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來源:公眾號 陳魯豫的電影沙發(lyyy_scndgs)
文|初小軌
豆瓣7.9分收官。
2023年,《新聞女王》第一季以驚人的收視表現與行業口碑重燃了港劇特有的風骨。
當傳統劇集還在籌謀著給女主找個好歸宿時,《新聞女王》卻以一句“找個男人嫁了吧”重新定義了大女主時代的成敗論斷。
冷靜的瘋感,清醒的頭腦,讓全員搞事業,絕不戀愛腦的《新聞女王》重新刷新了觀眾對港劇的認知。
文慧心的黯然離場,張家妍的理想掙扎,許詩晴的破圈跳槽,劉艷的自建平臺……看似是各方勢力的歸位,其實更是未來版圖的伏筆與籌謀。
當11月5日于優酷全網獨播的《新聞女王2》榮耀歸來時,我們才知道,原來女王不只是不可撼動的,更是要玩得轉更大的戰場、更復雜的人性、更極致的初心拷問的。
高層死亡之謎只是開始,在傳統媒體、新媒體與官場勢力三重角力的縫隙中窺見更堅定的人性之光,才是女王歸來時最迷人的戰利品。
![]()
??友情提示,本文含劇透
01
戰場升級:
從職場內斗到全行業洗牌
破滅很殘酷,但恰恰是版圖重構最好的時機。
當不懂新聞的古肇華(黃宗澤 飾)空降到SNK時,新聞商業化這件事開始變得具體。
![]()
第一重破滅,是張家妍(李施嬅 飾)的。
![]()
看似是內斗的勝利者,卻被空降而來的掌權者古肇華逼入了另一重牢籠之中。
明知上司不懂新聞,明知很多妥協是在不斷突破她的專業底線,明知權斗的小九九與新聞理想相違背,可她還是一次次越線。
一次,又一次,從最初的內心譴責,到后來的信手拈來。
隱忍與退守,是同化的開始。
理想主義的破滅,讓張家妍在極限拉扯中成為了復雜的兩面派。
她是傳統頭部媒體的資本棋子,也是在內斗中露出獠牙的野心家。
第二重破滅,屬于文慧心(佘詩曼 飾)。
![]()
離開SNK,不等于離開新聞。
當她手持拿生命換來的獨家視頻,闊步走入昔日舞臺SNK的辦公室時,還未落座,便引來敵意。
冷嘲熱諷入耳,她微微一笑。
隱忍與縱容,那是懷柔者才會喜歡的計謀。
可文慧心玩的,從來都是陽謀,不是陰謀。
她輕飄飄扔下一句“即便是真回來,我也只能是正,絕不是副”,便輕松擊潰了張家妍的內心防線。
她苦苦守來的副總監職位,在文慧心那里竟可以一筆略過。
職場爭斗當然是有level的。
你以為我要搶的,是你手里的那塊糖嗎?
No,我要的是曾施舍給你一顆糖果的那家糖果店。
即便黯然退場,這也只是我的個人選擇,還輪不到你來指手畫腳。
誰人膽敢看虎落平陽的戲碼,我就讓你知道老虎為什么是老虎。
當獨家視頻被買走又封殺時,文慧心的回歸夢也破滅了。
如果對新聞戰場喪失了主權,再高的權位都不過是資本的小卒。
文慧心收購“公開平臺”不僅是為了反攻,更是要建立一個自己能完全主導的新王國。
第三重破滅,是許詩晴(高海寧 飾)的。
![]()
以為成功跳槽,就可以離開硝煙。
以為凌駕于媒體之上,成為監管協調媒體的官方部門的人物,就算是破圈勝出的高人。
可她萬萬沒想到,人物之外還有人物。
職場從來就不是一個公司,而是一個江湖。
事事被壓一頭的上司,復蘇了她骨子里逢迎圓滑、向往權力的記憶。
安枕大夢一破,各方勢力競相上線。
古肇華代表資本操控新聞真相,張家妍背負新聞理想步步妥協,文慧心為了話語權放手一搏收購公開平臺,許詩晴代表官方媒體周旋其中,再加上唐芷瑤等追逐流量、缺乏底線的自媒體宿敵加入,一場從職場內斗轉向全行業的洗牌的戰斗就此全面拉開序幕。
《新聞女王2》開局設定不僅延續了第一季的人物關系,也為新的沖突與合作提供了充足空間。
梁景仁之死是貫穿全季的重要謎團,也是成為各股力量的分合的本質因素。
從一開始,《新聞女王2》就在劇集結構上埋下了巧妙的一筆。
02
人物進階:
女王是個體,更是群像
續集的吸引力,相當一部分好感來源于劇集表演風格的連貫性。
《新聞女王2》導演明顯考慮到了這一點,在演員陣容上充分保持了原班人馬,佘詩曼、李施嬅、高海寧等核心陣容悉數回歸,這是穩牌。
除此之外,也有奇招。
古肇華的男一設定,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這個反派,太不臉譜化了。
傳統劇集中,一般男一和女一必定走到一塊兒。
這個設定,在《新聞女王》的任何一季里都不靈了。
在“新聞女王”的生存法則中,誰是男一,就狙擊誰。
古肇華在劇中是一個極具現實意義和批判性的復雜存在。
![]()
非科班出身,隨時隨地抱著牛奶一頓喝,看似是沒斷奶的門外漢,實則是個精于人心的陰謀家。
踩了雷也不慌不忙,在他心中,有一萬個背鍋名單任他翻牌。
手段激進,毫無底線,直接在SNK的大屏上推出了AI文慧心當臺內的主播。
為了炒公司的股票是一回事,關鍵是,這對牛馬來說,誠然是致命一擊啊。
你可以離職,但不能阻止公司繼續奴役你給公司當牛做馬。
而且,免費。
論會惡心人,古sir真是首屈一指。
由于全行業對AI主播尚未推出法律規范,所以文慧心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
他還深諳公眾心理和輿論操控。
連第一季的男主梁景仁的追悼會,都被他一手塑造成“為真相犧牲的英雄”。
![]()
當然不是為了袒護同僚的聲譽。
在他眼中,所有人的情感和悲劇,都視為可以為資本利用的營銷素材。
有了這場包裝過的英雄追悼會,就可以最大化實現SNK的商業價值和市場話題度。
作為一個毫無底線的實用主義者,他的行為邏輯始終如一,不管是非,只管將一切都轉化為對自己有利的局面。
這樣一個強大的男一,很像是一個新聞時代的毒瘤。
他以一己之力,讓劇集的斗爭超越了個人恩怨和職場權斗,上升為了一場人性與底線的戰爭。
他的存在,極大地提升了劇集的現實深度和戲劇張力。
他不再是一個會被輕易打倒的“壞人”,而是一種需要持續抗爭的行業趨勢和系統性危機。
文慧心當然是當之無愧的女一號。
但《新聞女王2》似乎在這一季里,好像不只是想呈現個人英雄主義的光芒。
塑造古肇華這樣一個全面又復雜的反派,在一定程度上,對女王的挑戰,是一種群體性的,時代性的。
作為貫穿兩季的靈魂人物,文慧心在第一季中,更像是舍我其誰的職場女王。
而第二季的復出之路,卻讓她多了幾分孤勇與深沉。
相比于, SNK ,她收購的“公開平臺”完全是一個草根平臺。
阻力不光來自于,一個興風作浪、手段陰狠的古肇華,更來自于當下媒體格局的積重難返,也來自于民眾對于媒體的陳舊認識。
這既是蟄伏后的反擊,也是一次艱難的自我叩問。
被裹挾于時代洪流之中,誰敢說自己選的路就一定是對的呢?
文慧心不是神,她唯一能夠依賴的,就是自己的新聞底線、專業能力,以及那些像她一樣愿意為新聞真相放手一搏的人。
于是,劉艷從最初的跟隨者,成了一個自主決定的人。
![]()
于是,許詩晴從最初的周旋者,成了一個敢于站出來的人。
![]()
于是,張家妍從最初的妥協者,成了一個正面硬剛的人。
![]()
即便如此,她們各自的缺陷,依然沒有被抹除,劉艷經驗上的淺薄,許詩晴的圓滑多變、張家妍的以退為進、文慧心的好勝鋒芒。
但鏡頭還是選擇多次將這四個女人聚攏到一起。
她們驕傲,絕不肯承認自己跟別人是相似的人。
她們有大局觀,在共同的正義感面前愿意暫時放下各自的盤算站到一起。
野心不是壞東西,它允許光明正大的釋放。
陰暗面人人都有,但在女王的世界里,大局觀永遠擺在首位。
所以,《新聞女王2》中的女王,既是個體的女王弧光,更是群體聚合到一起的女性之光。
03
現實叩問:
流量困境下的內心啟示
《新聞女王2》從未止步于“職場爽劇”的表達。
它更像一面鏡子,擺在了每個身處信息洪流中的人的眼前。
古肇華是一個純虛構的存在嗎?
炒作概念股,一切以熱度為先,標題要多驚悚有多驚悚,聯手現實中的網紅自媒體造勢,為了強占首發直接跳過核實這個環節,這些只是古肇華的罪行狀嗎?
![]()
劇集只是將這種行業潛規則放大并戲劇化罷了。
可我們透過這面鏡子,完全可以看清一點,這種生態在我們身邊一直都在發生著。
是追求快速引爆情緒,還是堅守真相?
每一個新聞從業者,每天都會面臨著抉擇。
每一個公眾,每天也會在信息流中面臨著站隊的困惑。
真相的羅生門每天都在疊加。
公眾在情緒的裹挾下迅速站隊,又在下一秒陷入迷茫。
眾聲喧嘩,什么才是抵達真相的出路?
當互相角力的女王們放下爭執,一起用專業的調查、不放棄的追問、內心掙扎后的堅定去追尋真相時,我們就該知道,那不只是她們要找的真相,也是我們該尋找的真相。
我們每天都在信息的海洋中辨別真偽,也在被流量和算法定義著。
但對真相的尊重、對弱者的悲憫、對正義的堅守是任何資本、任何算法都無法定義與抹殺的。
《新聞女王2》展現的不僅是媒體的變遷,更是一幅當代人在信息洪流中尋找自我坐標的眾生相。
![]()
何為真正的“女王”?
遵循內心的新聞之光,并循光向前。
這是劇集本身的答案。
而劇集之外,亦有回響。
或許,我們也要努力活成自己的“女王”。
不要輕易交出思考的權利,不要盲從喧囂的聲音,在每一次點贊、轉發和評論前,慎重為自己建立起核實與反思的內在世界。
這,也許才是這部劇留給我們的,最珍貴的內心啟示。
也是何為女王最好的答案。
電視劇《新聞女王2》?? 魯豫觀影團
北京觀劇團現場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