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內早已一團糟,政治上分裂已經極致,雙方水火不容。
BBC發文稱,柯克槍擊案后,美國已經處于危險的十字路口,美國的政治陣營已經轉向對立的敘事。現行的獎勵制度傾向于鼓勵那些加強緊張局勢的人與平臺,而非緩和緊張局勢者。
文章指出,在全國各地,政治人物若以迎合基本盤的政策與言論參選,往往比爭取中間選民更容易當選。在媒體領域,政治評論者若采取更極端立場、激起憤怒,反而更容易吸引眼球,進而獲得更多廣告收入,這被視為美國政治分裂與失能的“原罪”。
![]()
特朗普為了節省開支,動用行政手段對高校、科研機構裁減費用,已經與高校打了幾輪官司了。
7月22日,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發布二季度業績報告顯示,由于關稅提高導致當季損失11億美元,該公司今年二季度凈利潤同比暴跌35.4%,至19億美元。同一時期,美國本土的汽車巨頭們紛紛發布了令人不安的財報,都是巨額關稅成本對利潤的無情侵蝕。
提高關稅原本要助力制造業,可美國的制造業太依賴國外的配件和設備,因此關稅戰導致美國自己的制造業承受不起。
美國國內一地雞毛,就不多說了,畢竟是他們國家自己的事。
一個超級大國,要管控世界,自身的實力是最重要的,可隨著綜合實力在下降,其所依賴的外部環境就突出了,特朗普卻逐個掀翻美國作為霸權國家的三大籌碼。
![]()
一、美國的盟友遍天下,一呼百應,是其霸權的重要追隨者和擁護者,可如今的美國已經將刀頭指向盟友。
在國際上,美國往往在指責中國后,幾十個盟友國家都加入討伐中,中國的聲音太小,群毆是西方最拿手的手段,一個聲音再大也不及幾十個聲音。
而中國走的是不結盟路線,往往落得形單影只的后果。盟友眾多是美國幾十年積累下來的財富,很多時候美國做壞事沒有被指責,美國要攻擊一個國家,卻能事半功倍。
可如今的美國因為自身債務高企,每年的債務利息已經超過國防費用,達到萬億美元。特朗普是商人思維,不在乎所謂國際形象,只在乎眼前得到利益。
在對中國發起關稅戰失敗后,特朗普將矛頭指向了盟友。
美國對歐盟征收15%的關稅,歐盟對美國實施零關稅,還需要向美國市場投入13500億美元。
![]()
日本、韓國也都需要向美國市場投入3500億——5500億美元不等的資金,這些資金由美國指定投資項目,九成的利潤歸美國。可以說將盟友搜刮得干干凈凈,這就是搶錢了。
16日,韓國外交部長官趙顯表示,美國已不再是與盟友保持良好合作的國家。韓國外長在公開場合批評美國的情況很罕見。
《政治報》網站刊登題為《歐洲的“百年屈辱”可能才剛剛開始》的文章,認為這只是“不平等條約”的開端。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對“歐盟無力應對挑戰”提出了質疑,這位右翼執政黨領導人說,歐盟“注定在地緣政治上日益無足輕重”。
這些都表示,美國的盟友雖然被迫簽署了不平等的協議,可都很不滿,畢竟真金白銀被搜刮一空。
近日,美國總統提議歐盟對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俄羅斯石油的最重要買家征收高達100%的懲罰性關稅,很快都被盟友拒絕了,他們承受不起了。
二、要盟友死心塌地,就需要向盟友提供保護,特朗普已經表明,美國將不再為盟友提供保護了。
2025年5月24日,特朗普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上發表的演講稱,美國過去為了保護盟友耗盡了自身資源,這是一種錯誤。他宣布美國不再優先保衛盟友,美國的軍人將重建并保衛美國自身。
之前,特朗普已經要求盟友增加軍費,自己保護自己。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也需要歐盟出資。
![]()
盟友們開始慢慢接受,不過帶來的后果是逐步減少進口美國的軍備了。
8月5日,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馬爾斯表示,澳大利亞將采購11艘由日本三菱重工建造的最先進護衛艦,以升級其海軍力量。該合同價值100億澳元(約合65億美元)。這是兩國之間有史以來最大的國防工業協議。
9月12日,《政治報·歐洲版》網站報道,丹麥選擇了法國和意大利聯合研發的SAMP/T防空系統,而不是美國的“愛國者”。這是巴黎的一場重大勝利,也是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次打擊。
這很正常,美國既然不提供保護了,盟友需要相互合作,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和保障。
近日,以色列對卡塔爾的襲擊突破了底線,這讓海灣國家對所謂美國的保護不再迷信了。不管他們做什么,都不可能超過美國與以色列的關系。
特別驚恐的是以色列戰機攻擊沿線,多國的美制防空武器都沒有啟動,也就是美國完全控制了這些國家的空域,對美國來說都是不設防的國家,以色列可以長驅直入。
沙特很快就與巴基斯坦簽署了共同防御協議,這個協議雙方談了多年,現在幾天就簽署了。
![]()
沙特有美軍基地,卻與巴基斯坦簽署了共同防御協議,很明顯不相信美國的保護。
9月14日,阿拉伯·伊斯蘭緊急峰會決定組建“阿拉伯軍事聯盟”,埃及首先提供2萬軍隊。阿拉伯國家終于考慮聯合起來保護自己了,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將日漸衰落。
三、美國不但不提供保護,美軍的戰略重點轉向“守護美洲”。
美國戰爭部的最新國防戰略草案對國防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決定要加快戰略收縮,戰略重點轉向“守護美洲”,不再是“遏制中國”。
這確實有點出乎外界的意料,動作太大了,特朗普要戰略收縮已經提出一段時間了,可都沒有想到收縮得這么徹底。
雖然,美國提出不保護盟友了,一些盟友認為國內有美軍基地也是一種安慰,可連這也要沒了。
3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表示,美國國防部關注到中國舉行閱兵儀式,美國不尋求和中國發生沖突,美國的任務是保障自己的戰略計劃,繼續保持在太空、天空、海洋、海底以及遠程火力方面的戰略優勢。
![]()
赫格塞思強調,特朗普希望能找到和中國合作的方式,美國不希望挑起任何新的戰爭,而是以和平和實力的方式,進行談判。
美軍的戰略重點轉向雖然有中國日益強大的因素,可最大的原因還是美國經濟支撐不起龐大的國防費用了。國債負擔太大,特朗普不像民主黨要打腫臉充胖子,他認為既然財政緊張就大幅裁減費用,軍費首當其沖。
特朗普轉向“守護美洲”,盟友們的依仗徹底沒了。中國在這些區域的影響力將迅速增強,盟友也就沒必要再跟隨美國狐假虎威了,他們要為自己的安全調整國防政策了。
特朗普逐個掀翻美國作為霸權國家外部需要的三大籌碼,有現實的考量,也有避免與中國直接沖突的考慮。政策180度反轉,世界都驚嘆,美國的退縮來得也太快了。
![]()
特朗普是很現實的保守派,既然實力不行了,就保住美洲的基本盤。特朗普還計劃并吞加拿大和格陵蘭島,也是為了壯大美洲的基本盤,這樣美國就是世界最大的國家,未來依然有機會與中國一爭高下。
當然,美軍的退縮會是一步一步來了,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一旦戰略已定,這就是世界未來的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