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長圖劇社在長寧區圖書館仙霞館舉辦了“故事里的事”專場匯演。近百名通過預約到場的讀者與居民,在合誦、短劇、紅色故事講演等8個精彩節目中,沉浸式感受書本故事與舞臺藝術的碰撞,在兩個小時的時光里,觸摸經典溫度、聆聽時代聲音,度過了一段充滿文化氣息的周末午后時光。
匯演開篇,合誦《民族的豐碑》率先登場。演員們站姿挺拔,聲音鏗鏘有力。當誦到“他們的英名,筑起一座民族精神的豐碑,與中華大地同在,寫就不朽的歷史篇章!”的臺詞時,臺下瞬間響起熱烈的掌聲。“一開始只是陪孩子來,沒想到開場就被震撼到了,字里行間全是力量。”市民陳女士說。
![]()
隨后上演的短劇《斷橋》,將白蛇、青蛇的經典傳說搬上小舞臺。演員們憑借細膩的表情與生動的肢體動作,把“斷橋相會”的纏綿與糾葛演繹得淋漓盡致。
紅色故事環節更是讓現場氛圍愈發濃厚。故事《藏在家中的平民女校》中,劉軍紅與戰愛貞兩位演員化身“講述者”,讓觀眾們穿越回了1921年的上海,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培養婦女干部的學校——平民女校的故事,“原來我們身邊還有這樣的紅色印記,聽完特別受觸動。”居民李大爺特意帶著筆記本,認真記下故事里的關鍵信息,“回去要講給孫輩聽,讓他們也了解這段歷史。”
![]()
此前入圍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節紅色故事講演大賽百強名單,并榮獲上海市優秀“紅色故事傳講人”稱號的《燈火亨昌里》,更是成為整場匯演的“高光時刻”。蔡心淳、周碧君、鄧超逸三位演員,以短劇形式再現了《布爾塞維克》編輯部的紅色歲月。演員們真摯的表演,讓臺下的不少觀眾紅了眼眶。“這些故事不是課本里的‘遙遠歷史’,而是發生在我們長寧的真實往事,看完特別有代入感。”現場一位老黨員感慨道。
![]()
演出中,生動的短劇、幽默的脫口秀與深刻的合誦穿插進行,讓氛圍張弛有度。匯演結束后,仍有不少觀眾留在現場,與演員交流觀演感受。“沒想到群眾劇社能排出這么高質量的演出,每個節目都很用心。”市民張女士說,自己關注長圖劇社許久,這次特意提前預約,“以后有活動還會來,既能看演出,又能感受文化氛圍,特別好。”
據長寧區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長圖劇社由熱愛閱讀與舞臺表演的讀者組成,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將“書本故事”轉化為“舞臺故事”,讓經典文化以更鮮活的形式走近大眾。今后,長寧區圖書館還將持續支持劇社創作,推出更多優質演出,為讀者與居民搭建“悅讀+藝術”的交流平臺,讓書香與戲韻在長寧持續傳遞。

圖片來源于長寧區圖書館
撰稿:甘力心
編輯:程 前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