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世界物聯網博覽會
預約方式
![]()
一年一度的科技盛會——
世界物聯網博覽會
今日在錫啟幕!
全球業界目光
再度聚焦太湖之濱
上世紀90年代,Kevin Ashton在寶潔公司擔任品牌經理時,被一款棕色口紅困擾,貨架上顯示缺貨,但倉庫中卻有不少庫存。于是他萌生了一個想法——如果在口紅包裝中嵌入射頻芯片(RFID),使貨品數據能通過網絡被實時感知,系統便能自動提示商店,哪些商品需要及時補貨。
正是這個源于日常商業零售煩惱的靈感,催生了“物聯網”的概念。
多年以后,這一“概念”在無錫演變為一場席卷千行百業的產業浪潮。
![]()
作為中國物聯網的
“發軔地”與“示范市”
無錫與這項前沿科技的命運
緊密交織已逾十六載
它的物聯“網事”堪堪亦瀾瀾
此刻
我們不妨透過三個地理坐標
解碼這座城市
如何從物聯先行者成長為產業引領者
并在這場看似無盡的前沿中
試圖再次定義未來
![]()
01
十六年前 “網”事回首
PART
![]()
▲中國傳感網國際創新園
故事的開端,總有一個充滿偶然與必然的起點。對于無錫物聯網而言,起點源自2008年那通打了半個月才被接通的電話,而接電話的人,正是時任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副所長的劉海濤。
“電話里跟我說,無錫想發展傳感網,問我有沒有興趣。”回憶往昔,劉海濤的眼中依然閃爍著當年的光。
![]()
那時的“傳感網”就是物聯網的前身,對大多數人而言,還是一個陌生而遙遠的概念。但這通電話,卻是與劉海濤團隊潛心研究多年的方向不謀而合。一種“技術找到了落地土壤,城市看到了產業未來”的共鳴瞬間產生——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應運而生。
這次雙向奔赴,以驚人的速度開花結果。2009年,國務院批復無錫建設全國唯一的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當時的無錫只有幾十家物聯網相關企業。十六載彈指一揮間,中國傳感網國際創新園,這個最初的“夢工廠”,如今已是千億級產業浪潮的策源地與見證者。
![]()
截至目前,全市物聯網企業已超3500家,孕育出6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83家上市企業,形成了龐大的產業梯隊。截至2024年,無錫物聯網產業規上企業營收已達2517.8億元,產業集群規模突破5000億元大關。
02
十年一“窗”,看見世界
PART
![]()
▲太湖國際博覽中心
如果說中國傳感網國際創新園是無錫物聯網的“根”,那么太湖國際博覽中心就是無錫面向世界的“窗”。每年秋天,當物博會如約而至,這里便成為全球物聯網能量的交匯點。而無錫企業的成長史,便是這扇“窗”里最動人的風景。
“我們公司是2018年成立,2021年第一次參加物博會。”長廣溪智造的市場經理孫斌回憶道,“那時我們還在發展期,其實是通過四五家自動化設備合作伙伴一起來參展的,我們的設備就‘嵌’在他們的展位里。”
![]()
從設備“嵌”在合作伙伴展位中合展,到2025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產品和應用展上擁有自己一百二三十平米的獨立展臺,長廣溪智造的進化,正是物博會價值最生動的注腳。
“窗”內,是企業的蛻變;“窗”外,則是世界的趨勢。孫斌對此感受深刻:“之前物博會以政府為主導,從去年開始嘗試市場化運營,也對展品的先進性和吸引力要求越來越高。”這種升級,倒逼著企業必須把最前沿的成果帶到物博會。
![]()
今年,長廣溪智造將帶來搭載了大模型的“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它能擁有老師傅的手藝,實現自主感知、決策與作業。同時,能完成關節螺絲鎖付、免編程噴涂、移動式焊接等一系列精密工作的機器人也將現場亮相,“等于說是用機器人來造機器人,我們已經實現了量產。”孫斌的話透露著對未來的自信。
另一個展館中,無人機反制設備制造服務商中交遙感也將首次獨立參展,這標志著無錫在低空智聯網安全關鍵環節開始布局。項目經理劉晟介紹:“企業自主開發的多設備聯動低空防入侵系統及無人機(凈空)防御系統綜合管理平臺,可以有效地將多種前端探測模塊聯動,完成多模塊數據融合,有效降低探測無人機的虛警率和漏警率。”
![]()
自首辦至今的十年來,物博會成為了全球物聯網行業公認的風向標。據統計,2016年以來,物博會已累計吸引56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余名海內外頂尖專家與企業家參與。它不僅是技術展示的集市,更是思想激蕩的殿堂和規則制定的討論場。
通過這扇“窗”,無錫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物聯網產業的蓬勃生機與創新實力;同樣通過這扇“窗”,也讓世界看到了無錫這座城市因物聯網而帶來的新發展、取得的新成績、煥發的新氣象。
03
物聯網之都,何以再次先行
PART
![]()
▲雪浪小鎮
站在五千億規模的產業高地上,無錫的下一個坐標指向何方?本屆物博會主題“萬物互聯 無盡前沿”,正是對這一命題最具想象力的回應。
八年前誕生于太湖之畔的雪浪小鎮,以“小鎮有形,物聯無邊”的理念引領著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如今,這座曾經的“思想實驗室”,正以更務實的姿態,成為無錫探索未來的實踐場。
![]()
在這里,算力已成為看得見的生產力。雪浪小鎮副總經理趙銘介紹:“我們率先建設的先進算力中心,已為20多家企業提供服務,助力吉利的制造業排產優化、銀河通用機器人移動優化算法等項目,平均為企業降低研發成本約28%,提升行業效率約18.5%。”
面對算力可變為“算利”的現實驅動,雪浪小鎮吸引了優必選科技、微納星空等一批前沿企業在此聚集,產業觸角伸向人形機器人、衛星互聯網等關鍵領域。它們共同印證著一個趨勢:物聯網的下一站,是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
即將在高新區開園的無錫人工智能產業園,則標志著這場融合進入了規模化、生態化的新階段。
產業園負責人、無錫軟件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江偉指出:“人工智能是物聯網更高階的形態,AI讓數據不僅能被感知,更能被智能地分析、決策,甚至自驅行動,從而真正釋放物聯網的顛覆性潛力。”
他特別強調:“無錫有八萬家工業企業,一定會衍生出大量制造業的場景需求,這是北京、上海這些一線城市所沒有的。”在鄭江偉看來,這片廣闊的應用場景,正是吸引全球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前來落地、磨合、孵化的最強磁場。
![]()
2024年,無錫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已達476億元,集聚核心企業107家,既有摩爾線程、軟通天擎等行業重點企業落戶,也有雪浪數制、優奇智能等本土力量加速崛起。
當靈巧的人形機器人做出各種連貫動作,當蒼穹之上的衛星進行即時信息傳輸,當城運中心對各個防汛點位進行遠程監測……
![]()
“物聯網之都,何以再次先行?”無錫已然給出了清晰的答案——依托堅實的物聯網基礎和深厚的制造業底蘊,通過人工智能進行全方位賦能。
從“感知中國”的起點
到“智聯萬物”的無盡前沿
無錫的物聯“網”事
正開啟著超越想象的新篇章
![]()
![]()
![]()
來源:無錫博報、無錫日報
編輯、封面:嚴琳
校對:張靜
責編:楊珍
點贊+轉發
分享小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