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美國總統特朗普,于10月10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將對價值38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高達100%的關稅,還表示在APEC峰會上"沒必要與中方會面"。
然而到了當天晚間,他在白宮接受采訪時態度已明顯緩和,表示如果中國調整稀土政策,將考慮放棄加征關稅,并強調并未打算取消與中方會晤。
美方究竟在打什么算盤,怎么剛過8小時又變臉了?
![]()
中國精準反制
特朗普關稅威脅的直接導火索是中國前一日出臺的稀土管制新規。10月9日,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對鋰電池、人造石墨負極材料、超硬材料、稀土設備和原輔料、中重稀土等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這一管制措施不同于簡單的原材料限制,而是全面覆蓋了產業鏈上下游。新規明確規定,不僅中國產稀土需要許可證,連境外制造的產品,只要含有0.1%以上中國重稀土成分,或使用了中國的開采、冶煉技術,出口前都必須申請許可證。
![]()
這套管制邏輯與美國常用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如出一轍,把管制范圍從原產國擴展至含有本國技術或成分的全球產品。《金融時報》評論稱,這是中國對美國半導體封鎖的"鏡像回應",金杜律師事務所專家也直言這是對美國最系統性、最全面的反制。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在回應質疑時強調,這些措施是中國依據法律法規完善自身出口管制體系的正當行為。"中國的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只要是用于民用用途的、合規的出口申請,都可以獲得批準",但對于軍事用途的申請,"原則上不予許可"。
![]()
美國多方面承壓
特朗普為何在短短8小時內急轉彎?分析認為美國面臨來自多個層面的嚴峻壓力。
先是軍工產業鏈的緊急警報,全球稀土分離加工能力的90%、磁體制造的93%都掌握在中國手里,而這些磁體是F-35戰斗機導彈制導系統、發動機渦輪葉片等關鍵部件的核心材料。美國軍工企業已計算出,如果稀土斷供,F-35生產線最多只能維持到2027年。
![]()
同時,10月10日英偉達、特斯拉等科技公司股價暴跌超5%,因為市場擔憂稀土管制將影響芯片生產和電動汽車制造。英偉達CEO黃仁勛與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進行了緊急視頻通話,直言稀土管制已經影響芯片制造,如果關稅進一步升級,美國半導體企業全球市場份額可能下降15%。
零售業同樣遭受重創,美國商會聯合沃爾瑪、塔吉特等300家零售商致函白宮,警告額外加征100%關稅將導致零售業成本平均增加40%,預計120萬個就業崗位面臨流失風險。沃爾瑪在單獨聲明中強調,中國產小家電、節慶用品價格將因關稅翻倍,感恩節備貨季可能出現貨架空置。
![]()
最讓特朗普政府忌憚的是農業州的政治壓力。威斯康星州、俄亥俄州等搖擺州的共和黨議員紛紛致電白宮,提醒中期選舉預熱期的選民情緒變化。
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2025年上半年美國對華大豆出口同比下降78%,農場主對補貼政策的不滿正持續發酵。這些州是特朗普的重要票倉,一旦農民利益受損,選票流失將直接影響政治前景。
![]()
中國反制多管齊下
除稀土管制外,中國的反制措施還延伸至多個領域,形成協同效應。
10月10日,中國交通運輸部宣布對美國船舶征收特別港務費,對等回應美方同期實施的船舶附加費。這一措施直接影響美國的供應鏈成本結構。美國航運協會估算,這將使美國農產品出口成本增加約4.3%,尤其影響大豆等依賴中國市場的大宗商品。
![]()
同一天,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對高通公司收購以色列汽車芯片設計公司Autotalks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啟動調查。高通在中國市場收入達137億美元,占其全球收入的62%,任何監管措施都將對其利潤產生實質影響。
這些反制措施的共同特點是精準性和系統性,不是簡單的"大水漫灌"式反擊,而是針對美國產業鏈的痛點實施"靶向治療",既最大限度保護國內經濟發展,又能有效施壓美方。
![]()
從對抗到有條件對話
美國長期依賴"單向壓制"策略,通過關稅和技術封鎖對中國施壓,但這一次中國的反制直接卡住了美國國內的"關鍵零件",迫使特朗普政府迅速調整立場。這表明中國已經掌握了足夠的戰略籌碼,能夠在博弈中占據主動。
而特朗普的態度轉變為后續中美關系走向提供了新線索。預計雙方將在11月APEC峰會期間重啟經貿對話,但這不意味著沖突的終結,而是進入新階段。
![]()
短期內,美方可能在以下領域做出策略性讓步:部分降低對華消費電子、服裝等民生商品關稅;放寬特定技術產品的出口限制;暫緩新一輪芯片管制措施。這些讓步旨在穩定供應鏈,防止國內價格上漲引發的通脹壓力。
中方則可能考慮在民用稀土出口方面采取更多便利化措施,保證合規企業的供應穩定性。但在技術管制、市場準入等核心問題上,立場將保持堅定。
![]()
長期看,中美經貿關系將進入"有管控的競爭"階段。雙方既有深度經濟聯系,又存在戰略競爭,需要在保持競爭的同時避免沖突升級。這要求兩國建立更加制度化、可預期的溝通機制,防止誤判和過度反應。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亞洲專家肯尼迪預測:"這次事件后,美國政策制定者將更加審慎地評估對華措施的反制風險,不會輕易使用'極限施壓'策略。"
![]()
在未來的中美博弈中,誰能更好地平衡競爭與合作,誰能更精準地識別風險與機遇,誰就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較量中占據優勢。
中國需要繼續完善自身工業體系,增強科技自主能力,同時保持開放合作姿態,為全球經濟穩定貢獻建設性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