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平壤的金日成廣場注定不再只是舞臺,它成了東北亞外交風云的“試金石”,朝鮮勞動黨建黨80周年的閱兵典禮,不僅是朝鮮展示肌肉的傳統動作,更是一次精心編排的“外交秀”。
在美日韓牢牢收緊對朝圍堵的大背景下,誰來、怎么來、來干什么,早已超出慶典本身的意義,越南派出國家最高領導人,俄羅斯以執政黨身份現身。
中方的最終安排則吊足了外界胃口,一場看似軍事的慶典,其實是半島博弈棋盤上,又一次微妙的落子。
社會主義陣營的力挺
在所有已確認出席的國家中,越南的表態可謂最為直接、分量最重,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應金正恩邀請,將親自率團赴平壤,不僅是“出席慶典”。
![]()
更是進行“國事訪問”,這在外交禮儀上幾乎是最高規格的安排,對外宣布這一消息的,不是普通媒體,而是越南外交部的正式公報,足見官方層面的重視程度。
回顧過去一年,越南與朝鮮的互動明顯升溫,去年9月,越南國防部高級代表團重返平壤,打破了長達13年的沉默期,重新開啟防務合作。
這一次蘇林的到訪,顯然不是“走個過場”,而是延續并深化雙方政治互信的關鍵一步,從意識形態上看,這種互動強化了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彼此撐腰”。
從外交策略上說,越南也在大國之間找到了騰挪空間,繼續保持其獨特的“多邊平衡術”,相比之下,俄羅斯的姿態要更為克制。
![]()
派出的是統一俄羅斯黨主席梅德韋杰夫,代表黨際交流而非政府層級,這種安排既表達了政治支持,又避免了觸碰西方敏感神經。
畢竟俄朝之間最近在武器交易、安全合作等領域的互動已引發不少關注,借黨際交流這個“中性通道”,俄羅斯既保留了與朝鮮繼續深化合作的可能,又不至于在外交上激烈挑釁西方,體現出一種務實保守的處理方式。
越南和俄羅斯的不同做法,反映出它們面對東北亞格局時的不同戰略訴求,一個在加緊靠近,一個則是在試探中前行,而朝鮮,正在利用這種差異化的姿態,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外交回旋空間。
中方“謎底”遲遲未揭
在所有的關注點中,中國是否派團、誰來代表、以什么身份出現,無疑是最大的懸念,一方面,這是因為中朝之間有著特殊而復雜的歷史淵源。
![]()
早在2015年,金正恩曾罕見出席中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九三閱兵,外界自然期待中國是否會“對等回禮”。
另一方面,最近朝鮮外相崔善姬一個月內兩次訪華,尤其是9月底的那次,被廣泛解讀為圍繞此次閱兵進行的高層溝通。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會晤中明確表示:“維護好、鞏固好、發展好中朝關系始終是中國黨和政府堅定不移的戰略方針,”這種表態看似常規,卻在當前半島局勢緊張的背景下顯得意味深長。
關鍵的問題在于:中國將派出怎樣的代表團呢,如果是最高領導人親自出席,那就不僅是對朝鮮的極大支持,更是對美日韓強化同盟的一種政治回應,等于直接表明中朝關系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
但如果是由政治局常委或主管外交的高級官員率團,則體現出既支持朝鮮、又保留外交靈活性的傳統策略,避免地區局勢進一步激化。
這種“戰略模糊”并非猶豫不決,而是中國在亞太事務中慣常使用的一種平衡術,既要維持與朝鮮的傳統友誼,也要避免在地區事務中被動卷入過度對抗。
特別是在當前中美關系競爭持續的背景下,中方的一舉一動都被各方放大審視,無論最終中方派出的是哪一級別的代表,這次“亮相”都將是一種清晰的政策信號,影響遠不止于閱兵本身。
打破圍堵的信號?
此次閱兵,顯然不只是朝鮮向國內展示團結和自信的舞臺,它還是一次對外釋放信號的重要窗口,越南、俄羅斯已明確站隊,中方態度即將揭曉,這讓原本試圖將朝鮮完全孤立于國際社會之外的美日韓聯盟陷入了新的挑戰。
![]()
其實,所謂“外交圍堵”從來就不是鐵板一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戰略利益和現實考量。俄朝靠近,是對西方制裁的反制;
越南靠近,是出于對大國博弈平衡的再謀劃;中國則更注重地區穩定與長遠戰略布局,這些參與方在不同背景下選擇靠近朝鮮,說明“孤立朝鮮”這條路越來越難走通。
更值得警惕的是,這種“閱兵外交”可能會加速東北亞的陣營化分裂,一邊是美日韓三國日益緊密的軍事同盟體系,另一邊則是朝中俄之間不同層級的聯合互動。
再加上越南這樣的“第三方變量”,讓整個地區的安全格局變得更加復雜,各方對話的空間在收縮,對抗的風險卻在累積。
![]()
接下來的問題就更現實了:俄朝軍事合作是否會公開升級,中朝是否會推動更緊密的經濟協作,美日韓是否會進一步強化聯合演訓和制裁措施?
這些都不是紙上談兵,而是閱兵之后極可能出現的連鎖反應,正如《外交政策》曾指出的,朝鮮每一次公開亮相,都會在地區政治中掀起漣漪,而這一次的“漣漪”,顯然不小。
越南和俄羅斯已經交卷,中方的答卷即將揭曉,這場朝鮮的慶典,從一開始就不只是慶典,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各國的戰略走向;也像一道選擇題,擺在了每一個東北亞參與者面前。
對朝鮮來說,這是一次破局的嘗試,試圖通過“外交配角”的輪番登場,打破長期的孤立狀態;對參與國來說,這是一場關于立場、利益和未來布局的權衡;而對整個世界而言,這更像是一次關于地緣政治耐力的測試。
![]()
慶典會結束,但由此點燃的對話、角力和博弈,才剛剛開始,東北亞走向更深的對抗,還是找到對話的出口?
也許要等下一個重要節點,才會揭曉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次,平壤沒有獨角戲,而是聚光燈下的一場多方合演。
信息來源:
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將訪朝,參加勞動黨建黨80周年慶典 2025-10-06 15:45·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