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5日,美國多場州級和地方選舉結果出爐,民主黨在紐約市長選舉、新澤西州和弗吉尼亞州的州長選舉中“大獲全勝”。有評論認為,此次的選舉結果,在 2026 年中期選舉前向共和黨發出了預警。
其中,溫和派民主黨人米姬·謝里爾和阿比蓋爾·斯潘伯格分別贏得了新澤西州和弗吉尼亞州的州長選舉。在左翼陣營中,民主社會主義者祖赫蘭·馬姆達尼在紐約市長競選中擊敗了前紐約州長安德魯·科莫。
![]()
當地時間2019年2月5日,美國華盛頓,弗吉尼亞州民主黨眾議員阿比蓋爾·斯潘伯格(左)和新澤西州民主黨眾議員米姬·謝里爾在美國國會眾議院會議廳,出席時任共和黨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發表的國情咨文演講。六年后,斯潘伯格和謝里爾分別于2025年11月5日當選弗吉尼亞州州長和新澤西州州長。
“這些勝選顯示民主黨在特朗普重新上臺僅數月后就重振了士氣,反映反特朗普情緒可能為民主黨帶來動力。”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孟維瞻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但與此同時,“需要謹慎看待這些結果:三地均為民主黨優勢區域,其選民結構無法反映全美的基本水平。況且離2026年中期選舉尚有一年,現在下結論仍為時過早。”
《紐約時報》則指出,在特朗普入主白宮后,共和黨在傾向自由派的新澤西州和弗吉尼亞州的州長競選一直勝算渺茫,但該黨的失敗仍然凸顯了其在中期選舉前面臨的核心政治難題。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縣級選舉結果顯示,共和黨未能保住特朗普在2024年贏得的年輕男性選民以及拉丁裔和非裔選民的支持。
民主黨接受極左路線嗎?
在備受矚目的紐約市長選舉中,馬姆達尼獲得50.4%的選票,其主要競爭對手科莫獲41.6%的選票。
作為民主社會主義者,馬姆達尼自宣布參選時便極具爭議——對富人加稅、凍結租金和提供免費巴士服務,連帶他對巴勒斯坦運動的同情立場,一系列進步政綱招致了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及共和黨人的批評。
也正是因為這些激進的政策主張,民主黨建制派對馬姆達尼的崛起持謹慎態度,甚至刻意與之保持距離。孟維瞻認為,高層的謹慎源于政治考量。馬姆達尼屬于黨內進步派,倡導激進的左翼政策,溫和派擔心他的形象可能有損民主黨在中間選民中的吸引力。
![]()
當地時間2025年11月5日,美國紐約,皇后區法拉盛草地公園,紐約市候任市長馬姆達尼與過渡團隊成員舉行發布會。視覺中國 圖
年僅34歲的馬姆達尼將在上任后接管一個擁有850萬人口、1160億美元財政預算以及30萬名政府雇員的全球性都市。《紐約時報》評論稱,即使沒有特朗普的“特別關照”,上述因素也足以對這位新市長構成挑戰。
昆尼皮亞克大學10月發布的民調顯示,當被問及馬姆達尼是否具備勝任市長所需的經驗時,僅39%的受訪紐約市選民給予肯定答復,47%則持否定態度。相比之下,73%的選民認為科莫具備“勝任該職位的經驗”。
孟維瞻認為,馬姆達尼提出的進步議程需要巨額資金和政策配合,在實際推行中阻力巨大。華爾街等商界領袖已對一位民主社會主義者執掌全球金融中心表達憂慮,可能會游說反對他的增稅和監管措施。部分社區也對他存在疑慮,例如紐約一些猶太團體反感他對以色列的批評言論。
“他還需應對聯邦層面的壓力,特朗普曾威脅在馬姆達尼當選后削減對紐約市的資金支持。在市政層面,馬姆達尼需要說服市議會和州政府配合落實他的激進改革。總的來說,從財務約束、利益集團抵制到政治協調,馬姆達尼在將理想轉化為現實政策時將面臨不小難度。”孟維瞻分析道。
從選舉層面看,馬姆達尼未必能得到中間選民的青睞。正因如此,共和黨試圖將其他民主黨人塑造為馬姆達尼的“翻版”。共和黨眾議院競選機構5日上午在49個搖擺選區投放數字廣告,將民主黨人與“社會主義市長”聯系起來,稱這位市長“以削減警察經費以及廢除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為競選綱領”。
“民主黨建制派受到大資本的控制,不會全面轉向極左路線,也有很多地方的選民支持民主黨溫和派。可以預見,民主黨在2026年中期選舉將采用‘雙軌’策略:一方面借鑒進步派帶來的熱情和高投票率,吸納更多年輕及基層選民;另一方面謹慎塑造全國形象,避免被共和黨用馬姆達尼的極左形象攻擊抹黑。”孟維瞻認為,民主黨最好是采取因地制宜的變通策略,轉向左翼立場將帶來風險,原因是一些金主可能將不再捐款。
政治傳播專家安德魯·科內舒斯基科內舒斯基向法新社指出,民主黨需要推出符合特定選區選民特質的候選人,而非“一刀切”的策略。“在某些地區,可能需要推出進步派候選人;在另一些地方,則需要溫和或中間派人選。”他說。
可負擔性與拉丁裔支持率
在弗吉尼亞州,以務實中間派形象示人的民主黨人斯潘伯格以57.5%的得票率擊敗共和黨籍副州長溫瑟姆·厄爾-西爾斯(42.3%),接替共和黨人格倫·揚金出任州長,將成為該州歷史上首位女州長。
弗吉尼亞州居住著數以千計的聯邦雇員,在特朗普政府大幅裁減聯邦雇員的背景下,斯潘伯格的得票率也因此超越近年來參選的其他民主黨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發布的出口民調顯示,在家庭成員為聯邦雇員或政府外包商的選民中,斯潘伯格的支持率高達61%,而無此背景的選民支持率為52%。
此外,在競選過程中,斯潘伯格打出的口號是“生活成本可負擔性”,回應了民眾對生活成本上漲以及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
在新澤西州州長選舉中,謝里爾以56.2%的得票率擊敗共和黨人杰克·恰塔雷利。謝里爾提出的政綱也聚焦于降低生活成本,包括為新建住房項目提供稅收優惠以及凍結公共事業費率。
素以溫和派著稱的恰塔雷利則放棄了此前與特朗普保持距離的做法。他的競選綱領聚焦于稅收、能源成本等民生經濟議題,但同時提出了部分迎合保守派的主張,例如反對跨性別者權利、擁護疫苗懷疑論以及驅逐移民。2024年大選時,特朗普在新澤西州部分種族多元化社區的得票率超出預期,恰塔雷利此后選擇倒向特朗普,甚至在最終辯論環節給特朗普的執政表現打出“A”的評分。
除了三場地方領導人選舉,民主黨也在其他地區取得進展。同一天,加利福尼亞州第50號提案獲得通過,民主黨人將憑借這項選區重劃方案在眾議院增加至多5個席位。在賓夕法尼亞州,3名民主黨籍法官成功獲得連任,民主黨在州最高法院得以維持5比2的多數席位。在佐治亞州,兩名民主黨人擊敗共和黨籍現任委員,贏得州公共事務委員會的席位。
孟維瞻認為,4日舉行的多場選舉表明,無論是左翼還是中間派民主黨人,只要聚焦選民最關心的經濟民生議題(如生活成本危機),都能取得選民的共鳴。
《紐約客》文章也寫道,謝里爾和斯潘伯格的成功與馬姆達尼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他們的競選“都圍繞著同一個主題:最重要的東西價格太高……對民主黨來說,最自然的競選方式——也是該黨在20世紀建立之初就致力于推行的競選方式——就是讓普通民眾對抗富人。特朗普正在把這個機會還給他們。”
“比以往更清楚的是,‘生活負擔’必須成為民主黨中期選舉信息的核心。”科內舒斯基表示,“‘負擔能力’這一訊息跨越不同人群,并揭示了共和黨的重大弱點。”
“弗吉尼亞州等地的選舉雖然釋放出民主黨勢頭上升和反特朗普浪潮的信號,但鑒于樣本局限,它們并不能預示全國中期選舉的走向。民主黨仍需在更保守的選區經受考驗,這些勝利更多提供了鼓舞和策略參考,而非確定的預言。”孟維瞻分析道。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出口民調顯示,弗吉尼亞與新澤西的民主黨州長候選人都在拉丁裔選民中領先約30個百分點。以新澤西的帕賽克縣(Passaic County)為例,根據人口普查數據,該縣幾乎有一半居民是拉丁裔,常被視為特朗普在該群體中支持度的風向標,他在2024年曾以3個百分點優勢贏得該縣,而謝里爾這次則以15個百分點領先共和黨對手。
“過去一個月,全美所有民調都顯示:對拉丁裔而言,最重要的議題無一例外是經濟。”共和黨政治顧問、拉丁裔選民趨勢專家邁克·馬德里德指出。
共和黨的預警
面對民主黨多場選舉的勝利,特朗普晚些時候做出回應,表示“據民調機構說法,共和黨人今晚輸掉選舉的兩個原因是,特朗普沒有出現在選票上,以及美聯邦政府持續‘停擺’。”不過,特朗普沒有具體說明該說法來源于哪家民調機構。
有分析認為,共和黨人正迅速試圖將特朗普與選舉結果撇清關系。在他們看來,特朗普對黨內候選人的資質并不滿意,加之這些競選發生在一貫支持民主黨的“藍州”,因此他幾乎未全力投入助選活動。
“我們做了該做的事。雖然介入地晚,但我們了解正在發生的動態。如果特朗普選擇介入此輪選舉,對共和黨來說將是雙輸的局面。”一位匿名的特朗普顧問向媒體表示。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道稱,對于共和黨在5日多地選舉中的慘淡表現,白宮內部主要形成兩點共識:第一,推舉優質候選人成為選舉獲勝的關鍵性因素。第二,特朗普未能充分聚焦該黨目標選民最關切的議題。
“民眾認為他未能兌現承諾。當初勝選時承諾降低生活成本,讓民眾口袋更充裕。但如今人們完全感受不到這點。”一位匿名的白宮知情人士指出,特朗普與前總統拜登處于相似處境——當民眾艱難度日時,他們卻堅稱美國正處于上升期。
當前,美國民眾正艱難應對一系列民生問題,例如物價持續上漲、食品救濟補助不足以及醫療補貼即將到期。政府停擺期間,民主黨人已將醫療補貼問題推向輿論中心,但特朗普的關注點卻停留在其他領域——調停戰爭、整頓首都華盛頓以及最高法院的關稅案。
“總統已數月未提及生活成本問題。民眾仍在經濟困境中掙扎,他們渴望看到白宮重視這個問題并盡快拿出解決方案。”一位白宮相關人士表示。
曾以文化斗士形象競選2024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維韋克·拉馬斯瓦米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段“直言不諱”的視頻,視頻中他表示,共和黨人需要關注生活成本,并放棄“身份政治”。
不過,共和黨內部似乎對如何修正路線以及應從失利中吸取哪些教訓存在分歧。—部分策略師和官員認為,特朗普需要在后續選戰中更強力地動員其基本盤。另一些人則主張,國會共和黨人應在特朗普關稅政策之外,在經濟領域打造屬于本黨的獨特優勢。
一位參與中期選舉策劃的共和黨人士指出,特朗普必須更深入參與中期選舉,既要激發基本盤熱情,又要向選民證明他已兌現“保衛邊境”等核心競選承諾。“特朗普擁有其他候選人無法匹敵的影響力。讓他參與并深入基層至關重要。”
《紐約時報》分析稱,如果共和黨人與特朗普決裂,他們將面臨公開的猛烈抨擊,這可能會降低黨內基本盤的投票率,或在未來的黨內初選中失利。但如果他們支持特朗普,則會激勵那些對特朗普處理聯邦政府的方式感到憤怒、并且越來越對他的經濟政策感到失望的民主黨人和獨立選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