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大閱兵進入倒計時了。朋友圈里,老問題又悄悄冒頭了:“花這么多錢搞閱兵,到底圖什么?”“美國F-35滿天飛,也沒見他們年年閱兵;俄羅斯紅場走得勤,不也陷在烏東出不來?”
小伊我今天就來深入地扒一下咱們為什么要大閱兵?而今年又為何定在9.3日?其實很多人對閱兵都有一個巨大的誤解,他們以為閱兵是“勞民傷財”,是“形式主義”,說這個話的人,真的是一點都不懂,也確實太可笑了。我告訴你,閱兵,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省錢、最聰明的“戰略廣告”。
![]()
為什么?因為你要展示肌肉,無非就兩種方式:要么閱兵,要么實戰。你算過實戰的賬嗎?美軍在伊拉克燒掉3萬億美元,在阿富汗燒掉2萬億,結果呢?伊拉克冒出來一個親伊朗的政權,阿富汗的塔利班比以前更反美。這錢花得,聽了個響,還把自己炸了一臉灰。你再看俄羅斯,自詡“世界第二軍事強國”,一場特別軍事行動,把自己的底褲都快打沒了,全球第二大軍工市場的金字招牌也被砸得稀爛。印度、印尼、埃及這些老客戶,扭頭就去買了法國的“陣風”。
看明白了嗎?戰爭這東西,打贏了燒錢,打輸了燒命還丟人。那閱兵呢?成本低到你無法想象。一場大閱兵,幾萬人,拉出來一批最先進的裝備,除了費點油,其他開銷跟一場局部戰爭比,連零頭都算不上。美軍一天的戰爭消耗,夠我們辦一場十年一次的大閱兵了。所以說,閱兵是“浪費錢”的,這種想法,不是天真,就是純粹的壞。
搞清楚了閱兵是“省錢”這個大前提,我們再來聊這次閱兵最核心的兩個問題:第一,為什么不等到國慶,偏偏要“搶”在今年9月3號搞?第二,這背后到底藏著一場多大的棋局?
這不是“隨便挑”的日子,而是釘子一樣的歷史坐標
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日期的選擇。為什么是9月3日?這里面的門道,比你想象的深得多。
很多人下意識地以為,日本投降是8月15號。畢竟那天日本天皇念了所謂的“終戰詔書”。但你要是真去看看那份詔書的原文,你會發現,這玩意兒壓根就不是一份投降書,而是一篇充滿了無奈和委屈的“停戰小作文”。
![]()
我給大家看看原文的大概意思:
“朕深鑒于世界大勢及帝國之現狀,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時局,茲告爾忠良臣民:朕已飭令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愿接受其聯合公告。
蓋謀求帝國臣民之康寧,同享萬邦公榮之樂,斯乃皇祖皇宗之遺范,亦為朕所眷眷服膺者。往年,帝國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實亦為希求帝國之自存于東亞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國之主權,侵犯他國之領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戰已閱四載,雖陸海將兵勇敢善戰,百官有司勵精圖治,一億眾庶克己奉公,各盡所能,而戰局并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于我。加之,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炸彈,頻殺無辜,慘害所及,實難逆料。如仍繼續作戰,則不僅導致我民族之滅亡,且將破壞人類之文明。如此,則朕將何以保安億兆赤子,陳謝于皇祖皇宗之神靈乎!此朕所以飭帝國政府接受聯合公告者也。
朕對于始終與帝國同為東亞解放而努力之諸盟邦,不得不深表遺憾。念及帝國臣民之死于戰陣,殉于職守,斃于非命者及其遺屬,則五臟為之俱裂。至于負戰傷,蒙戰禍,失家業者之生計,亦朕所深為軫念者也。今后帝國所受之苦固非尋常,朕亦深知爾等臣民之衷情。然時運之所趨,朕欲忍其所難忍,耐其所難耐,以為萬世之太平計耳。
朕于茲得以維護國體,信倚爾等忠良臣民之赤誠,并常與爾等臣民同在。若夫為情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擠,擾亂時局,因而迷誤大道,失信義于世界,此朕所深戒。宜舉國一致,子孫相傳,確信神州之不滅。念任重而道遠,傾全力于未來之建設,篤守道義,堅定志操,誓必發揚國體之精華,不致落后于世界之進化。望爾等臣民善體朕意。”
你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通篇就幾百個字,一個“投降”、一個“戰敗”都找不到。反而把自己包裝成了一個為了世界和平、不忍心看生靈涂炭才被迫停戰的“和平使者”。對于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對那3500萬無辜死難的中國同胞,只字未提。這哪是投降?這分明是在說:“不是我打不過,是我太善良了,不跟你們這幫野蠻人玩了。”
所以,8月15號在法律上根本就是一張廢紙。真正的轉折點,是1945年9月2日。那天上午,在停泊于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日本外相重光葵才哆哆嗦嗦地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了字。
![]()
那問題又來了,既然9月2號才是正日子,我們為什么不選那天,偏偏要晚一天,定在9月3號?
這里面,就藏著一場深不見底的國際博弈,核心就三個字:話語權。
美國為什么希望全世界都記住9月2號?因為投降儀式是在它的軍艦上舉行的,麥克阿瑟是簽字儀式的主角。這等于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二戰是我美國主導打贏的,戰后秩序也得由我來定。如果我們今天也選擇9月2號閱兵,那就等于我們默認了自己是在美國的“安排”下才取得勝利的。那我們14年浴血奮戰,3500萬同胞的巨大犧牲,又算什么?
![]()
所以,我們選擇9月3號。這一天,是1945年中國政府下令舉國慶祝勝利的日子。看似只差一天,實際上是我們用最莊嚴的方式向全世界宣布:我們承認國際法,但這場勝利,是我們自己一刀一槍打出來的,我們有權力,也有資格,去定義屬于我們自己的勝利時刻!用孫子兵法的話說,叫“善戰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我們不被你的節奏帶著走,我們有自己的鼓點。
百年回望:沒有1925年的血,就沒有2025年的劍
要真正理解9月3日這場閱兵的全部重量,我們就必須把時間的指針撥回到一百年前的1925年。如果你不能理解那個時代的中國有多么孱弱和絕望,你就不能理解今天這場閱兵有多么雄壯和輝煌。
1925年的中國,是個什么樣子?四個字:神州陸沉。
內部,軍閥混戰,四分五裂。張作霖的奉系背后是日本,段祺瑞的皖系背后也是日本,吳佩孚的直系先靠日本后靠英美。整個國家被撕扯得支離破碎,所謂的中央政府,不過是列強輪流扶持的傀儡。
外部,列強環伺,敲骨吸髓。外國資本控制了中國90%的鐵礦和78%以上的工業資本。上海有英、美、法三國的租界,日本紗廠里的中國工人,每天要工作12到18個小時,工資被肆意克扣,甚至連上廁所都要領牌子,稍有不慎就會被活活打死。
就在那一年,上海內外棉七廠的日本資本家,槍殺了帶領工人要求復工的共產黨員顧正紅。5月30日,上海工人和學生上街游行,租界的英國巡捕在南京路上悍然開槍,打死13人,傷者無數,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
那一年,32歲的教員重游橘子洲,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寫下了那句天問:“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而我們再看看當時的侵略者——日本。它也曾是被西方列強用“黑船”叩開國門的受害者。但這個民族的可悲之處在于,它沒有“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而是“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它搖身一變,成了更兇殘的惡龍。
從甲午戰爭的2.3億兩白銀賠款,到日俄戰爭在中國土地上的燒殺搶掠,再到一戰期間趁西方無暇東顧大發戰爭財,日本的軍國主義怪物被喂養得越來越肥碩。1923年關東大地震后,日本國內經濟凋敝,民不聊生,財閥和軍閥們就把矛盾引向了國外,用“大東亞共榮圈”的謊言,蠱惑著底層民眾,把屠刀揮向了更弱的鄰國。
一邊是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中國,另一邊是磨刀霍霍、野心膨脹的日本。力量的天平已經完全失衡。彼時的中國,有能力去震懾宵小嗎?有實力去阻止這一切嗎?
歷史,已經給出了那個血淋淋的答案。
![]()
所以你現在明白了嗎?今天9月3日的這場閱兵,它不僅僅是一場儀式,它是一場跨越百年的應答。
那劃破天際的導彈陣列,是對百年前列強炮艦的回應;
那勢不可擋的鋼鐵洪流,是對百年前“東亞病夫”屈辱的洗刷;
那鷹擊長空的第六代戰機,是對百年前無數犧牲英烈的告慰。
它在用一種不容置疑的方式宣告:1925年的歷史,永遠、永遠不可能再重演了!中國人,從此將牢牢掌握自己的命運!
這不是“武器走秀”,而是“體系”的降維打擊
說完了歷史,我們再回到現實。這次九三大閱兵,到底看什么?如果你還停留在數坦克、認飛機的階段,那格局就小了。
根據8月20日國新辦發布會透露的信息,這次閱兵的核心,是中國軍隊從“單兵種對抗”到“全領域協同”的降維打擊。你看到的,將不再是一個個亮眼的武器,而是一個有機、智能、高效的作戰體系。
![]()
第一個看點:體系作戰的“神經網絡”——看得見、聯得通、打得準。
當空警-500預警機、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從頭頂飛過,當地面各種信息支援、電子對抗的車輛駛過天安門,你要知道,它們編織的是一張覆蓋全戰場的“天羅地網”。任何一個節點發現目標,信息瞬間就能共享給三軍所有的火力單元。這套體系的可怕之處在于,它徹底打破了軍種之間的信息壁壘,真正實現了“發現即摧毀”。
第二個看點:裝備方隊按“作戰模塊”編組——跨域協同的“雷霆萬鈞”。
注意一個細節,這次的裝備方隊,不再是按陸軍、海軍、空軍來劃分,而是按照“陸上作戰群、海上作戰群、防空反導群、信息作戰群、無人作戰群、后裝保障群、戰略打擊群”等c。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我們的戰爭理念已經徹底變了。東風系列戰略導彈、高超音速導彈,不再是單純的威懾符號,它們和偵察預警系統結合,構成了對航母、軍事基地這種高價值目標的“即時偵-即時打”能力。各類防空導彈和殲-20隱身戰機,組成了多層攔截網,構成了強大的“區域拒止/反介入”能力。這套組合拳打出來,就是要把潛在的敵人擋在家門口之外。

第三個看點:無人智能的“顛覆沖擊”——未來戰場的“死神”。
無人作戰模塊的獨立受閱,是這次閱兵最大的亮點之一。攻擊型無人機、無人偵察機、無人潛航器、甚至還有“機器狼”……這些“鋼鐵蜂群”將是未來戰場的先鋒。它們可以執行最危險、最繁重的任務,最大限度保護我方有生力量,并成倍提升作戰效能。臺獨勢力幻想的什么“灘頭決戰”?在鋪天蓋地的無人機“死亡之眼”的注視下,不過是個笑話。
第四個看點:這是一場軍工的“全國統考”。
你以為閱兵就是把裝備拉出來擺著看看?太外行了。這本質上是一場國家級的“產品驗收會”。所有受閱裝備必須絕對可靠,不能出半點故障。從發動機的轟鳴,到導彈漆面的反光,全部暴露在全球的鏡頭下,沒真本事,根本不敢上臺。
![]()
全世界,能持續搞這種“裝備迭代走秀”的國家有幾個?能自研五代機的:中美俄。能搞電磁彈射航母的:中美。六代機在研的?只有中國和美國在拼進度。這次閱兵,就是對我們整個軍工體系的一次大考,也是向14億國人交上的一份答卷。
最高明的戰略,叫“不戰而屈人之兵”
最后,我們來聊聊這場閱兵的觀眾。誰會最緊張?
第一個,是美國的五角大樓和各種智庫。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軍力報告”,80%的數據都來自咱們的閱兵。這次,他們會拿著放大鏡,一幀一幀地分析,然后得出一個結論:“介入臺海的軍事成本,已經遠遠超過了戰略收益。”
第二個,是日本的防衛省。他們前段時間剛試射了所謂的“八八式”高超音速反艦導彈,想反誰的艦,不言而喻。那我們就趁這次閱兵,讓你好好看看,你那點東西夠不夠看。
第三個,是臺灣地區的“軍事機構”。他們會親眼看到,所謂美軍的“協防承諾”,在解放軍的鋼鐵長城面前,已經成了一張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倚美謀獨”的戰略基礎已經不復存在。
甚至,連一些西方媒體,都成了我們“反向宣傳”的工具。比如法新社,這些年沒少拍咱們解放軍,拍完就統一加上厚重的暗黑濾鏡,配上“帝國的黎明”“巨龍之眼”這種標題,想把我們塑造成“反派軍團”。
![]()
結果呢?中國網友一看樂壞了:“這濾鏡加得好啊!太帥了!必須給法新社最好的機位!”他們想渲染的“恐怖”,恰恰撞上了我們心中最深的驕傲和自信。連日本網友看了都直哆嗦:“請政府絕對不要與中國軍隊為敵!”
看明白了嗎?這就是最高明的戰略——不戰而屈人之兵。
我們展示實力,不是為了好戰,恰恰是因為我們比任何人都懂得戰爭的殘酷,比任何人都珍視和平。
先輩們用“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決絕,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而我們,就是要用這支強大的軍隊告訴全世界:我們珍惜和平,但也從不畏懼任何挑戰。
![]()
說到底,大國格局,賬要算得明白。閱兵就像過年貼春聯、掛燈籠,不是浪費,是儀式;不是炫耀,是信念。
所以,九三大閱兵,我們看的不是熱鬧,是門道。當戰鷹掠過長空,當鐵流震動大地——那就是中國,平靜卻又無比堅定地告訴世界:
那個你們熟悉的、可以隨意欺辱的中國,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歡迎“點贊”、“轉發”、“評論”、“關注”我,記得“標星”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