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暢行中國·絲路山海”國際傳播“暨黃海與里海的牽手”(第二季)全媒體新聞行動記者采風團踏上連云港市贛榆區秦山島,在咸澀的海風與斑駁的史跡中,共同開啟了一場跨越山海與文化的對話。
秦山島是江蘇省為數不多的近岸海島,距離贛榆濱海新城約8公里,距海頭港約10公里,面積約0.19平方公里,岸線長度約2.8公里。島上有棋子灣、秦山神路、受珠臺、徐福井等20余處主要景點,素來享有“秦山古島,黃海仙境”的美譽。
美麗的夕陽下,采風團在贛榆區琴島天籟碼頭踏上了前往秦山島的客船。
![]()
![]()
![]()
![]()
第二天一早,采風團的成員們早早登上了秦山島的最高處,等待海上日出。
![]()
![]()
采風團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中追溯起秦山島的歷史脈絡。相傳秦始皇曾在此派遣方士東渡求仙,小島因此得名。島上遺留的軍事設施,則見證了秦山島從海防前哨到開放旅游景區的變遷。
![]()
作為秦山島獨特的文旅項目之一,大型實景劇《徐福東渡》氣勢恢宏。
![]()
![]()
秦山島著名的 “神路”景觀,由海水沖刷礫石形成,連接著島嶼與大陸的傳說。這條由海水千年沖刷礫石自然形成的連島沙壩,隨著潮汐若隱若現,宛如一條巨龍游向深海。天公作美,正逢難得一見的氣象景觀“云墻”出現,藍天、白云、海水界限分明。
![]()
島上 工作人員介紹,在開發過程中,他們始終堅持“保護優先”的原則。清理歷史遺留的建筑的同時,修復了生態,目的就是讓這座‘仙山’在保持其歷史風骨的同時,煥發新的生機。生態的恢復,讓這座島在人文底蘊之外,又多了一份自然的純粹。
![]()
秦山島的價值,不僅在于它的 ‘神路’和傳說,更在于它作為一部‘活態’的史書,承載了從帝王雄心到軍事防御,再到生態保護的完整敘事。采風團成員表示,我們的責任,是如何講好這個新故事,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不僅能看風景,更能讀到歷史、悟到文化。
離島的渡船緩緩啟動,秦山島海浪中重新變回一個剪影,神秘而安詳。秦山島,這座曾經承載著帝王長生夢的仙山,今天正以其獨特的方式,回應著現代人對歷史、自然與內心的深刻叩問。
海浪依舊,而故事常新。
連云港市廣播電視臺新媒體運營中心
文稿:李強
編輯:劉寧寧
復審:徐蓓蓓
終審:段瀟
掃碼二維碼
看新聞看直播
政務服務指尖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