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你手上的折疊屏手機,能反復彎折30萬次不壞,正是得益于這塊來自山西的“鋼紙”——太鋼手撕鋼。它薄到0.015毫米,比頭發絲還細,用手就能撕開,卻硬到能撐起折疊屏的反復彎折。
太鋼花了20年,一路闖關,煉出這張“全球最薄”的“鋼名片”。
![]()
設備關——“洋機器”到了中國,外國工程師自己都調不出來
2008年以前,中國想要手撕鋼,只能從日本、歐洲進口,一噸能賣到幾百甚至上千萬元。太鋼不服氣,立志要造“中國人自己的手撕鋼”。

2009年,太鋼引進了車間第一臺“洋機器”,設備說明書上寫著能產0.02毫米的手撕鋼,結果連外國工程師都傻了眼:調試了好久,別說0.02毫米,連更厚的鋼都軋不出來,最后直接打了退堂鼓,留下一堆“不會用的機器”。

眼看進口設備指望不上,太鋼團隊沒退路了:一邊自己琢磨怎么玩轉這臺“洋設備”,生產厚點的鋼帶維持,一邊朝著“技術關”硬沖。

技術關——711次失敗后,在2萬種組合里找到“最優解”
手撕鋼難就難在“又薄又韌”。軋鋼就像搟面,鋼越薄越容易斷,一斷就炸成碎末,平均每兩天就要經歷一次失敗。

團隊里的工程師們,各顯神通破難題。李俊團隊負責解“夾雜物”難題,他發現鋼里的硬雜質像“面里的石頭”,一搟就破。受AB膠啟發,他把硬雜質“變軟”,讓它們跟著鋼一起變形,解決了斷帶問題。

廖席團隊負責闖“軋輥組合”難關,軋機里20根輥子,粗細、參數都不同,能組合出2萬多種可能性。他和團隊守在生產線旁,試了2000多天,失敗711次,終于找到能軋出0.02毫米手撕鋼的方法。

2018年初,全球第一卷0.02毫米的手撕鋼在太鋼誕生,我國終于有了比肩世界一流的手撕鋼技術。

極限關——從0.02到0.015毫米,刷新鋼材薄度世界紀錄
闖過技術關,太鋼沒有停下腳步,反而向“更薄”發起挑戰。2020年,他們把手撕鋼厚度壓到0.015毫米,刷新世界紀錄。

別小看這5微米的變化(1微米是1毫米的千分之一),用它做手機電池隔膜,同等體積下,電池容量能多17%。

現在全球最薄的手撕鋼,就在山西太鋼。更讓人驕傲的是,以前依賴進口的設備,現在太鋼用上了國產機,性能一點不輸“洋機器”。如今太鋼手撕鋼拿下44項專利,占了國內70%的市場份額,下游企業蹲在車間里等貨,就信“太鋼造”。

20年磨一劍,這才是“中國智造”的樣子。從0.02毫米到0.015毫米,從進口設備到國產替代,太鋼手撕鋼不斷刷新鋼材薄度的世界紀錄,這背后藏著的是“不怕卡脖子”的闖勁兒。
現在的太鋼,還在挑戰更多“極限”:更高端的手撕鋼、更難的工藝……就像他們說的,沒人知道手撕鋼的極限在哪,但他們會一直試下去。
圖文編輯 / 丁英超 趙澤坤 趙澤乾
?2025山西廣播電視臺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