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5日報道 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11月1日報道,美國空軍希望配備1558架戰斗機以便低風險作戰,目標能否實現?美國空軍告知國會議員,它需要一支由1558架編入作戰序列、有人駕駛的戰斗機組成的機隊,以低風險執行并維持作戰行動。這一數量比現有規模多出近300架。
一名空軍官員在10月30日對記者表示,這是一項宏偉的計劃,但如果不能大幅增加預算就無法實現。該官員稱,主要目的是向決策者傳達空軍執行所有任務所需的資源——如果無法獲得這些資源,那就需要為部分任務無法完成的情況做準備。
該官員說:“目前的總預算不足以覆蓋我們想要開展的所有工作。我們需要更多的空軍力量,這份報告從戰術空中力量層面提供了佐證。更多的空軍力量是可以實現的,關鍵在于國防部在眾多必要事務中對其重視程度是否足夠高。”
空軍表示,目前其擁有1271架編入作戰序列的戰斗機,包括約103架A-10“疣豬”攻擊機,而這些攻擊機大部分將在2026財年末退役。這意味著需要新增近300架編入作戰序列的戰斗機,才能將空軍的風險降至最低水平——而這還是在A-10和F-15C等老式戰斗機退役之前。
對空軍而言,低風險意味著“極有可能”實現作戰目標,有充分能力滿足作戰指揮官的需求,并具備戰略縱深,可在壓力有限的情況下應對各類沖突。
該官員表示,如果要以中等風險達成目標——即“有可能”實現作戰目標,空軍需要約1367架編入作戰序列的戰斗機。
報告稱,顯著風險和高風險意味著空軍可能無法實現目標,部隊要么只能“勉強來得及”部署,要么完全無法部署,并且將面臨長期或極端壓力。
實現這一擴編目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多個因素可能阻礙計劃實施,包括國會提供的資金未達到空軍預期、工業生產能力有限,以及新軍事技術研發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和延誤。
美國空軍正處于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現代化改革中,包括引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造的F-35A聯合攻擊戰斗機和波音公司的F-15EX“鷹”Ⅱ型戰斗機等新型戰機。與此同時,空軍正在研發全新級別的半自主戰斗無人機——“協作戰斗機”,這類無人機將與有人駕駛的戰斗機協同飛行。空軍還在研發第六代波音F-47戰斗機,并計劃用B-21“突襲者”轟炸機更新轟炸機機隊。
但報告稱,F-35等新型戰斗機的研發和列裝“本身就存在風險”,預算波動、技術難題和工業延誤都會阻礙這一進程。
這將迫使空軍延長老式戰斗機的服役時間,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加劇維護壓力,占用本可用于新型戰斗機的資金,延緩新作戰能力的形成。(編譯/卿松竹)
![]()
F-15C戰機(美聯社資料圖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