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4年,我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2%
工業經濟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
縱覽客戶端訊(河北日報記者米彥澤)11月5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五場。從會上獲悉,2020—2024年,河北省全部工業增加值從11813.5億元增長到了14908.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2%,營業收入由2020年的4.21萬億元增加到5.17萬億元,工業經濟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五年來,河北省培育形成先進鋼鐵、高端裝備2個萬億級產業和一批千億級產業。保定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京津冀安全應急裝備等6個集群獲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輕型輪轂、新能源汽車用無取向電工鋼等產品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電子信息、機器人等新興領域涌現出一批在全國“數得著”“叫得響”的重點產品。2024年,河北省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26.3%,比全國高1.4個百分點。
“五年來,我們推動向‘實’固本,工業經濟穩中有進。”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素文介紹,“十四五”以來,全省上下解放思想、奮發進取,推進新型工業化持續走深走實,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實現了一系列新突破。
向“高”攀升,主導產業提質升級。五年來,河北累計實施重點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10552個,推動鋼鐵產品由原料級向材料級轉變、企業由制造商向綜合服務商轉型,“鐵疙瘩”正在變成“金娃娃”。規范提升39家化工園區,一批減油增化、電子級化學品重大項目落地開工。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3年倍增。河北省9個創新藥和682個仿制藥獲批上市,丁苯酞、玄寧等藥品成為全國“明星產品”。2024年河北省新能源汽車產量較2020年增長5.3倍,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增速連續兩年超過4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2020年19.4%提高到2024年的22.3%。
向“特”圖強,特色產業聚群成勢。河北省集中力量打造107個省級重點特色產業集群,以“共享智造”賦能為突破,推動縣域經濟立起來、強起來。截至目前已推動90個集群建成共享工廠(載體)166家,共享設備1萬余臺(套),帶動1.3萬余家企業參與,有效提升生產質效。累計培育“領跑者”企業589家,帶動3200多家集群企業協同發展,131家“領跑者”企業的142項技術和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或實現國產化替代。爭創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24個。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工作入選國務院推動高質量發展綜合督查正面典型。
向“優”發力,優質企業量質齊升。截至2024年底,河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較2020年末凈增4286家,總數達到18525家。入圍2025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的河北企業數量均居全國第5位,大企業競爭力明顯提升。累計培育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1.55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96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014家,爭創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56家。首鋼智新、京西智行等5家企業入圍胡潤2025全球獨角獸榜。
向“新”求質,產業科技創新融合。全省累計認定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超1萬家,培育稀土功能材料、釩鈦新材料等5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內首個聚焦鋼鐵領域研究的燕趙鋼鐵實驗室揭牌運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和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突破了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和產品。全省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6%,比2020年提高0.35個百分點。
向“智”轉型,智改數轉賦能增效。河北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點”上樹標桿。累計實施省級數字化改造項目3939項,面向重點場景累計打造155個5G工廠,創建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14家,推動上云企業超11萬家,工業設備上云率連續四年領跑全國,綜合算力指數全國第1。2024年全省兩化融合水平排名全國第9,比2020年前進5位。“線”上育場景。成立全國首個省級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聯盟,河鋼數字、永洋特鋼等4家企業正在訓練鋼鐵大模型,鑫海化工大模型成為全省首個合規落地的化工行業大模型。“面”上創示范。累計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371個,連接工業設備1557.9萬臺(套),服務企業39.2萬家,2個平臺獲評國家“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石家莊、唐山、廊坊、邯鄲入選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
向“綠”而行,綠色轉型穩步推進。初步測算“十四五”以來,河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別累計下降26.9%、27.6%;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排名穩居全國前5。鼓勵工業企業實施綠色化技改項目超2000項,加快節能降碳新技術新裝備推廣應用,鋼鐵等行業技術裝備水平已經走在全國前列,新能源汽車、綠色建材等綠色產品大規模普及推廣,產業含“綠”量持續提升。開展全國唯一省級綠色工廠“企業綠碼”試點,累計培育省級綠色工廠1107家、綠色工業園區42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71家。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309家、綠色工業園區21家、綠色數據中心19家,數量均位居全國前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