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國-中亞政黨對話會第二次會議在青島召開,以“以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現代化:政黨在行動”為主題,中亞五國20多個政黨領導人等約150人與會。中聯部部長劉海星指出,此次會議是落實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元首共識的重要舉措,中國共產黨愿與中亞政黨攜手推進共同現代化。
會議期間,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立法院副議長拉希姆·哈基莫夫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深度解讀中烏合作密碼。從政黨對話的核心價值到“中國-中亞精神”的時代內涵,從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與烏國家發展規劃的契合點,到復雜局勢下的風險應對之道,拉希姆·哈基莫夫逐層展開論述。
談及民生與合作前景,拉希姆·哈基莫夫透露,中國智能手機、電動汽車等產品在烏廣受青睞,2024年烏超99%進口電動汽車來自中國,農業機械更占據當地較大市場份額。未來五年,雙方在數字基建、人工智能等領域合作潛力巨大,烏方也期待與中國深化協同,共筑命運共同體。
![]()
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立法院副議長拉希姆·哈基莫夫。澎湃新聞記者 張成杰 圖
以下為采訪實錄:
澎湃新聞:貴國政黨長期參與中國—中亞政黨交流,此次出席對話會第二次會議,最關注的議題是什么?您認為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政黨對話在夯實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根基方面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拉希姆·哈基莫夫:中國與中亞國家間的政黨交流是鞏固雙方互信、深化戰略合作、推動區域關系全面發展的重要平臺。長期以來,我國政黨積極參與并推動中國與中亞各國政黨間的對話與合作,致力于構建更加緊密的協作關系。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地緣政治背景下,政黨對話在夯實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根基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政黨交流不僅是推動雙邊關系發展的“發動機”,更在凝聚區域共識、應對共同挑戰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特別是在今年6月于哈薩克斯坦成功舉辦的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期間,六國元首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簽署了永久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并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推進了多項合作項目。本次對話會正是落實這些元首共識的重要舉措,為推動區域合作提供了有效平臺。
在本次對話會中,我特別關注交通和經濟領域的務實合作。這些基礎領域的合作不僅本身具有重要意義,更將帶動人文交流、綠色經濟等更多領域的協同發展。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持續發展為世界經濟注入了重要動力。中亞五國與中國已經形成緊密的命運共同體,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必將對中亞地區乃至整個亞洲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我們堅信,通過政黨對話這一重要機制,中國與中亞國家必將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區域繁榮發展,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澎湃新聞:今年6月,中國—中亞峰會在哈薩克斯坦成功舉辦,習近平主席提出“中國-中亞精神”。請問您如何看待“中國-中亞精神”?
拉希姆·哈基莫夫:中國與中亞國家在漫長的歷史交往中,始終保持著睦鄰友好、互利共贏的優良傳統。從綿延千年的古絲綢之路,到當今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這種歷久彌堅的友好關系不斷煥發新的生機。以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的合作為例,兩國關系已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去年上海合作組織撒馬爾罕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同米爾濟約耶夫總統舉行重要會談,推動雙邊關系邁上新臺階。目前,兩國貿易額已達140億元,相互投資額累計約100億美元,這些成果充分彰顯了雙方務實合作的高質量。
“中國-中亞精神”正是對這種深厚友誼與緊密合作關系的高度概括。這一精神既傳承了歷史友好交往的寶貴遺產,又賦予了新時代合作共贏的新內涵。它不僅體現在中國與中亞各國持續深化的政治互信和戰略協作中,更轉化為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這種精神已成為推動區域合作行穩致遠的重要力量。
在這一背景下,各國政黨理應承擔起更重要的使命。我們不僅要繼續發揮政黨交流的橋梁紐帶作用,推動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向更高水平發展,還要將這種成功的合作模式拓展到亞洲更廣闊的區域,通過構建更為緊密的區域發展伙伴關系,共同促進亞洲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
澎湃新聞: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二十屆四中全會研究制定了“十五五”規劃建議,對中國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作為中國的友好政黨,您對全會的哪些決策和論述最為關注?為什么?
拉希姆·哈基莫夫:本次全會的成功召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其制定的“十五五”規劃建議不僅關乎中國未來發展,也將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此次全會提出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持續推進。中國在外交領域始終秉持睦鄰友好政策,堅持尊重各國主權、支持周邊國家發展的立場,這一主張值得贊賞。
值得注意的是,烏茲別克斯坦提出的“2030年前國家發展規劃”與中國的“十五五”規劃在核心理念上高度契合。兩國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致力于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別是在綠色經濟、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農業現代化等創新領域,烏茲別克斯坦與整個中亞地區都對中國規劃中提出的發展路徑抱有濃厚興趣。
通過深入學習“十五五”規劃,我們更加確信中國與中亞國家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盡管烏茲別克斯坦經濟體量較小,去年實現了7%的經濟增長,但我們的發展與中國密切相關。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必將為區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在“十四五”期間成功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躍升的成就令人欽佩。烏茲別克斯坦完全支持中國落實“十五五”規劃的各項既定目標,相信這一規劃的實施將進一步深化兩國在各領域的務實合作,推動雙邊關系邁向新高度。
澎湃新聞:看到中國在“十四五”期間克服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躍升,貴黨認為在當前復雜國際環境下,中國與中亞國家應如何通過政策協同共同抵御外部風險?
拉希姆·哈基莫夫: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中國與中亞國家需要通過多層次、多維度的政策協同來共同應對風險挑戰。
首先,應充分發揮現有國際合作平臺的協同作用。上海合作組織、中國—中亞元首會晤機制以及政黨對話會等平臺為各方深化戰略溝通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時,像在西安和撒馬爾罕成功舉辦的地方合作論壇等區域性平臺,也為促進地區間務實合作創造了有利條件。在更廣泛的全球層面,我們還可以依托聯合國等多邊機制加強協調配合,通過相互支持來有效抵御外部風險,確保各自國家發展目標的實現。
其次,要持續深化人文交流。今年兩國實施的互免簽證政策為促進人員往來和民心相通創造了良好條件,這類舉措必將對加強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聯系產生積極影響。我們應當繼續拓展文化、教育、旅游等領域的交流合作,為雙邊關系奠定更加堅實的社會基礎。
最后,要著力提升雙邊合作的戰略協同性。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雙方應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保持密切溝通,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通過加強發展戰略對接,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安全、數字經濟等關鍵領域的合作,共同構建更具韌性的區域合作體系。
我們相信,通過以上這些協同舉措,中國與中亞國家必將能夠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推動區域合作邁向更高水平。
澎湃新聞:展望未來五年中國—中亞合作,貴黨認為最具突破潛力的合作領域是什么?
拉希姆·哈基莫夫:展望未來五年中國與中亞合作,我們認為以下幾個領域最具突破潛力:
在經貿投資領域,交通物流、路橋建設、綠色經濟和現代農業等傳統合作項目將持續深化。與此同時,基于數字化發展的新興領域合作將迎來重要機遇,特別是在數字基礎設施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領域,雙方合作空間廣闊。值得關注的是,文化教育領域的合作正展現出獨特價值。中國在科學與教育領域的快速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經驗,烏茲別克斯坦期待在高等教育等領域借鑒中方先進理念,共同推進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合作。
關于中國產品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市場表現,中國的智能手機品牌憑借其技術創新優勢,在當地市場廣受歡迎,部分品牌更已實現本地化生產。此外,中國在電動汽車、人工智能產品和機器人等高新技術領域的創新成果也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在建筑行業,中國的建筑技術和新材料研發應用同樣備受關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農業領域的技術合作。作為烏茲別克斯坦的重要產業,農業現代化發展至關重要。我們注意到中國在農業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擁有眾多國際專利技術,這些都將為兩國農業合作提供新的契機。
我們欣喜地看到,烏茲別克斯坦與中國始終保持著良好的雙邊合作態勢。未來,我們期待雙方進一步深化在創新技術和專業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合作,共同開拓合作新領域,推動兩國關系邁向更高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