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聞訊: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連日來,天津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表示,要堅定不移沿著黨中央指引的正確方向奮楫篤行,圍繞“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奮勇爭先、再上臺階。
紅橋區委書記、區長陳宇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謀劃未來的遠見卓識和繼往開來的歷史擔當。紅橋區將錨定“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緊緊把握市委、市政府以戰略之舉謀劃用好西站高鐵樞紐寶貴資源、推進站產城融合發展的機遇,從載體建設、產業導入、樞紐能級提升、空間體系完善等方面,全面推進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建設,全力打造天津市中心城區新的增長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新門戶、“站產城”融合發展的示范樣板,輻射帶動全區產業能級提升集聚、生活功能健全完善,努力建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改革開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區。
靜海區委書記殷學武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靜海區將精心組織、注重實效,迅速掀起學習宣傳熱潮,使全區黨員干部群眾領會好全會精神。堅持以學促干、以干帶學,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導向,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做好“三新”“三量”工作,做強園區、國企、街鎮“三大經濟”,舉全區之力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綠色產業發展合作區,高質量建設團泊健康城,科學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全力沖刺四季度,確保“十四五”圓滿收官、“十五五”良好開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靜海嶄新篇章。
教育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委主任荊洪陽表示:“‘十五五’,我們將繼續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推進基礎教育優質資源輻射引領2.0工程,深化區域教育發展共同體、城鄉教育幫扶共同體內涵建設。完善緊密型集團化、學區化辦學機制,打造市級優質辦學集團和示范學區,不斷擴大全市優質教育資源總量和覆蓋面,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天津醫科大學副校長、天津市僑聯副主席艾玎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科技創新與僑務工作融合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全會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這與歸國科研人員的初心高度契合。在自身科研工作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全會部署‘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戰略遠見。我們將發揮僑胞熟悉中外市場與技術前沿的獨特優勢,推動建立聯合實驗室,將國際先進經驗轉化為本土創新動能。我也將繼續深耕科研一線,力爭突破技術瓶頸,同時以僑為橋匯聚全球智力,讓高校創新成果更快對接產業需求,為天津高質量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僑動力’,不負全會賦予的時代使命。”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工商聯副主席,恒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江浩然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高頻出現‘產業’‘科技’‘安全’‘改革’‘開放’等關鍵詞,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行動方向。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我將聚焦于實體經濟,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的發展方向,持續推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增加有效投資,激發消費潛力,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主動服務和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積極適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需求;深耕原始創新與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同時,我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凝聚企業家群體智慧力量,發揚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作用,不斷推動‘兩個健康’走深走實;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天津市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處處長于洋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十五五’時期主要目標,強調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加強穩崗促就業工作,促進重點群體穩定就業,為我們做好就業工作擘畫藍圖、領航定向。我們將堅持深化就業工作領域改革。一方面推廣‘就業驛站’,優化群眾‘家門口’的就業服務,加快構建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同時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和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兜牢民生底線,使廣大勞動者工作更加穩定、收入更加合理、保障更加可靠。”
紅橋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劉潤松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教育事業發展指明方向。紅橋區教育系統將錨定“教育強區”目標,深入推進“六大工程”,著力提升校園魅力、師生活力、辦學實力、發展動力和對外影響力。實施“黨建+質量”融合賦能工程,著力在黨建融合上下真功、求實效、創品牌;實施立德樹人培根鑄魂工程,用好本區紅色教育資源,鞏固拓展“大思政課”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成果;實施教育資源集約增效工程,努力實現教育資源的集約化、集團化、精細化、精品化;實施教育教學質量躍升工程,建立19支學科領銜團隊,發揮31個名師(學科)工作室作用;實施教師隊伍素質提升工程,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實施校園安全守護工程,為教育高質量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環境。
“全會指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我們做好科技創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北辰區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昊君說,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煥新,以產業煥新倒逼科技創新,聚焦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強化研發與制造雙向聯動,爭取突破“卡脖子”技術,加快技術產品迭代升級。積極融入京津冀一體化,強化科技創新協同,加強項目信息共享共用,暢通創新要素流通渠道,切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全區科創水平的提升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能建駐津央企,中能建路橋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許世猛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聚力,是續航,也是再出發。學習全會精神,我深受啟發,更感使命光榮、重任在肩。中能建路橋工程有限公司將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立足天津所需、能建所能,聚焦綜合交通、城市基礎設施、能源電力、生態環保和水利等領域,持續創新經營模式、延伸產業鏈條,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切實將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統一起來,筑牢企業長遠發展的根基,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能建之頁貢獻更大力量。”
時代楷模、改革先鋒、國網天津濱海公司運檢部配電運檢室配電搶修班班長張黎明說:“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這與我扎根電力一線的實踐高度契合。作為國家電網基層員工,我牢記‘人民電業為人民’宗旨,帶領團隊研發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在全國20余省推廣,替代人工作業超8萬次;新一代機器人研發正穩步推進。開展‘黎明出發 點亮萬家’行動,點亮500多個老舊樓道,惠及5000多戶居民;研發移動共享充電樁,破解老小區充電難題。我將深入學習全會精神,立足崗位、勇于創新,以實干踐行使命,為實現‘十五五’規劃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天津科技翻譯出版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編輯方艷表示:“全會多次提及‘科技’和‘創新’,將‘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列為‘十五五’時期核心目標,為科技出版錨定了發展方向。同時,全會也明確提出‘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這為科技出版指明了內容重心。未來,我們將以專業定力深挖科技發展內涵,既要關注基礎研究領域的原創突破,也要追蹤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的實踐成果。通過打造學術專著、科普讀物等多層次精品,講好中國創新故事。作為從業者,我們要以全會精神為指引,將政治擔當、專業素養與創新思維融入工作全程,讓科技出版在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的征程中,發揮出更堅實的支撐作用。”
南開區學府街道黨工委書記岳雯茜說:“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命題,高屋建瓴地作出戰略部署,為基層工作錨定方向、擘畫藍圖。作為街道黨工委書記,我將以務實作風將全會精神轉化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的生動實踐。在經濟發展方面,將服務天開園區建設作為街道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動對接園區需求,引導高校、科研院所的創新資源向園區企業集聚,助力園區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在民生保障方面,引入專業養老機構、增設養老服務設施,讓老年群體樂享幸福晚年。助力就業增收,對接轄區企業崗位資源,暢通就業供需路徑。在社會治理方面,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與組織功能,拓寬居民參與渠道,鼓勵居民積極投身社區事務決策。壯大‘學府悅來’志愿者隊伍,推動形成協同共治新局面。”
南開大學附屬北辰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楊潔表示,全院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錨定健康中國建設為目標,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本質與人民至上立場,精準聚焦群眾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強化重點學科建設與人才梯隊培養,不斷拓展優質服務體系,同時,持續加大巡回醫療、移動醫療力度,深挖遠程診療與智慧醫療建設潛力,深入推進區域醫共體建設和分級診療落地,切實打通服務群眾健康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實現讓廣大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
天津市勞動模范、中國能建天津電建焊培中心焊接技能培訓師董澤軍第一時間學習了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全會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他表示,面對行業綠色化、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他深感責任重大,也思考現有知識結構能否勝任未來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要求。“這種‘本領恐慌’,正激勵我不斷自我革新。我將繼續依托勞模創新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基地,與團隊成員聚焦痛點、突破瓶頸、培育新人,為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應有力量。”董澤軍說。
全國勞動模范、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城東供電分公司三級職員黃旭表示,全會領航定向,擘畫嶄新藍圖。作為新時代的產業工人,他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堅定奮進“十五五”新征程的信心決心,立足電力生產一線,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拼搏實干、奮勇爭先,全力以赴做好民生供電保障、電網規劃和科技創新等工作,以堅強能源電力保障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用電需求,為中國式現代化天津實踐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