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聯合電子舉行30周年慶典,上海浦東新區和金橋管理局政府領導、股東方、客戶以及公司管理層、各級經理和員工代表出席慶典。
![]()
慶典上,上汽集團王曉秋董事長表示:三十年前,中外股東以先進技術與管理為公司注入了卓越的“基因”,而今,聯合電子憑借著不懈的奮斗和創新,讓這些“基因”淬煉為扎實過硬的“硬核實力”,實現了股東各方的“合作共贏”。30年,聯合電子與行業同頻共振、與伙伴攜手前行,于汽車行業變革之際,順勢而為,在轉型浪潮中筑牢根基、開創新局。
![]()
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博世智能出行集團董事長Heyn博士表示:三十年來,聯合電子不止于“三十而立”,更是蓬勃發展,已經成為博世智能出行業務的核心企業。聯合電子對客戶和技術的深刻理解、對彼此文化的相互尊重,以及坦誠溝通、結果導向的行事邏輯,構成了我們持續成功的基礎。
![]()
三十年,肩負使命 順應時代脈動
1995年,中德握手定格的歷史瞬間,聯合電子應勢而生,肩負著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從化油器升級到電噴技術的使命,成為當時中國唯一一家生產電噴產品的企業。從第一套國產電噴系統量產起步,聯合電子始終引領行業發展,汽油發動機控制器累計產量已達1.5億件,高低壓噴油器累計產量已達7億件,低壓壓力傳感器、電子節氣門體和電磁閥累計產量也均超過1億件。
![]()
30年來,聯合電子順應行業節奏,見證并參與了中國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成功將業務由成立之初的發動機管理系統拓展至變速箱控制、先進網聯和電力驅動業務,并構建“八地六廠”支撐多元化產品線的現代化生產基地,為國內100余家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成為客戶值得信賴的伙伴。
三十年,自主創新 構建科技引擎
聯合電子始終將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以自主創新構建強勁科技引擎。早在1998年,聯合電子便成立研發中心,秉持 “技術引進、聯合開發、本地開發” 兼容并蓄的戰略方針,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探索,逐步建立自主研發能力。2007年,首款自主研發的電子控制器M7.8.0率先實現投產,不僅標志著公司控制器本地開發的成功,更標志著中國在發動機電子控制器自主開發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歷經三十載深耕,聯合電子已擁有上海、重慶、蕪湖、柳州、蘇州五大研發中心,截至2025年8月,研發團隊規模已超3000人,軟件團隊占比達58%,構建起全鏈條開發能力。聯合電子擁有超100種產品類型,其中本地研發產品占比達總產品系列的60%。依托強大的本地研發能力,聯合電子持續推出電池管理、懸架控制、熱管理、動力域控制等一系列適配中國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以“中國速度”快速響應本土需求,成功實現從“技術引進”到“自主創新”的跨越式發展。未來,聯合電子將依托在中國市場孵化的領先技術與產品,踐行“在中國,為全球”的發展理念,支持整車企業向全球出海。
![]()
三十年,前瞻布局 彰顯戰略定力
30年來,聯合電子以敏銳的行業洞察與堅定的戰略定力,前瞻布局多元業務,2007年進軍變速箱控制領域,2009年布局電力驅動和車身電子業務,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近年來,中國汽車行業迎來技術快速迭代與深度變革的浪潮,聯合電子乘勢而上,在變局中不斷突破自我,于2020年全面推行“兩化兩新”戰略——電氣化、智能網聯化、新軟件、新架構,“兩化”聚焦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核心業務,作為重點突破領域發力;“兩新”順應電子電氣架構快速迭代與軟件定義汽車的行業趨勢,著力構建新架構與新軟件核心能力。在此戰略指導下,聯合電子布局“四大四小”(汽油發動機管理系統、變速箱控制、新能源、先進網聯業務,以及懸架控制系統、熱管理系統、智能傳感器、軟件與服務)協同發展的業務矩陣,深入轉型突破,強化競爭優勢。
![]()
![]()
憑借前瞻性的業務布局和堅決的執行力,聯合電子2013年實現第一個百億的銷售額,2016年迅速突破200億大關,2022年銷售額又一舉突破300億,2024年攀升至416億元,兩年間實現超百億跨越式增長,新興業務的銷售占比大幅提升,業務布局的成效清晰可見。
三十年砥礪前行,三十年突破創新,三十年鑄就非凡。三十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點。未來,聯合電子將以“科技駕馭未來出行”為奮斗夢想,持續錨定科技創新,立于行業變革的潮頭,根植中國,放眼全球,帶著這份榮耀和使命,開啟全新征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