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導演侯孝賢鼓勵舒淇寫出自己的故事,她認真思考了一下,發現“我那個年代的小朋友包括我自己,確實挺有故事性”。如何把親身經歷過的痛苦變為力量,或許是很多東亞女孩一生都在尋找的答案。舒淇在記憶里提取了那些印刻最深的碎片,花10年時間打磨劇本,用自己經歷過的苦難搭建了一座“花園”,在此過程中,與自我、與母親和解,并用一個女孩的故事,安慰所有女孩——你看,這也許是糟糕的一天,但不會是糟糕的一生,已經有一個女孩從夢魘里一步步逃離,長成了還不錯的大人,甚至攢足了勇氣,轉身擁抱從前的自己,她雖然無法忘記從母親那里飛來的刀子,但她讓自己理解了母親。
![]()
最終呈現的影像里,有很多向侯孝賢致敬的符號,有些是有意為之,例如從小麗妹妹書包里飄出的紅氣球,它從地下隧道一路飄搖,慢慢向著自由廣闊的天空而去,既是小麗心情的伏筆,也是向侯孝賢《紅氣球之旅》致意。還有一些細節,在舒淇看來,則像是冥冥中的某種“天意”。拍攝幾個機車少年載小女孩們出去玩時,舒淇原本想讓他們去溜冰場,她很喜歡溜冰的意境。“在那里,人和人的觸碰很微妙,溜冰又具有一種獨特的流動感。”她說。可是如今,已經找不到可以體現40年前狀態的冰場,如果搭一個出來,又太浪費錢,于是改成騎機車夜游山路,拍到這部分,舒淇猛然想到侯孝賢的《南國再見,南國》中摩托車行駛在鄉間小路的長鏡頭。
![]()
有沒有過恨意?一定是有的。“小時候不懂事嘛,就會覺得,為什么這個世界要這樣對我,為什么爸媽要這樣對我,我一定不是他們親生的。”但是幾十年后的今天,當鏡頭復現當年經歷過的畫面,卻沒有怨懟和責備,而是溫柔、同情地凝視,尤其對媽媽。開拍不久,有一個長鏡頭,女人送兩個孩子上學回來,洗衣、洗碗、收拾房間……當舒淇在監視器里看到女人干完所有家務,一瞬間肩膀塌下去的背影,她哭了。她“看見”了當年的媽媽,她一瞬間明白,“媽媽不是不愛你,是她太累了。她不是不想溫柔,是沒力氣溫柔”。
舒淇出生時,媽媽只有18歲。“她自己都還是一個小孩!”舒淇對《中國新聞周刊》感慨,年紀輕輕就承擔起沉重而艱辛的母職,媽媽對此毫無經驗與準備,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因為她沒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更沒學會如何表達愛,因為她自己也沒被好好愛過。生活太重了,壓得她喘不過氣。她的青春、夢想和笑容全部被現實消磨,只為撐起這個家。在釜山電影節的記者發布會上,舒淇哭著說,原諒媽媽了,不是因為媽媽變好了,而是她終于懂得,當一個女人成為媽媽,她的命就變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