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僅僅過去四天,島內(nèi)政治氣氛卻已驟變。她的表態(tài)不多,卻字字帶刺,直指兩岸僵局的要害。
當“九二共識”再度被公開高舉,當“訪陸”變成現(xiàn)實選項,賴清德賴以維系的“對抗敘事”就開始崩塌。
鄭麗文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統(tǒng)派”,但她的勝選,卻是島內(nèi)“抗中保臺”敘事疲態(tài)盡顯的寫照。票數(shù)剛過半,不足以壓倒國民黨內(nèi)部所有雜音,卻足以撕開民進黨構筑的“對話不可”的輿論鐵幕。
![]()
她上任三天,民進黨回應三次;她表態(tài)六條,大陸回應六點。這不是巧合,而是島內(nèi)政治秩序的重新洗牌。
從兩岸政策被“標簽化”操控,到大陸官方重新點名海基海協(xié)對話機制,“鄭麗文效應”的出現(xiàn),不只是一場黨內(nèi)選舉的副產(chǎn)品,而是一次對長期冷對抗格局的有力沖擊。
過去十年,國民黨在兩岸政策上猶疑不決,既不敢正面承認“九二共識”,又無法擺脫親中標簽。選民看不清其立場,對手卻能精準打擊。
![]()
朱立倫時代的“溫和保守”,在藍營深層支持者眼中,是“軟弱妥協(xié)”;在民進黨話語體系中,是“模糊投降”。而鄭麗文的出現(xiàn),則是一次徹底的撥亂反正。
她不再試圖通過“模糊”來迎合不同選民,而是用“明確”來重塑藍營的主體性。她不僅承認“九二共識”,更主動強調(diào)“臺灣人就是中國人”,這在當前氛圍之下,顯得格外突兀,也格外有力。
賴清德第一時間質(zhì)疑她“對兩岸事務不熟悉”,鐘佳濱火速放話“她無權簽署協(xié)議”,這些并非對鄭麗文本人的攻擊,而是對她意圖打破現(xiàn)有格局的恐懼。
![]()
民進黨深知,一旦“對話”成為國民黨的政治資本,自己的“抗中保臺”將失去唯一的合法性來源。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一個“閉環(huán)”的兩岸關系模式,大陸不回應,民進黨便可大講“缺乏善意”;藍營不作為,便無從打破僵局。
而鄭麗文的主動訪陸意愿,連同她對“親美路線”的修正,正在把這一閉環(huán)撕開一個口子。大陸的回應,精準且克制。
10月22日,國臺辦發(fā)言人朱鳳蓮公開表示,愿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加強與國民黨高層往來,并重申“重啟兩會對話”的前提。
![]()
這番話的重點并不在于“歡迎鄭麗文”,而在于再次確認“誰是對話的障礙”。與其說這是一種邀請,不如說是一種劃線。
誰愿意接受“九二共識”,就有對話的鑰匙;誰拒絕,就只能繼續(xù)在門外自語。這種“區(qū)別對待”的策略并不新鮮,但在當前島內(nèi)政局下,卻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大陸并不急于推動形式上的會談,而是更看重島內(nèi)政治力量的再分化。這也是為何,近期大陸在對臺文化交流上持續(xù)加碼。
![]()
從熱播劇《沉默的榮耀》到兩岸故宮合作展,再到福建“17條融合措施”,所有動作都指向一個目標——用“融合”削弱“獨立”的土壤。他們很清楚,戰(zhàn)爭不在導彈之間,而在敘事之中。
而鄭麗文,恰恰是當前島內(nèi)最有可能打破“抗中”話語壟斷的人選。她的當選,雖未能統(tǒng)一國民黨內(nèi)部,但卻在藍營基層掀起一股“求變”的集體情緒。
她不是傳統(tǒng)深藍,卻敢于對“深綠”正面沖撞,這種政治張力,是國民黨多年未有的新局面。民進黨的反應,則完全暴露了其戰(zhàn)略上的被動。
![]()
他們一邊高喊“愿意對話”,一邊禁止公職人員出席大陸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活動;一邊呼吁理性溝通,一邊查處與大陸“唱和”的藝人。
這種“假對話、真封鎖”的操作,早已不是新聞,但在當前鄭麗文拋出“訪陸”議題后,顯得格外拙劣。更令民進黨焦慮的是民意的走向。
最新民調(diào)顯示,88%的臺灣民眾主張兩岸應維持溝通機制,63%對賴清德的兩岸政策表示不滿。這些數(shù)字雖然沒有直接轉化為選票,卻足以動搖民進黨長期構建的“抗中共識”。
![]()
鄭麗文的下一步,或許不是“是否訪陸”,而是“何時訪陸”。而民進黨的下一步,也不再是如何阻止,而是如何應對島內(nèi)輿論失控。
若鄭麗文成行,“大陸拒絕交流”的話術將全面崩解,民進黨在國際和島內(nèi)的雙重敘事將陷入自我矛盾。當然,這一切能否順利推進,仍取決于國民黨內(nèi)部的整合能力。
趙少康等“戰(zhàn)斗藍”勢力已開始對“親中路線”發(fā)難,蔡育輝更是直言“恐綠文化”仍未根除。鄭麗文若無法擺平內(nèi)部雜音,訪陸也可能淪為政治秀。
![]()
而美國的態(tài)度,也將成為關鍵變數(shù)。特朗普的“交易型外交”可能再度放大臺海不確定性。若美國對臺軍售加碼,或強逼臺灣選邊站隊,鄭麗文的“去依賴美國”路線將面臨更大壓力。
但所有這些變量,并未動搖大陸的“戰(zhàn)略定力”。和平統(tǒng)一是目標,但不排除武力反“獨”;對民進黨“挾洋自重”不做讓步,對國民黨“回歸共識”保持開放。
![]()
這種“雙軌并行”的策略,既能施壓,又可引導,其“促融反獨”的組合拳,正是島內(nèi)政治版圖重組的催化劑。
從當前局勢來看,兩岸互動已不再是民進黨可以獨占的舞臺。鄭麗文的出現(xiàn),將重新定義“交流”的話語權。而民進黨,若繼續(xù)排斥對話、封鎖交流,只會在“孤島戰(zhàn)略”中越走越遠。
信息來源:國臺辦:民進黨當局想重啟兩岸兩會對話溝通機制 就必須承認“九二共識” 中國新聞網(wǎng)2025-10-22 13:31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