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近4年,烏克蘭軍隊戰術也非常的明確,那就是跟俄羅斯進行長期的消耗戰,期間穿插著政治談判作為誘餌。
首先,在正面戰場,尤其是頓巴斯、紅軍城方向,烏軍使用海量的廉價無人機和俄軍進行糾纏,死磕的目的是纏住俄軍正規軍主力,防止其進一步的推進;
![]()
其次,針對俄羅斯縱深目標,尤其是大型煉油廠、鐵路中轉點、俄軍大型后勤基地等關鍵木目標,使用大型無人機、火烈鳥遠程導彈進行重點打擊;
目前看效果很好,俄羅斯煉油廠遭遇重大的損失,已經開始限制汽油在內的各種成品油出口,優先供應前線俄軍使用,這就是最為明顯的信號。
最后,烏克蘭使用潛伏在俄境內的抵抗組織,使用特種作戰,對俄本土進行騷擾作戰,比如向俄軍士兵投毒、用偽裝卡車的無人機蜂群襲擊軍用機場等;
![]()
而現在有一種新型特種作戰模式出現,就是使用氣球攜帶炸彈,對俄本土進行轟炸。
當地時間9月30日,俄羅斯《觀點報》網站報道,在最近一次烏克蘭襲擊俄本土的作戰中,烏克蘭軍隊大量使用了“恐怖氣球”,每個氣球上面都攜帶了若干枚炸彈。
俄羅斯國防部也確認,最多的一次俄羅斯防空部隊擊落了69枚來自烏克蘭的“恐怖氣球”。
![]()
早在2024年4月份,俄羅斯軍隊就首次探測到烏克蘭使用氣球攜帶炸彈進行攻擊,而且是偽裝成氣象探測氣球。
隨著戰爭的進行,烏克蘭在大量使用無人機的情況下,開始使用攜帶炸彈的“恐怖氣球”進行攻擊,特別是針對俄本土縱深的大型煉油廠。
“恐怖氣球”之所以越來越多在戰場上被使用,主要具備3個特點:
![]()
1、飛行速度慢,幾乎沒有噪聲,普通的預警雷達不可能發現,更不可能做出預警。
“恐怖氣球”飛行速度,比一般的低速無人機還要慢,有些“恐怖氣球”沒有自主動力系統,完全依靠風向,而有些則有自主動力,地面可以進行遙控。
不到每小時40公里的航速,普通的軍用預警雷達根本不可能發現,這些軍用雷達會自動過濾掉低速的飛行物,從而讓“恐怖氣球“順利進入俄羅斯領空。
“恐怖氣球”飛行高度可以由地面進行調節,最高可以升到15000米的高空,就算地面雷達發現了,對其攻擊的成本也非常高。
![]()
而且,“恐怖氣球”飛行的時候,幾乎不產生噪聲,是一款無聲的武器,地面極難提前做出預警。
2、生產成本極低,可以大量生產,并海量進行使用。
“恐怖氣球”填充的氣體主要是氦氣或氫氣,除了偵查氣球可以多次使用,材質較為高端之外,作為一次性使用的自殺式武器的”恐怖氣球“,成本是非常低的。
氣球的主要材質,主要就是在滌綸或芳綸纖維基布上涂覆聚氨酯等材料,這種氣球的材質具有重量輕、柔韌性好,有良好的氣密性保證不漏氣,成本還非常低。
![]()
一個普通的自殺式氣球,不算攜帶的炸彈,成本在800美元-1200美元之間,如果是多次使用的偵查氣球,不算攜帶的偵查設備,成本也就是在3000美元左右。
可謂是一款可以快速生產、量大管飽的武器裝備。
3、攜帶的炸彈威力大,重點攻擊俄羅斯本土縱深大型煉油廠、后勤基地等關鍵目標。
![]()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報道,烏克蘭“恐怖氣球”使用的是狼群戰術,一次性放飛幾十個,甚至上百個。
而且,有些“恐怖氣球”是誘餌,飛行高度低,就是故意讓俄羅斯發現并擊落的,真正攜帶炸彈的在中高空,利用自身動力由地面進行遙控飛行。
抵達到目標上空之后,由地面遙控人員遙控投彈,雖然是靠重力落體的無制導炸彈,但是,投彈數量足夠多,總有一枚可以擊中目標。
![]()
“恐怖氣球”的出現,是烏克蘭特種作戰的新戰法,針對的就是俄羅斯本土關鍵目標,它可能短時間無法給俄軍造成重大傷害,打擊的重點是分散俄羅斯的防空力量,讓俄羅斯顧此失彼。
而且,如果俄本土頻繁遭受到打擊,也會削弱俄羅斯政府的公信力,更會引發俄羅斯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從而給俄羅斯政府帶來更多的反戰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