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民國那些事,有個問題一直很玄,蔣介石懸賞8萬大洋緝拿周恩來,卻從沒真正下死手。
這不是仁慈,是不敢。黃埔軍校那批學生,從師長到軍長,哪個不是周恩來教出來的?動他一個,等于跟整個黃埔嫡系翻臉。
今天咱們就掰開了說說這事。
![]()
黃埔那一年,周恩來種下的人脈樹
1924年,廣州黃埔。
軍校剛開張那會兒,政治部是個擺設,前兩任主任戴季陶和邵元沖,一個滿口之乎者也,一個壓根就不來上班。學生們聽得直打瞌睡,政治課成了笑話。
![]()
11月,周恩來接手。
第一件事,他沒急著講大道理,而是把政治部的架子搭起來。指導股、編纂股、秘書股,該有的都有,選人用人,全是能干的。關鍵是,他看準了黃埔學生里那些有想法的年輕人。
陳賡就是其中一個。
這小子愛演戲,周恩來一眼看出他的才華。讓他組織"血花劇社",編演新劇,宣傳革命思想。劇社一演,全校轟動,學生們頭一回發現,政治教育還能這么玩。
周恩來每周組織政治演講,問答討論,誰都能發言,他不端架子,跟學生談心,一聊就是大半天。有學生回憶:"周主任跟每個人都是很誠懇、深入、親切地交談。"
這種教育方式,在那個年代是新鮮的。
![]()
周恩來建立了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這個組織一年多時間,就把觸角伸到廣東各支軍隊。黃埔一期到四期,500多個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都跟周恩來產生了聯系。
蔣介石當時說過,黃埔軍校里他最得力的助手,一個是周恩來,一個是鄧演達。
1925年東征,棉湖戰役打得艱苦,周恩來親臨前線指揮,跟士兵們睡在稻草鋪上,油燈下寫文件到深夜。惠州城久攻不下,他密令組織敢死隊,陳賡率連隊第一個沖上城頭。
這些細節,黃埔學生都記著。
到1926年,周恩來離開黃埔軍校時,他在這批年輕軍官心中,已經不只是政治部主任。他是啟蒙者,是導師,是生死與共的戰友。
![]()
這批學生后來成了什么人?
胡宗南、杜聿明、關麟征、宋希濂、陳明仁、黃維……到1945年,黃埔一期生里有17個集團軍總司令,占了全部38個集團軍的44.7%。1948年,19個兵團司令官,一期生占了12個。
這就是周恩來在黃埔埋下的種子。
![]()
中山艦事變,周恩來讓蔣介石服了軟
1926年3月20日,凌晨。
蔣介石突然翻臉,制造"中山艦事件",周恩來聽到消息趕過去,直接被軟禁在廣州鑄幣廠。
一天一夜。
![]()
周恩來沒慌,在鑄幣廠打通了蔣介石的電話,電話那頭,蔣介石聲音有點發虛:"周主任,你有何事?"
"我很遺憾,有人在兩黨之間制造分裂,挑撥是非,把40多名共產黨員扣押在這里,我希望你能合理解決這件事情。"周恩來聲音平靜,話卻鋒利。
蔣介石辯解:"哦,所謂中山艦事件,純系有人挑撥,我不相信共產黨會做這樣的事!"
"本來,廖仲愷案發生后,我們兩黨曾聯合一致,甄別出許多反革命分子。現在為什么又禍起蕭墻呢?聽說,你還下令包圍了蘇聯顧問的住宅!"
這幾句話,問得蔣介石啞口無言。
幾個小時后,被扣押的人全放了。
![]()
這事說明什么?周恩來在軍校的威望,蔣介石不敢硬碰。當時黃埔軍校里,共產黨員已經有500多人,遍布各個部門。這些人對周恩來是什么態度,蔣介石心里有數。
軟禁之后,周恩來沒回黃埔了,他看清了,跟蔣介石之間的裂痕已經無法彌合。
蔣介石還想挽回。
他特意擺了一桌飯,請周恩來和惲代英。席間,蔣介石說:"你們都是我的江浙同鄉,凡是同我共過事,在一起訓練過軍隊、打過仗的共產黨人,我都以知己看待。我希望恩來兄能與我一道北伐。"
周恩來婉轉拒絕:"此事只能由中共中央決定,我個人難以抉擇。"
"你真頑固呀。"蔣介石嘆氣,"這樣吧,等北伐勝利歸來,你再回黃埔來。"
這飯局,是蔣介石最后一次試探。
![]()
1927年4月12日,上海,槍聲響起,蔣介石徹底翻臉,他懸賞8萬大洋緝拿周恩來。8萬大洋是什么概念?那時候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工資才十幾塊,這筆錢夠買好幾套房子。
賞金開出來了,人卻沒抓到。
![]()
西安事變,一場看不見的博弈
1936年12月12日,西安。
張學良、楊虎城扣了蔣介石,消息傳到延安,中共內部爭論激烈。有人主張公審,有人主張殺掉。
周恩來提出和平解決。
![]()
12月17日,他飛到西安。
這期間,周恩來找黃埔學生談話。關麟征、宋希濂,這些當年的學生,現在都是國民黨軍的高級將領。
他還專門讓中共中央派陳賡來西安。陳賡是黃埔一期生,在軍隊里認識的人多,有他出面,跟那些黃埔系將領溝通,效果完全不一樣。
西安事變期間,南京方面調兵遣將,準備轟炸西安。何應欽的"討逆軍"沿隴海線開過來,飛機天天在西安上空盤旋。
這時候黃埔系內部出現了分裂。
有些將領明確表示愿和平,準備抗戰。他們不想打內戰,不想看到校長和恩師兩敗俱傷。
12月24日晚上,周恩來見到了蔣介石。
十年沒見,蔣介石躺在床上,顯得有些緊張。
![]()
中共中央委派周恩來(右)、葉劍英(中)、秦邦憲(左)赴西安
"蔣先生,我們有十年沒有見面了,你顯得比從前蒼老些。"周恩來先開口,語氣平和。
蔣介石點點頭,嘆了口氣:"恩來,你是我的部下,你應該聽我的話。"
"只要蔣先生能夠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不但我個人可以聽蔣先生的話,就連我們紅軍也可以聽蔣先生的指揮。"
這話說得漂亮,既給了蔣介石面子,又提出了條件。
氣氛緩和下來,周恩來開始質問:"我們要求停止內戰,你為什么不停?"
蔣介石無言以對。
這場談話,從晚上一直談到深夜。周恩來闡述中共政策,指出繼續內戰只能加速滅亡。蔣介石最終松口:"停止剿共,聯紅抗日。"
![]()
12月25日,蔣介石被放回南京。
這次事變和平解決,周恩來功不可沒。關鍵是,他用黃埔這層關系,做通了很多人的工作。那些黃埔系將領,對校長忠誠,對恩師也有感情。兩頭為難的時候,他們選擇了和平。
![]()
不敢動的真相——黃埔這張網
說到底,蔣介石為什么不敢真正對周恩來下死手?
答案就在黃埔這批學生身上。
![]()
國民黨軍隊的指揮系統,黃埔系占據核心位置,前六期畢業生,基本把持了各個重要職務。兵團司令以上的將領,60多個人里,黃埔出身的占大頭。
這些人管蔣介石叫"校長",這個稱呼,是嫡系和雜牌的分界線。叫"校長"的是自己人,叫"委座"的是外人。
周恩來在這批人心中是什么位置?
1927年南昌起義,參與的黃埔師生有205人。葉挺、賀龍、朱德、劉伯承、聶榮臻……這些名字,后來都寫進了歷史。起義失敗后,有人繼續革命,有人留在國民黨軍隊。
留下來的那批人,心里對周恩來是什么態度?
陳明仁是個典型例子,黃埔一期生,蔣介石的嫡系將領。
![]()
1938年,他因為士兵穿破衣服的事跟蔣介石當面吵起來,把領章扔在地上:"我這個中將師長算什么啊?你想怎樣便怎樣?我現在不要這個官了。"
敢這么跟蔣介石拍桌子的將領,整個國民黨軍隊找不出幾個。
抗戰時期,陳明仁在滇西反擊戰中立了大功。1949年,長沙起義,他率部投誠,新中國成立后,授銜上將。
周恩來保釋過的人里,還有陳賡的妻子王根英。1937年8月,周恩來將她從南京監獄保釋出來,帶到西安。這些事,黃埔系的將領都知道。
如果蔣介石真對周恩來下毒手,會發生什么?
黃埔系內部必然分裂,那些對恩師有感情的將領,會怎么選擇?蔣介石賭不起。
![]()
他的政權基礎,就建立在黃埔系這張網上。這張網的一個關鍵節點,就是周恩來在1924年到1926年間編織的師生關系。
所以蔣介石能做的,只是懸賞緝拿,真要動手,他得掂量掂量后果。
歷史有時候就是這么微妙。一個人的影響力,不在于他手里有多少兵,而在于他在多少人心里埋下了種子。周恩來在黃埔那兩年,種下的就是這樣的種子。
這些種子后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的在這邊,有的在那邊,樹根交錯,互相牽扯。蔣介石想砍掉其中一棵,整片林子都得震動。
這就是周恩來在黃埔留下的遺產。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