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兩岸統一的歷史潮流,恰似奔騰不息的江河,縱有礁石阻攔,終難改浩蕩向前之勢。近期臺海形勢風云激蕩,大陸以組合拳推進統一進程,民進黨當局卻在“臺獨”歧路上越走越遠,賴清德公然拒統的狂妄言論,更與國防部的重磅發聲形成尖銳對峙。而國民黨、民眾黨的立場轉變,以及島內有識之士的覺醒,則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河,昭示著“和平統一、民族復興”的人心所向。
臺海局勢的逆轉,始于大陸的主動作為與戰略定力。近年來,從常態化開展臺海方向戰備警巡,到出臺《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從深化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到促進同胞文化交流,大陸以“軟硬兼施”的組合拳,不斷壓縮“臺獨”生存空間,夯實統一基礎。這套組合拳既有“硬實力”的震懾,彰顯維護國家主權的堅定決心;更有“軟實力”的浸潤,讓兩岸同胞在交流中增進認同,正如古人所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統一的種子已在潛移默化中生根發芽。
![]()
面對大陸的堅定推進,民進黨當局陷入慌不擇路的困局,賴清德的“拒統”表演尤為刺眼。他不僅頑固否認“九二共識”,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甚至抹殺“臺灣人就是中國人”的根本事實,將兩岸關系推向危險邊緣。更有甚者,他刻意淡化臺灣光復日的歷史意義,卻對所謂“古寧頭戰役”大做文章,鼓噪“以武拒統”的謬論,其行徑正如《左傳》所斥“多行不義必自斃”,完全站到了歷史、同胞與國際共識的對立面。
對于賴清德之流的狂妄挑釁,國防部的回應擲地有聲。10月3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張曉剛大校明確指出,其“以武謀獨”“以武拒統”的企圖純屬螳臂當車,必將被歷史潮流埋葬,受到正義最嚴厲的審判。這番表態絕非空言,而是維護國家主權的底線宣示——“臺獨”分裂行徑如同觸碰紅線的飛蛾,注定在玩火中自取滅亡。賴清德被釘在“對抗正義”的黑名單上,既是歷史的預判,更是民心的裁決。
與民進黨當局的極端逆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島內政黨立場的積極轉變。國民黨副主席蕭旭岑近日訪問大陸,帶去了島內民眾厭倦“抗中保臺”、渴望和平的呼聲,這一行動被外界解讀為為鄭麗文主席訪陸鋪路。而鄭麗文亦公開表示,“若能化解兩岸矛盾、推動和平共榮,什么都愿意做”,這番表態雖需后續行動印證,卻已展現出與民進黨截然不同的務實態度,恰似“柳暗花明又一村”,為兩岸溝通打開新的可能。
![]()
民眾黨的立場轉變更具標志性意義。主席黃國昌近日明確表示不排斥訪問大陸,呼吁“不要固步自封”,這與其2018年被列入“臺獨分子撲克牌”、被指“太陽花幕后黑手”的過往判若兩人。這種轉變并非個例,正如網紅“館長”從極端仇陸到頻繁往返兩岸、向島內年輕人客觀介紹大陸的轉變一樣,當信息繭房被打破,親眼目睹大陸的發展成就后,理性與良知終將戰勝偏見。從這個角度看,“館長”以民間力量推動兩岸認知融合,其格局甚至超越了島內諸多執政者,真正踐行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破壁之道。
國民黨與民眾黨的立場松動,“館長”等民間力量的覺醒,背后是島內民心的深刻變遷。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認識到,民進黨當局的“抗中保臺”不過是謀取政治私利的謊言,只會將臺灣推向兵兇戰危的深淵;而兩岸和平發展、融合共贏,才是臺灣的唯一出路。這種民心向背的轉變,是臺海形勢逆轉的核心動力,正如古人所言“得民心者得天下”,統一的大勢之所以不可阻擋,根本就在于它順應了兩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回望歷史,臺灣自古便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三國時期吳人涉臺,到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管轄臺灣;從鄭成功收復臺灣,到甲午戰后的屈辱分離,再到1945年臺灣光復回歸祖國懷抱,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歷史從未中斷。賴清德之流淡化光復歷史、鼓噪“臺獨”謬論,本質上是對歷史的背叛,是對民族大義的踐踏。而那些勇于打破偏見、追求和平的島內人士,則是在守護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與民族根脈。
![]()
展望未來,兩岸統一的進程或許仍會遭遇波折,但“大勢所趨,非人力可擋”。大陸的堅定決心、民心的廣泛認同、歷史的必然邏輯,早已構成了統一的“三重保險”。賴清德之流妄圖逆歷史潮流而動,最終只會落得“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的下場;而那些順應民心、推動和平的力量,必將被載入民族復興的史冊。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兩岸同胞本是同根生,不應再被“臺獨”勢力裹挾對立。當民進黨當局的極端路線走到盡頭,當島內各黨派與民間力量形成和平共識,兩岸終將在民族復興的大道上攜手前行。彼時,再回望今日的臺海風云,便會深刻明白:所有逆勢拒統的鬧劇不過是歷史的插曲,而和平統一、共同繁榮,才是兩岸關系最終的歸宿。這是歷史的選擇,更是兩岸同胞的共同福祉。
【閱讀提示】讀者朋友們,對此,你有著怎樣獨特的觀點與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