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4日,廈門市檢察院在海絲中央法務區檢察服務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鄭國欽通報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福建實踐十周年廈門市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
守護碧海藍天
繪就生態文明新畫卷
廈門素有“海上花園”之美譽,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深入實踐,為這座城市的綠水青山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針對建筑工地泥漿水違規排放問題,廈門市檢察機關通過制發檢察建議,督促行政機關進行整改,有效制止了違規排放行為,還推動長達3000多米的雨水管道清淤工作。為更好地保護筼筜湖生態,市檢察院與思明區檢察院聯合市筼筜湖保護中心設立“筼筜湖生態保護檢察聯絡站”。
在治理生態環境問題上,針對無序違規放生現象,廈門市檢察院召開市級府檢聯席會議,促使行政機關對相關行為立案處罰并出臺規范性文件,從源頭上斬斷“捕撈-販賣-放生”的灰色產業鏈。此外,針對古樹名木養護不力的問題,廈門市檢察機關開展“守古樹、護名木”專項行動,推動全市1788棵古樹名木建檔掛牌,讓這些寶貴的生態遺產得到有效保護。
舌尖上的安全
織密食品安全防護網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廈門市檢察機關將保障百姓餐桌安全作為工作重點,通過公益訴訟手段,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針對知名連鎖生鮮外賣平臺網售青菜農殘超標、預制菜生產場所衛生隱患等問題開展監督,并推動行政機關對2000多家相關企業進行檢查。
在另一起“假牛肉”欺詐銷售案件中,思明區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探索了司法機關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協同開展公益訴訟的新模式。該案工作經驗獲評“2023年度福建省消費者維權十大典型案例”,同時被寫入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白皮書。
創新機制賦能
提升公益訴訟質效
廈門市檢察機關注重科技賦能,推動大數據和科技手段在辦案中的深度運用。市檢察院于2024年10月在全市部署開展醫療美容行業行政公益訴訟監督專項活動,指導思明區檢察院建立“新業態醫療美容行業合規大數據監督模型”,運用“數字檢察”破解“黑醫美”問題,各區檢察院均已運用該數據監督模型摸排線索并立案推動相關行政機關履職盡責,督促近百家企業規范醫美經營行為,獲評“2024年廈門市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湖里區檢察院研發并運用“洗車場所違法排水用水公益訴訟監督模型”,有效排查并監督洗車場所的違法排污行為,該模型榮獲第一屆全省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競賽優秀作品獎。
在構建多元協作機制方面,廈門市檢察院與廈門市審計局在全省率先建立公益訴訟與審計監督協作配合機制,共同追繳海域使用金660萬元,并督促撂荒耕地復耕和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
此外,廈門市檢察機關還與廈門法院聯合設立全國首個生態司法公益碳賬戶和司法碳匯認購聯絡點,引導生態損害賠償義務人認購農業碳匯3.3萬余噸、海洋碳匯9萬余噸,上述碳匯部分用于同安區蓮花鎮軍營村、白交祠村農業碳匯項目,助力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
文物保護與英烈權益
彰顯人文關懷
公益訴訟的觸角不僅延伸到生態和民生領域,也深入到文化遺產和英烈權益保護中,彰顯著檢察機關的人文關懷。在涉臺文物保護方面,廈門市檢察院創新打造“檢察監督+臺胞參與+社會共管”的“廈門模式”獲評市改革創新最佳案例、在全省推廣并被寫入最高檢工作報告。
對英烈權益的守護,同樣是廈門檢察機關工作的一大亮點。針對損害袁隆平院士名譽的行為,廈門市檢察院開展公益訴訟立案調查,最終督促侵權人通過登報道歉和參與公益活動的方式,捍衛國士的尊嚴。廈門市檢察機關還針對民族英雄陳化成紀念設施、薛嶺山烈士陵園等存在管理維護不到位的問題進行監督,推動相關維修和整改工作的落實,讓英烈精神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弘揚。
點滴小事里有百姓心聲,柴米油鹽間有萬家憂樂。廈門市檢察機關所辦理的一個個鮮活案例,讓民眾直接觸摸法治建設“獲得感”,身邊發生的變化,讓民眾清晰聆聽法治進步的鏗鏘足音。新征程,新使命,站在新的起點,廈門市檢察機關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銘記檢護山海,“益鷺同行”的使命擔當,進一步發揮檢察職能,助力廈門加快建設美麗中國樣板城市。
來源:廈門檢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