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一個旅游愛好者的網絡群里,我結識了朋友小程。最近,他心急火燎地發來一張照片求助,原來是他外出游玩時的一個 “意外發現”。我點開照片,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書法作品。小程滿是疑惑地問我:“上面寫了啥?我怎么一點兒都看不懂。”
我定睛一看,這幅書法上的大字,筆鋒飄逸瀟灑,筆走龍蛇,透著一股靈動之氣,可乍看之下,又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我研究了好半天,也只勉強認出 “你只能說水平” 這 6 個字,心里別提多懊惱了,自己這半吊子水平,關鍵時刻掉鏈子。無奈之下,只能向群里才華橫溢的朋友們求助,也盼著有高人能賜教一二。
不過,既然說到這兒,咱就從書法藝術的角度,仔細品品這幾個認出的字。先看 “你” 字,單人旁寫得極為挺拔,那一豎仿若蒼松挺立,剛勁有力,直插宣紙底部,給整個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仿佛在訴說著一種堅定的立場;右邊的 “爾” 字,筆畫間疏密有致,上面的一撇一捺微微上揚,帶著些許飛揚之感,與單人旁相互映襯,既有靈動又不失穩重,在矛盾中達成一種和諧。
“只” 字的上半部分,兩個短撇,起筆輕盈,如羽毛飄落,細膩而富有韻味,給人以輕柔之感;下半部分的 “八” 字,捺畫舒展,與上半部分形成鮮明對比,一收一放,恰似樂章中的高低音符,碰撞出獨特的節奏感,矛盾突出卻又融洽共生。
“能” 字堪稱一絕,左邊的 “厶”,筆畫短小卻凝練,轉折處圓潤自然,似水流淌過石頭,悄然轉彎;右邊的 “匕” 與 “月” 組合,“匕” 的豎彎鉤大膽夸張,向右甩出長長的弧線,氣勢如虹,而 “月” 字則相對內斂,緊緊依偎在旁,兩者剛柔并濟,把矛盾展現得淋漓盡致,又統一于整個字的架構之中。
“說” 字言字旁,點畫銳利如鋒,似銀針輕點,直戳要害;右邊的 “兌”,上半部分筆畫緊湊,下半部分的豎彎鉤則灑脫地向外延伸,打破了局促感,使得整個字既有嚴謹的一面,又有奔放的瞬間,矛盾交織,卻美不勝收。
“水” 字的豎鉤,粗壯有力,像是扎根深海的錨鏈,穩穩地拉住整個字;左右兩邊的橫撇和捺畫,輕盈靈動,如同海浪翻涌,一靜一動,動靜結合,將水的柔美與力量完美融合,矛盾在筆下化為神奇。
“平” 字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一橫一豎,橫畫平穩如地平線,承載萬物;豎畫垂直落下,剛正不阿,平分天地。中間兩點,錯落有致,既打破了橫豎的單調,又增添了幾分活潑,于平淡中見不凡,在矛盾的處理上恰到好處。
這幅略顯 “小氣” 卻又在表現矛盾上十分突出的書法,究竟有著怎樣的背景?它與陳毅對毛主席的評價又有何關聯?或許這背后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故事等待我們去挖掘。各位朋友,如果你們有什么見解或線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咱們一起揭開這幅書法神秘的面紗。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