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25年中國公平競爭政策宣傳周的開場活動,300余位中外嘉賓在本屆論壇上齊聚一堂,圍繞“統一大市場公平競未來”這一主題,就四個專題進行研討,在交流分享中傳播公平競爭理念,凝聚公平競爭共識。本屆公平競爭政策國際論壇旨在搭建公平競爭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為加強全球公平競爭治理建言獻策、貢獻智慧。
破除壟斷讓創新流動
創新是破除“內卷式”競爭的利器,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創新,堅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2022年,我國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以下簡稱《反壟斷法》)正式將鼓勵創新列入立法宗旨,并予以具體保障機制,著力強化公平競爭政策基礎性地位,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為創新發展筑牢公平競爭制度礎和法治保障。
那么,紙面上的法律在轉化為具體行動時,如何堅持監管規范與促進發展并重呢?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執法一司司長范磊介紹,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全球首部《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指引》,有效平衡標準必要專利權人和實施的利益,促進技術廣泛應用和創新可持續增長。
修訂《禁止壟斷協議規定》,細化安全崗制度具體的適用條件和標準,為經營者創新經營方式、擴大經營范圍提供預期和保障。研究制定《互聯網平臺反壟斷合規指引》,為平臺經濟規范創新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近三年,市場監管總局依法查處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59件,罰沒金額近30億元。聚焦醫藥、知識產權、平臺經濟等技術密集、創新密集的重點領域,統籌運用立案調查、行政約談、提醒敦促等措施,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范磊表示。具體到行業來看,不少嘉賓也談到了公平競爭和鼓勵創新之間的關系。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法律合規部主任于曉輝表示,電力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血液和命脈,與國家安全、產業競爭、科技創新、社會民生等密切相關。競爭法治通過確保創新的安全可控與促進創新要素的自由流動,為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阿里巴巴集團公共事務總裁聞佳談到,在當下的AI時代,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演進,AI應用迅速普及,產業AI化高速深化。面對新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市場監管總局為AI企業的創新和試錯提供了寬松友好的市場環境,促進了中國AI化進程的發展,相信中國市場上以AI為重要標志的創新將會不斷地出現,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將會持續優化。
智慧審查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來,截至8月31日,我們共收到經營者集中申報476件,審結453件,平均受理時間為18.63天,平均審查時間是27.32天。”
論壇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執法二司司長徐樂夫用數據總結了今年前8個月經營者集中審查的工作情況。
經營者集中審查是中國反壟斷執法機構對企業間通過合并、股權控制、合同控制等方式形成控制關系的事前審查制度,旨在防止企業通過集中扭曲市場競爭結構,產生排除限制競爭的效果。經營者集中審查作為預防市場壟斷的前端閘門,其效能提升對于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具有戰略意義。
我國經營者集中執法在過去17年內取得豐碩的成果,特別是2022年新《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市場監管總局積極推動新法落實,倡導智慧賦能,提升監管效能,實現數字化治理,為經營者集中審查提質增效。
市場監管總局創新性地構建了“1+3+7”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智慧監管體系,包括一個合規風險提示機制、三個覆蓋審查與調查全流程的業務系統以及七個應用支撐的數據庫,全面實現了從申報、審查到監督的全鏈條線上閉環管理。該項目為企業提供精準的合規指引和清晰的申報要求,支持一鍵提交、實時審查,極大地提升了監管和申報的便捷度以及操作的透明度。
“自系統運行以來,年均申報的數量較‘十三五’時期增長了82%,平均審查時長縮短14.3天,降幅達24%,顯著提高了企業的并購效率,為市場注入新活力。”國務院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委員會專家咨詢組成員、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晨穎介紹。
申報流程的持續簡化也讓企業跑出了新的速度。2024年9月,市場監管總局修訂發布了《經營者集中簡易案件反壟斷審查申報表》(以下簡稱“申報表”)、《經營者集中簡易案件公示表》(以下簡稱“公示表”),標志著經營者集中簡易案件的申報材料要求優化方案正式落地。
新修訂的申報表和公示表上線后,申報人需要提交的材料從3份減為2份,原則上僅需提交保密版申報表和公示表,申報表中需要提交的信息從44項減少為38項。
以寧德時代為例,寧德時代集團副總裁與總法律顧問王文俊介紹,2024年寧德時代申報的三項簡易程序案件中,審核的時間相較2023年大幅度地縮減了15.86%,這些行政措施的科學提升確實為絕大部分的申報企業減輕了負擔,幫助企業可以更加聚焦市場創新和尋找機遇。
![]()
新法為平臺劃“紅線”
論壇上,《中國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年度報告(2024)》(中英文版)發布。《報告》提到,2024年我國共查辦各類不正當競爭案件1.42萬件,罰沒款8.05億元。市場監管總局圍繞貫徹落實《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部署開展網絡反不正當競爭專項執法工作,查辦各類網絡不正當競爭案件5165件,有力規范了網絡市場競爭秩序。
我國是互聯網大國,也是平臺經濟的強國,數字經濟下的新技術、新模式、新產業對市場公平競爭、經營者利益和消費者利益的影響不斷加深,亟需適配的法律解決一系列糾紛。《反不正當競爭法》是品牌抵御不正當競爭,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一把利劍。
2025年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將于10月15日起實施,此次修訂完善了商業混淆的認定,新增了對不正當獲取或使用數據、濫用平臺規則、平臺強制低價銷售,濫用優勢地位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制,對于構建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2025年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不僅更好地回應了數字經濟給法律帶來的挑戰,也進一步引導著數字經濟市場競爭走向優勝劣汰,而不是逆向淘汰。”國務院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委員會專家咨詢組成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孟雁北介紹。在數字經濟時代,互聯網平臺具有企業和市場的雙重屬性,對于維護平臺內的公平競爭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孟雁北表示,《反不正當競爭法》在本次修訂中要求平臺承擔維護平臺內市場公平競爭的責任和義務,規定“經營者不得濫用平臺規則,從事擾亂市場競爭秩序的惡意交易行為”,尤其專門規定“平臺內的經營者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平臺內經營者按照其定價規則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擾亂市場競爭秩序”,以此回應對于平臺“內卷式”競爭的關注。
“新《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于平臺經營者的平臺治理責任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北京方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康英杰談到,比如平臺經營者應當在平臺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中明確平臺內公平競爭規則,建立不正當競爭投訴舉報和糾紛處置機制,引導規范平臺內經營者依法公平競爭,發現平臺內經營者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應當及時依法采取必要的處置措施,保存有關記錄并向相關的主管部門報告。“上述規定都有助于督促互聯網平臺當好守門人。”康英杰說。
政策引導企業公平競爭
市場機制的高效運行離不開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離不開發揮好競爭政策機制地位的重要作用。只有競爭政策的基礎地位愈加穩固,技術競爭才能迸發出強勁的動能,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才能充分激發。
今年,市場監管總局在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地位,持續建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方面持續發力,出臺了《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把審查標準細化到66項,進一步增強了制度剛性約束,發布了免罰清單,既體現了加強執法,又堅持柔性治理,形成寬嚴相濟的監管生態,顯著改善了市場環境。
以我國光伏產業為例,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光伏發電累計新增并網規模近2億千瓦,同比增長57%。受此帶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規模突破10億千瓦,達10.8億千瓦,占我國總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達30%,全球光伏裝機總規模中近一半來自中國。
實現歷史性突破的背后,既得益于企業的不斷創新,更離不開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和有力有效的政策引導。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靳軍輝表示,近年來,中國積極推進公平競爭政策的全面實施,特別是《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等政策法規的出臺,為包括光伏在內的眾多行業奠定了更加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各級地方政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規范市場秩序,堅決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極大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為企業專注創新、提升質量走向全球提供了堅實保障。
而對于一些處于非理性競爭的行業,相關政策的出臺引導也能為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提供保障。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汽車行業利潤率已從2018年的7.3%降到2024年的4.3%,并在今年第一季度進一步下滑。非理性競爭不僅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沖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最終可能會沖擊公平競爭策略的基礎地位。
“國家層面已經關注到汽車行業的非理性競爭的問題,并開始著手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綜合治理。”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合規官陳益民說。
7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著眼于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針對汽車行業領域出現的各種非理性競爭現象堅持遠近結合、綜合施策、切實規范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召開綜合整治市場競爭秩序,防范非理性競爭部署推進會,對綜合整治市場競爭秩序、防范非理性競爭相關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加強綜合治理汽車行業市場競爭秩序,優化汽車行業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對推動汽車行業加快回歸良性有序軌道具有重大意義,一方面,加強市場競爭秩序綜合治理、優化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有利于汽車行業回歸良性競爭,推動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地發展。另一方面,也會促使汽車企業主動提升公平競爭意識,加強自身合規管理能力建設。公平競爭既是企業應遵循的底線,也是助推企業行穩致遠的發展動力。公平競爭環境越好,越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促進企業持續投入。”陳益民表示。
![]()
《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一周年成果回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