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第一民族小學的同學們帶著好奇與興奮,踏上了一段充滿友誼與探索的旅程。這場為期6天的“果洛少年看上海、民族團結促三交”活動由共青團果洛州委主辦,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長三角之聲、情義東方工作室共同承辦,旨在通過實地參訪、互動體驗、文化交流,深化滬果兩地青少年的情感聯結。
![]()
紅色起點,聆聽信仰的回響
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孩子們面對那扇見證百年征程的石庫門,莊嚴肅穆地聆聽講解員的講述。這里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地方,也是信仰與理想的起點。館內豐富的文物和史料,生動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創建的崢嶸歲月。隊員們認真聆聽講解,在一件件珍貴展品前駐足思考。在尾廳的留言墻前,同學夢留下了自己的拳拳愛黨之心。周桑加同學寫道:“中國共產黨萬歲!”他還用藏文寫下了:中國,我愛你。紅色種子悄悄植根于孩子們的心田,理想信念在潛移默化中升華。
![]()
星辰大海,啟迪科學的夢想
在臨港新片區的兩座國家級科普殿堂——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與上海天文館,果洛少年們的目光閃爍著好奇的光。在航海博物館,他們登上仿古帆船模型,了解鄭和下西洋的壯闊航程;在天文館,他們透過球幕影院“穿越”星際,探索太陽黑子、日珥與星云的奧秘。卓瑪杰同學在參觀后萌生了想當宇航員的念頭,他興奮地說:參觀上海天文館之后感到十分震撼,未來想要探索宇宙,為中國航空領域貢獻一份力量。科技與夢想在此交匯,點燃了少年們心中的征途。
現代傳統,體悟“共同進步”的力量
在嘉定區南翔鎮人民政府和上海機器人研究所合作成立的iRIC智能制造與機器人展廳,果洛少年第一次與人形機器人“對話”。機械臂的精準動作、醫療機器人的靈巧表演,讓他們看到了中國科創的速度與未來的無限可能。
![]()
而在全國文明村、上海兩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的閔行區浦江鎮革新村,孩子們又感受到了另一種“中國式現代化”——在江南古村體驗歷史與生活的和諧共生。從村落文化到鄉村振興,他們看到了人與自然共處的智慧。
![]()
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團結之花盡情綻放
2025年6月17日,瑪沁縣第一民族小學“長三角之聲紅領巾廣播站”正式啟用,為果洛少年兒童提供了展示才華鍛煉能力的寶貴平臺,更架起了滬青兩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橋梁。
在這次上海研學之旅中,同學們從“云端”走到線下,走進了同樣是“長三角之聲紅領巾廣播站”掛牌學校的虹口區曲陽第四小學,滬果兩地師生圍坐一堂,暢談學習生活、分享紅領巾廣播站建設及創作心得。
![]()
曲陽四小的同學為遠道而來的果洛同學送上精心準備的小禮物,兩地學子用自己的家鄉話教對方說“你好”。瑪沁縣民族一小的崗拉梅朵同學還盛情邀請曲陽四小的同學來果洛登山、吃牦牛肉、品酥油茶。大家相約在“長三角之聲紅領巾廣播站”進行更多常態化聯系和互動。
此前一天,果洛少年參與了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長三角之聲紅領巾廣播站》節目的錄制,他們講述家鄉故事,分享旅途見聞,在電波中傳遞來自雪域高原的聲音。馬瑞欣同學在參與節目錄制后說,是紅領巾廣播站搭建起了這次和上海同學交流互動的橋梁,他從小就想成為一名廣播員,未來也將在學校的“長三角之聲紅領巾廣播站”進行更多的實踐和鍛煉。
![]()
夜幕降臨,黃浦江游船上,果洛少年們被兩岸燈火璀璨的景色所吸引。古典與現代建筑在夜色中相互輝映,織就了一幅絕美的城市畫卷。在城隍廟,隊員們游走于錯綜復雜的街巷中,在九曲橋上感悟海派文化的獨特魅力。閃爍的燈火照亮少年們的笑臉,也照亮了民族團結的未來。
帶隊老師周毛措說,在上海援青干部的支持下,這次“果洛少年看上海”活動極大地開拓了孩子們的視野,讓他們不僅看到國際大都市的繁華,更看到祖國多民族共生共榮的力量。這段旅程將化為他們心中的星光,指引他們在更廣闊的天地中,繼續書寫屬于新時代少年的篇章。
(來源:上海合作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