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韓國總統發出罕見警告:“動韓國人就家破人亡”
10月23日,韓國總統李在明在跨部門會議上,就東南亞詐騙犯罪問題發表措辭極為強硬的表態,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他嚴正警告國際犯罪組織:“今后若敢針對韓國公民實施犯罪,或將其卷入詐騙活動,必將面臨家破人亡的結局。”
這一發言被韓國《中央日報》等主流媒體廣泛報道,視為韓國政府將系統化、全員性地打擊跨國犯罪的明確信號。
![]()
二、詐騙案件激增成導火索
李在明之所以如此憤怒,與近年來韓國公民在東南亞遭受詐騙的案件數量急劇上升密切相關。
據韓國外交部統計,2021年韓國公民在柬埔寨遭遇綁架、非法拘禁的案件僅為2起,而到2024年已飆升至215起;
更嚴峻的是,2025年前8個月就已達到330起。四年間激增超過165倍,數字觸目驚心。
案件背后是無數慘痛悲劇。
近期,一名韓國大學生被高薪工作誘騙至柬埔寨,遭詐騙集團長期囚禁并虐待致死。
該事件經韓國媒體披露后,引發社會震驚與公憤,進一步加劇了政府采取行動的壓力。
三、李在明面臨的內外壓力
- 國內輿論壓力在韓國多黨制政治環境下,公民在東南亞遭遇詐騙已成為輿論焦點。若政府無法有效應對,不僅會招致民眾強烈不滿,還將面臨反對黨的激烈批評,直接影響李在明政府的支持率。
- 國際形象壓力韓國公民遭綁架與詐騙的問題已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若處理不力,可能損害韓國在國際上的形象與信譽。
當前民調顯示,外交與安全議題已成為選民最關注的領域之一。在這一背景下,李在明必須展現出果斷的執政能力,否則將難以應對來自國內外的多重壓力。
![]()
(尹錫悅執政時,李在明作為在野黨領袖攻訐韓國政府。)
四、韓國的實際應對措施
在發出警告的同時,韓國政府也迅速展開多項實際行動:
整頓駐外機構:韓國駐柬埔寨大使館因有人員在公民求助時未予以及時救助而被媒體曝光,相關工作人員已引咎辭職,駐柬大使也于10月24日提交辭呈。
打擊資金鏈:韓國已凍結太子集團在韓銀行的910億韓元資產,并計劃予以沒收。
![]()
強化外交與警務協作:
10月15日,韓國外交部第二次官金珍我率高級別聯合應對小組前往金邊,與柬埔寨協商遣返被困公民及加強執法合作。
雙方同意設立聯合工作組,共同偵辦詐騙犯罪。
韓國外長與柬埔寨副首相舉行閉門會談,達成包括開通身份核查“綠色通道”、建立24小時應急機制等多項共識。
韓國計劃與中、美、柬、泰等國共享詐騙集團的資金、通訊與人員數據,并擬在首爾召開“反詐六國線上峰會”。
韓國還計劃在柬埔寨設立警務專責窗口,派駐常駐警察,并推動國家偵查本部長訪柬,強化跨境執法協作。
這一系列舉措,展現了韓國政府整頓外交體系、全力保護海外公民的決心。
![]()
五、韓國的警告能否實現?
盡管韓國政府展現出堅決態度,但實際執行仍面臨諸多挑戰。
東南亞詐騙團伙多盤踞于政府管控薄弱的區域,且與地方勢力關系復雜。
韓國警方與情報機構雖裝備先進,但在境外執法仍受限于法律與國際協作機制。
為此,韓國正積極尋求通過司法協作、情報共享、罪犯引渡與精準打擊等方式予以反制。具體手段包括:吊銷涉案韓國籍人員護照并實施全球通緝、凍結犯罪組織在韓資產、加強跨國數據互通等。
盡管韓國或許難以單方面根除詐騙犯罪,但其一系列行動已對相關犯罪集團構成實質打擊,并顯著加強了對本國公民的保護力度。
無論如何,李在明的強硬表態傳遞出一個清晰的立場:保護公民安全是現代國家的基本責任。當國民在海外面臨威脅,國家有義務采取一切合法手段予以回應。
這不僅關乎韓國,也是全球化時代每個國家都必須正視的課題。
韓國政府能否言行一致,尚待時間檢驗,但這一事件已向國際犯罪集團發出明確警示:以韓國公民為攻擊目標,必將付出沉重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