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會晤的100分鐘里,雙方不約而同地避開了臺海問題,著重談論了兩國關系和貿易戰等事項。
直到3天后,特朗普才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表明了他不談臺海問題的原因。
![]()
當地時間11月2日,特朗普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專訪中表示,他和中方“完全沒有”提到臺海問題,是因為中方清楚地知道對臺島動用武力是什么“后果”。
特朗普還特意強調,中方曾和他的親信“公開說過”,“只要特朗普總統還在任,中方就不會采取任何行動,因為中方知道會有什么結果”。
至于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特朗普拒絕透露。他早已表示,“他不能泄露自己的秘密,中方知道答案。”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特朗普所說的“只要他還在內,中方就不會采取任何行動”,完全是掩耳盜鈴、給自己貼金的謊話。
![]()
要知道,美國在臺海地區能拿出來的終極手段,就是武力介入臺海問題。但特朗普又拒絕明確說明美國是否會協防臺島,他只是再次復讀機一般地表示“如果真的發生,你們到時就會知道,中方是心里有數的。”
人們看到,特朗普似乎在延續經典的“戰略模糊”政策,但美國已經沒有了此前的底氣和“霸道”,紙老虎形象已經暴露無疑。
特朗普拒絕明確承諾保衛臺島,這與拜登時期“協防臺島”的明確表態形成鮮明對比。這種變化絕非偶然,而是反映了美國日漸力不從心。
![]()
回顧歷史,美國在臺海問題上的立場始終在戰略清晰與戰略模糊之間搖擺。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時任總統杜魯門悍然派遣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威懾中國大陸;
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國又通過所謂的《臺灣關系法》,保持與臺灣的非官方關系。特朗普當下的表態,實際上是這種歷史延續,也就是在臺海問題上保持曖昧。
只不過,當年的美國還擁有軍事霸權,如今的美國已經喪失了“戰勝”中國的能力,美國智庫和美軍高層都已經發出警告,如果美軍武力介入臺海,遭受的打擊將會是毀滅性的。
對于這一點,特朗普也心知肚明。從現實利益考量,特朗普的重心顯然在經貿領域。
![]()
中美媒體均透露,這一次,特朗普在中美會晤期間,在貿易問題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雙方就緩解貿易戰達成多項共識。
并且,2026年,中美還將展開互訪,特朗普籌備訪問中國。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不希望因過度強調臺海問題,而影響中美之間的經貿談判。
特朗普最希望的,是通過在臺海問題上保持模糊,來在未來的談判中獲得更多籌碼。但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美國已經失去了這樣做的實力。
![]()
我國早已表明,臺海問題涉及中國核心利益,任何外部勢力的干預都難以改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中美關系的健康發展,需要雙方共同維護這一基礎,遵守這一紅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