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旭喬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對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大國經濟都是以內需為主導,市場是當今世界最稀缺的資源,強大的國內市場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依托。數據顯示,“十四五”時期,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20年的39.1萬億元提升到2024年的48.3萬億元,年均增長5.5%,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的地位更加穩固。在國際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我國經濟保持年均5.5%的增長速度,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86.4%,功不可沒。這充分表明,沒有強大的國內市場,就沒有穩定向好的中國經濟。我國擁有超大規模且極具增長潛力的國內市場,內需始終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和穩定錨。
“十五五”時期,我國發展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明顯增多。外部環境越是嚴峻復雜,越要牢牢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以國內大循環的穩定性有效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擁有全球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1.3萬美元以上,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巨大,消費擴容升級蘊含重大機遇。進入物質型消費社會向服務型消費社會跨越的關鍵時期,我國居民人均服務消費占消費支出比重為46.1%,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從大力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到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再到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都將持續釋放消費潛力。
建設強大國內市場的過程,也是新需求牽引新供給、新供給創造新需求的過程。以新能源汽車為例。近年來,我國搶抓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發展的機遇,以科技創新顯著提升了產品的質量性能和產業整體競爭力,新能源汽車產量從2020年的140萬輛左右躍升到2024年的1300多萬輛。與此同時,得益于綠色低碳理念的深入人心,綠色生活方式成為社會新風尚,新能源汽車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2024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140萬輛,比“十三五”末的492萬輛增長5倍多。聚焦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需要,適應消費升級大趨勢,依靠技術突破、場景創新、品質升級,開辟新的消費藍海,就能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如何促進消費和投資、供給和需求良性互動?關鍵要拓展增量、提升效益、暢通循環。一方面要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比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促進了供需關系的“循環向新”,激發消費市場的活力,也帶動了產業轉型升級,2025年以舊換新已帶動商品銷售額超過1.7萬億元。另一方面要破除卡點堵點,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清理汽車、住房等消費不合理限制性措施,消除要素獲取、資質認定、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方面壁壘,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充分釋放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紅利。
當前,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改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水漲船高,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我國產業規模效應和全產業鏈優勢持續凸顯,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推進。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通過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完善消費基礎設施,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以新質生產力培育為抓手,推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增強供給對需求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定能夯實我國發展的長遠根基。
人民網評:落實“六個堅持”,續寫“兩大奇跡”
人民網評: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人民網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
人民網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
人民網評: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
人民財評: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