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戰結束后航母成海戰主角
此后,美國在某個地區集結3艘航母,就是開戰信號似乎成為一種共識。連美軍自己也設定,投入1個航母戰斗群是低烈度危險地區,2個航母戰斗群是中烈度危險地區,3個航母戰斗群就是高烈度危險地區。而這航母戰斗群就是以1艘航母為核心,搭配1-2艘巡洋艦、3-4艘驅逐艦、1-2艘快速補給艦和1-2艘核動力潛艇。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寇偷襲珍珠港,將美國太平洋艦隊當作主力的大型戰列艦炸的非沉即傷,但其下轄的4艘航母陰差陽錯中卻都保存了下來。美軍高層不得不放棄原來的“巨艦大炮”政策,改用航母為核心的突擊戰術;隨后的中途島海戰等一系列勝利讓美軍上下認識到了航母在海戰中的決定性地位,故而戰爭后期一些戰列艦即便修復服役,也只能為航母擔任護衛,無法再成為艦隊核心。
![]()
美國始終維持10艘以上航母
到二戰結束時,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動輒以特混大隊為單位出動,每個特混大隊配備至少3艘航母。但二戰結束后,隨著美國國力的減弱,而新型航母的價格又水漲船高,以往連續建造十幾艘甚至幾十艘航母的盛況不再。目前,雖然拼了老命維持,但也僅能保留10艘航母。
不過,這10艘航母實力也不可小覷,都是清一色核動力航母,滿載排水量都超過10萬噸,搭載的艦載機也都是航空兵聯隊級別。共編有2個戰斗機中隊,2個戰斗攻擊機中隊,1個戰術電子戰中隊,1個空中預警機中隊,還配有KA-6加油機、S-3和SH-3反潛機與直升機數架。這些飛機可以有效控制以航母為中心500公里范圍內的海面、空中和水下,具備對空、對海、對陸、對潛的強大作戰能力。
![]()
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美國發動的對外戰爭中,美軍的航母戰斗群展現了其恐怖的一面。以1990年的海灣戰爭為例,其投入的6艘航母分別部署在紅海和波斯灣兩個方向,在38天的空襲和100小時地面戰中,共出動艦載機約2萬架次,占美軍戰機出動總架次的30%,但卻承擔了40%的作戰任務。此外,航母戰斗群中的護衛艦艇也發射了大量的“戰斧”式巡航導彈,對伊拉克境內目標進行了沉重打擊。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