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涼,又到了 “貼秋膘”的時候啦!不少人認為,進入秋天后就該多吃肉、多進補,為寒冬儲備能量。這一源于物質匱乏時代的生活方式,是否仍適合現代的我們?在此,普陀區中心醫院內分泌科沙雯君副主任醫師為大家帶來科普解讀~
![]()
圖片來源:攝圖網

盲目進補不可取
古時夏季體力消耗大、營養不足,秋季進補有助于恢復體力、增強抗寒能力。
然而,現代人夏季多在空調環境中,體力消耗有限,高糖冷飲及熬夜等習慣反而易導致“夏胖”; 冬季保暖已有充足設備,不再依賴體內脂肪御寒。
此時若仍盲目進補,不僅易體重超標,還可能增加消化不良和代謝性疾病的風險。
此外,現代人體質與古時不同,純虛寒體質較少,更多的是 濕熱、痰濕或氣郁體質。
盲目進食油膩滋補之物,不僅難以吸收,還可能加重體內濕滯,導致“虛不受補”,出現腹脹、口干、易疲勞等癥狀。
![]()
![]()
![]()
圖片來源:攝圖網
秋季如何科學養生?
0 1
重在“防燥潤肺”。
秋季氣候干燥,易傷肺津,建議多選用滋陰潤肺的食材,如 梨、百合、銀耳、蓮藕、芝麻等。
0 2
健脾和胃,溫和調養。
脾胃為后天之本,入秋后可適當吃 山藥、薏苡仁、南瓜、小米等健脾益氣的食物,推薦以 粥、羹等形式進食,更利吸收。
0 3
配合運動,平衡身心。
秋季適宜進行 快走、太極拳、瑜伽等緩和運動,有助于氣血暢通和新陳代謝,避免能量過剩。
養生不可千篇一律,建議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制定適合自己的飲食方案。
更多閱讀 ?
秋涼來襲,胃健康告急?這份食材清單來救場,快快轉發收藏~
冷空氣來襲,這6個“護心妙招”請收好→
越痛越不敢動?試試這5個“零門檻”溫和運動,讓爸媽秋季遠離疼痛煩惱
投稿提示
歡迎本市衛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關科普文章與視頻等經所在科主任審閱后,投稿至單位宣傳部門,經宣傳部門提交“健康上海12320”。
封面圖及配圖來源:攝圖網
上觀號作者:健康上海123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