關鍵金屬產業創新發展。”
兩部門發文推動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消息,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聯合印發《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指引》,進一步引導工業園區提質增效升級。指引從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完善園區空間治理、培優園區企業主體、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實數深度融合、推動綠色安全發展、提高開放合作水平等7方面提出19個發展導向,如著力打造特色突出、優勢明顯、效益顯著的主導產業,避免低水平、同質化競爭,原則上不宜超過3個主導產業;探索長期租賃、先租后讓、彈性年期出讓等方式優化園區土地供給;鼓勵有條件的園區打造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設施等。
吉林將建設長春都市圈算力集群
吉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加快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聚焦分布式推理需求,適度超前、科學布局全省智能算力資源,建設長春都市圈算力集群和吉林西部綠色算力集群。實施“算力聯盟”計劃,支持基礎電信運營商、IDC(互聯網數據中心)企業、云服務商等專業化力量建設智算中心,推動智算中心加強國產芯片部署,提升綠電消費比例。
我國首條綠色供能鐵路項目投運
央視網消息,9月22日,我國首個“新能源+重載鐵路”融合項目——包神鐵路正式投入運行,標志著我國鐵路供能邁入綠色新階段。該項目創新性地將光伏、儲能等新能源接入鐵路牽引供電系統協同供能,實現新能源與軌道交通深度融合。列車運行時,新能源電力經變換后為機車供能;列車剎車或新能源發電過剩時,能量可儲存至儲能系統,達成循環利用。
河南出手整治玉器直播亂象
9月2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直播電商監管專題新聞發布會。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李澍田表示,河南省堅持線上線下綜合施策,推動玉器產業健康發展,今年已立案查處23家違規主體,其中1起案件移送公安機關、4人被刑事拘留。據介紹,河南正在推進“兩分兩標”,助力產業發展。“兩分”,一是分類建檔,對電商直播、市場攤位、玉雕加工戶進行分類排查,分別建立經營主體檔案;二是分行就市,對鎮平縣12個玉器專業市場按照經營品類、產品產地、質量品級等進行經營區域分類,差異化管理。“兩標”,一是明碼標價,統一制作印發《商品標價簽》和《商品明碼標價牌》;二是明碼標識,在每一個商店(攤位)懸掛、張貼明碼標識牌,標注玉石產地、品類、商戶姓名、聯系電話及營業執照編號等信息,讓消費者買得明白、買得放心。
我國月度用電量連續兩個月破萬億
9月23日,國家能源局對外發布8月全社會用電量數據,達到101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7、8月份連續兩個月全社會用電量超萬億千瓦時,這在全球也是首次。
分產業用電看,8月,第一產業用電量1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7%;第二產業用電量59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第三產業用電量20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9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
1—8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687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為64193億千瓦時。
分產業用電看,1—8月,第一產業用電量10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6%;第二產業用電量433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第三產業用電量132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10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
中國區域科技創新報告出爐,這6省市領先
9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在浦江創新論壇發布《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根據《報告》,上海、北京、江蘇、廣東、浙江和天津6省市的綜合科技創新水平領先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等創新高地輻射引領作用持續增強,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成效進一步顯現。
《報告》從科技創新環境、科技創新投入、科技創新產出、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新促進發展5個方面,設置12個二級指標和49個三級指標,對全國31個地區綜合科技創新水平進行評價和分析。
《報告》顯示,近年來全國創新投入和產出規模不斷擴大,創新環境優化明顯,創新績效顯著提升。根據地區綜合科技創新水平得分,全國31個地區劃分為三個梯隊。
![]()
第一梯隊,為綜合科技創新水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0.20分)的地區,包括上海、北京、江蘇、廣東、浙江和天津。
第二梯隊,為綜合科技創新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高于50分的地區,包括湖北、重慶、安徽、陜西、四川等22個地區。
第三梯隊,為綜合科技創新水平在50分以下的地區,包括新疆、青海和西藏。
本期編輯 | 劉艷美
*題圖來源:河池融媒 *城市進化論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復制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