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新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新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湘介紹建設制造強市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十四五”以來,新鄉市堅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深入實施換道領跑、數字化轉型兩大戰略,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培育重點產業鏈群,打造優質企業梯隊,工業經濟質量效益不斷提升,制造強市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產業能級全面提升。把握“產業興市、制造強市”這個戰略定位,抓住產業鏈群培育這個戰略抓手,推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十四五”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達到2258家,數量居全省第3位;規上工業營業收入穩步增長,總量躍居全省第3位;成功躋身國家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第67位。長垣門橋式起重機械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新鄉縣獲授“振動之都”,原陽縣入選全國“十大預制菜產業基地”。
創新能力大幅提高。堅持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建設省級產業研究院7家,數量居全省第3位,培育15家市級產業研究院,初步形成產業研究院梯次培育格局;建成省制造業創新中心4家,省工業設計中心43家,數量均居全省第2位。積極培育創新企業,國家、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分別達到4家、41家,分居全省第3位、第2位。43家企業148臺(套)設備通過河南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數量居全省第1位。
數實融合深入推進。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面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率先在全省完成全域“千兆小區”接入服務,成功創建全省首批“精品千兆城市”、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全市5G基站數量累計突破1.3萬個,實現鄉鎮以上區域5G網絡連續覆蓋。爭創省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9家,數量居全省第2位。累計建成省級智能車間(工廠)144家、優秀智能應用場景26個,數量均居全省第3位。
企業實力顯著增強。把企業培育作為產業發展的關鍵支撐,堅持抓大育小、梯度推進,優質企業梯隊不斷壯大。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累計培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7家,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42家,數量均居全省第2位。做優做精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7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50家,數量均居全省第2位。著力提升企業質量品牌水平,創建國家質量標桿企業12家、省質量標桿企業69家,數量分居全省第1位、第2位。
綠色發展成效明顯。緊緊圍繞綠色制造體系構建,以綠色標準為引領,以綠色改造升級為重點,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推廣應用,全面促進企業綠色發展。累計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32家、綠色園區3家、綠色供應鏈企業2家;省級綠色工廠84家、綠色園區4家、綠色供應鏈企業14家、企業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14家,數量均居全省前列。
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縱深推進“萬人助萬企”“以企觀政·服務企業大走訪”活動,健全工業經濟穩增長和重點企業分包聯系機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高效能服務助力企業健康持續良性發展。“十四五”期間,累計幫助企業爭取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滿負荷生產財政獎勵資金等資金支持超7億元,資金額居全省第2位;累計幫助企業解決土地、融資、人才等各類問題6000余個,連續3年獲評“萬人助萬企”優秀省轄市。
展望“十五五”,我們將聚焦“兩高四著力”,錨定“產業興市、制造強市”戰略不松勁,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努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鄉篇章貢獻更多“工信”力量。李湘表示。
河南法治報記者 穆黎明 實習生 盧一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