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以為要跑很多次,沒想到一次就解決了!曾禮麗同志態度誠懇、辦事高效!”近日,梁先生通過成都市網絡理政信箱發來感謝信,表達了對邛崍市政務服務工作的由衷認可。這封飽含溫度的表揚信,正是我市政務服務中心“微笑行動”深入開展以來,服務效能與群眾滿意度雙提升的生動注腳。
![]()
微笑,是服務群眾的“暖心劑”
故事要從一次“非常規”業務說起。梁先生因實習企業操作失誤,被誤建了社保參保關系,這份本不該存在的社保記錄,讓他對自己的應屆生身份和未來發展憂心忡忡。7月17日下午,焦急的他來到邛崍市政務服務中心社保局窗口尋求幫助。窗口工作人員曾禮麗面對這個少見的業務,沒有推諉敷衍,她帶著“微笑行動”中強調的準則,仔細詢問來龍去脈,短時間內梳理出解決方案。“原以為要跑好幾趟,沒想到她幫我四處咨詢,當天就找到了辦法!”梁先生在感謝信中特別提到,曾禮麗的誠懇態度和辦事效率,讓他感受到了政務服務的“溫度”。
![]()
微笑,是窗口服務的“標準像”
在邛崍市政務服務中心,曾禮麗的故事不是個例。自“微笑行動”開展以來,我們以“群眾滿意”為核心標尺,從“態度、效率、專業”三個維度升級服務:
一是態度暖心。要求窗口人員“一張笑臉相迎、一句您好問候、一把椅子讓座、一杯熱水暖心”,真正把群眾的“急難愁盼”當成自己的事;
二是效率提升。針對“非常規”“跨部門”業務,建立“首問負責、內部聯動”機制,像曾禮麗這樣的工作人員主動“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三是專業服務。定期開展業務培訓、案例復盤,讓“專業”成為每個政務人的基本功。
微笑,是持續前行的“動力源”
小窗口連著大民生,微笑里藏著真服務。“微笑行動”的成效,不僅體現在群眾的感謝信里,更寫在每一份高效辦結的證件上,刻在辦事群眾舒展的眉頭上。

下一步,邛崍市政務服務中心將持續把“微笑”融入服務的每一個細節,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讓服務更有速度;拓展“上門辦、幫代辦”范圍,讓服務更有精度;升級“民情收集”機制,讓服務更有溫度。
![]()
來源 | 勘驗中心
編輯 | 楊慧賢
校稿 | 趙文濤
審核 | 劉 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