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習貫徹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筆談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作者 |鄭軍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院長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簡稱《綱要》)的頒布實施,描繪了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宏偉藍圖。《綱要》通篇貫穿著高瞻遠矚的系統思維,強調“深化改革創新、協同融合”,構建“橫縱貫通、協同服務”體系等。這深刻啟示我們,建設教育強國必須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加強頂層設計,注重整體推進,方能形成強大合力。作為一所具有鮮明教師教育特色的師范院校,我們深刻認識到培養造就大國良師同樣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以全局視野和戰略思維進行謀劃與改革。
強化頂層設計與系統布局,夯實一體化制度根基。系統觀念的核心在于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我們認識到,打破傳統教育的學段壁壘和職能分割,必須首先從體制機制創新入手,構建起支撐一體化的“四梁八柱”。為此,學校積極呼應《綱要》中“建立市縣結合的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打通使用各學段教育資源”的要求,主動與所在地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光谷)、鄂州市教育主管部門及教育發展研究院攜手,首創“高校—教育局—教發院—中小幼”聯動的組織架構。通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共同制訂《實驗區教育一體化推進建設方案》等12項制度文件,實現目標協同、路徑清晰、責任共擔。這套機制如同教育體系的“神經網絡”,確保了各項改革舉措能夠上下貫通、執行有力。同時,著力構建固本鑄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和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體系,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各體系、融入各環節,并探索建立與區域人口變化和產業需求相適應的教育資源統籌調配機制,使教師培養的供給側與基礎教育發展的需求側更加契合。這種系統性的制度安排,為一體化改革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和穩定的運行預期。
推動多維融合與資源共享,激發協同育人內生動力。系統觀念要求打破界限,促進要素間的有機融合與高效流動。《綱要》明確指出要推動“學科融合發展”“理工結合、工工貫通、醫工融合、農工交叉”,強調“資源共享”和“協同育人”。學校將此理念充分運用于教師教育實踐,致力于打造一個開放、融合、共享的育人共同體。在內部,打破學科與資源壁壘,建立覆蓋思想政治教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學教育及人工智能教育等七個維度的大中小幼一體化教育研究與實踐中心,研制“七維素養圖譜”,構建“七維融合”實施路徑,為核心素養的貫通培養提供清晰指引。在外部,踐行“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與“校企聯合”,全方位擁抱“中國光谷”的戰略機遇。不僅將50所中小學(幼兒園)建成推進校,實現師資“互聘兼職”、課程資源共享,更將育人場域延伸至廣闊社會。整合光谷20多家高科技企業,將其變為STEM教育的生動課堂,聘請企業技術專家擔任特聘教師;成立職業體驗中心,與高新企業、政務部門等合作,為師范生乃至中小學生提供多元職業體驗。延攬光谷優秀科技人才開設選修課程,五年來已有36位專家開設50余門課程,實現了人才培養與區域發展的“同頻共振”。
創新賦能與成效評估,彰顯系統改革綜合效益。系統工程的成效最終要體現在育人質量和綜合效益的提升上。《綱要》強調要建立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相互支撐的機制,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學校積極探索數字賦能教育治理與評價改革,建立一體化育人監測平臺和AI心理健康自動監測平臺,指導基礎教育學校構建學生發展數字評價系統,力求實現評價數據的橫縱貫通與共享共用。特別是教師教學能力AI人工智能測評中心,通過對課堂教學行為的智能分析,生成“教學行為熱力圖”,為教師提供精準診斷,助力其專業能力在“實踐—反思—創新”中螺旋上升。這套基于大數據的監測與評價模式,正是對《綱要》提出的系統集成理念的微觀實踐。五年來,校地雙方秉持“合作、共贏、開放、互享”的理念,協同育人效果逐步顯現。“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等項目獲教育部立項,學校入選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單位,“光谷—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鄂州—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兩個教師教育共同體均獲省級立項。更重要的是,“優師計劃”“行知實驗班”等在協同育人新機制下,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形成的區域教師專業發展和資源共享機制已成為典型案例。
面向未來,學校將繼續深刻領會和把握系統觀念的實踐要求,以《綱要》為指引,不斷深化教師教育一體化改革,加強政策協調與項目統籌,優化資源配置,在產學研合作中開辟新境界,為構建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助力教育強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本文系2024年度湖北本科高校省級教改研究項目“四階貫通、五育融合:教師教育共同體建設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24483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白衣
![]()
(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