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及所代管的湖南、重慶2個機動隊伍針對轄區地跨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四川盆地、重慶山城和三湘大地廣袤山林及縱橫水系,隊伍長期擔負除臺風、海嘯外森林草原火災、地震、山洪、泥石流、低溫雨雪冰凍等所有災情應對處置任務的實情,堅持聯動社會群眾聚力防災、前提巡查陣地排患減災、提高新質戰力全力救災,不僅成功化解了轄區森林草原火災高發頻發態勢,還幫助地質災害易發區、洪澇泥石流高發地區政府、群眾提高了防災減災和避險自救能力。
![]()
10月4日,白春提示木格措管理人員經幡懸掛要遠離電塔、高壓線(王子昂)
聯動群眾織密防災網
針對隊伍所轄四川、湖南、重慶等地的森林草原火災易發多發區,大多人口稀少、經濟落后、交通不暢,且多為彝、藏、羌少數民族聚居區,“火把節”、煨桑、祭祀等民俗用火較多,加之地形氣候條件十分不利,火災防控難度極大,不少干部群眾存在“森林火災不好防,也防不住”的思想誤區,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借國務院專項督導整治“東風”和四川省“三書一單”“兩書一函”“七級包報”“十戶聯保”制度機制保障,主動向省委省政府請纓,牽頭建立聯合預防、聯合訓練、聯合撲救“三聯”工作機制,聯動駐地政府、有關部門把森林草原防控納入政府建設發展大局,同步謀劃部署、分區分級落實,建立了針對重點縣市三類督導、四級預警,重點林區、景區和火災高發區“一地一案”“一山一策”的分區分級精準防控體系,以便突發火險隱患能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將火情控制在初發階段、成災之前。
構建好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更要動員社會大眾廣泛投身支持。他們利用省教官團送教培訓、川邊藏地千里行公益宣傳、“環湘”和重大節日防火專項行動時機,組成以兩級戰訓、基層大中隊骨干為主體的林區植被、水文、基礎設施踏查組,以黨的十九大代表、應急管理系統一級英雄模范侯正超,森林消防隊伍“十大綠色衛士”與水泵專家和總隊優秀 “四會教練員”為主體的防火技能與滅火訓法、戰法送教培訓組,以兩級防火監督、教育宣傳業務骨干和“蜀藍”文化小分隊為主體的政策法規宣傳和反面案例警示宣傳教育組,先后深入甘孜、阿壩、涼山、張家界、永州、渝北、北碚等160余個縣市400余個鄉鎮,探查林社民情和防火基礎設施建設情況、補充兵要地志、分級梳理森林草原防火隱患點,作為送教培訓靶向學習研判、模擬演訓,有力推動了基層應急救援力量能力的提升。
同步行動的宣傳教育組,結合當地實際,先后聯動都江堰景區管理局、雅江縣康巴漢子藝術團、色達縣馬背宣講隊、汶川文旅局、大熊貓國家管理局汶川總站等單位,除在廣場、商場、車站、學校、村鎮、廠礦、野外施工場所、蟲草采挖點開展政策法規宣講和警示教育外,還把典型案例融入小品、情景劇、詩歌送到群眾中間,引發不少農牧民和蟲草、松茸采挖群眾感嘆,他們坦言原來沒想過林火會讓人因災返貧,這個代價太沉重了,以后一定加倍注意火源管控、防患未然。
![]()
阿壩森林消防員到雙江口水電站檢查督導(用忠爾甲)
前提巡查陣地過細排險除患
“我們村出門就是林子,千萬不要在林邊抽煙用火!”五一前夕,雅江縣牙衣河鄉江中堂村人,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甘孜支隊雅江大隊藏族消防員仁青彭措發揮地頭熟、風俗清和精通藏漢雙語的優勢,回到家鄉防火巡查督導,把森林草原防火和防洪抗震制度落實、責任區分、應急處置措施講得通俗、講得認真,村里的父老鄉親聽得仔細、記得清楚。
近幾年,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根據重點縣市三類督導、四級預警分區分級情況劃分,按照“重點區域加強部署、重要時段靠前駐防”的原則,在中高火險期派員攜裝進入重點林區、景區和火災高發區建立森林消防站、靠前駐防點,提前布防、立體巡護。他們聯動當地應急、林草、地震、氣象等部門接入災情預警信息網,全時關注轄區災害預警信息,因勢起飛無人機、派出“3車17人”移動森林消防站在靠前防災、快速處置、減災救災上機動靈活的優勢,常態化對高火險區、地震重點監視區、地質災害易發區進行空中偵查和網格化巡護巡查,查找消除災害隱患。
發現違規用火和火險火患時,無人機邊喊話提醒,邊起飛重型無人機噴射自由基、定點灑水拋投進行撲救處置;火勢較大或離“3車17人”移動森林消防站距離較近的,運用“3車”中的輕型快反森林消防水車先期撲救控制火勢的基礎上,在附件水源用全地形水泵車架設滅火管線,協力將火警火災控制在萌芽狀態,實現“打早、打小、打了”。
他們聯合各地林草、應急、電力、氣象等部門,把安全生產“四不放過”運用到森林草原火災防治的全過程,圍繞“五周五緣”開展計劃燒除和可燃物清理,盯緊“樹線矛盾”“線線矛盾”開展隱患治理;通過進村入戶、走訪企業、實地查看、調研問詢、查閱資料、電話抽查、座談交流,定期對全省35個高危火險縣進行包保聯系督導,有效壓實了屬地、部門、單位、個人防滅火“四方責任”。僅2025年防火期內,就累計督查40個鄉鎮、65個村組,督導抽查205個點位,移交督辦整改問題隱患186個,最大限度履行防火職能,在轄區密林深谷拉緊織密了災害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網。
![]()
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川邊藏地千里行”森林防火公益宣傳活動在都江堰啟動
提高新質戰力應對風險挑戰
曾在四川、重慶、湖南、貴州、河南、甘肅5省1市累計撲救森林草原火災800余起,處置各類搶險救援任務280余次的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救援中遇到最多的就是斷電、斷網、斷路。
他們任務區域橫跨我國一、二大階梯,包含青藏高原、橫斷山脈、云貴高原、四川盆地在內的高原草甸、高山峽谷和干熱河谷地區,因地形地貌和經濟條件限制網絡覆蓋不高,加之森林火災、地震、洪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破壞,斷電、斷路、斷網“三斷”基本成為常態。
為破解“三斷”條件下災害現場勘察不詳盡、指揮員和救援人員喊不應聯不上、根據災情變化實時指揮調度難維系等難題,該總隊把應急通信隊伍拉到大涼山腹地、阿壩四姑娘山等海拔高、地勢險、交通不便、公網覆蓋率低的高原高寒和干熱河谷地區,模擬森林草原火災撲救、抗震救災、抗洪搶險不同場景展開實戰化研訓,細致采集相關數據與信息,研究改進出“高空長航時無人機主干網+中低空無人機接力”模式。通過系留懸停技術維持持久鏈路,動態浮空增強信號密度,成功實現火場全域通信覆蓋,為指揮決策提供實時態勢支撐。
“一分隊長帶舟艇運送16人從淺灘橫渡,二分隊長組織24人攜裝分乘8輛全地形車渡河后接上一分隊16人直接接近火場。”面對洶涌的安寧河水,奉命前往德昌縣撲救“森林火災”消防員從容卸下2臺佐迪亞克充氣艇、開出8臺水陸兩棲全地形車從淺灘進入河道,強勁的液壓螺旋槳劈波斬浪,不到10分鐘就將人員裝備全部運送過河,比繞過遠處的峨廣鐵路橋節省一個多小時。
這是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把負責火災撲救重難點科目研訓、科技賦能攻關小組和不同災種救援戰隊拉到大涼山腹地,在實戰實訓中檢驗綜合救援能力提升的一幕。
另一支救援隊伍接近火場,有了無人機組吊運水帶、機器狗組下溝越脊,他們輕裝躍進、規避危險接近路線,提前接近火線。在2架重型無人機吊載鋪設20根8MPa水帶,挖掘機和無人隔離帶開設機開設寬8米、長120米隔離帶的加持下,他們快速封控“火場”,控制“火勢”蔓延,為實現打早打小打了搶得先機。
“各飛手注意,懸崖火點坐標已通過司運平臺共享至飛控,一組掛載干粉滅火彈,二組掛載滅火水袋,三組掛載淋水吊桶,依次前往處置!”火場南線中段出現多處懸崖火,周邊無水源,人員接近處置難,甘孜支隊應急通信輕型隊起飛無人機群采用多機協同,同步實施滅火彈精準拋投、水囊定點投擲與吊桶灑水覆蓋,形成“高空轟炸、中空浸潤、貼壁滲透”的立體滅火體系,徹底突破懸崖火處置的時空限制,將傳統需要數小時冒險攀爬的任務壓縮至分鐘級完成,為森林草原火災撲救演練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但參與此次演練的指戰員卻認為,這只是他們運用新科技、新裝備戰法創新、科技賦能的開始,要應對日益復雜災害形勢下綜合救援任務,他們還需練就更強、更過硬的新質戰斗力。
文/程思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