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圓方的第1282篇原創
(點擊標題下方小耳機標志可收聽音頻)
01
今天閱兵想必大家一定都看了!
如何形容呢?
有特別特別多的感受,三兩句也說不清楚。簡單說來:
就是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圓方簡單搜了幾張動圖放在下面,小伙伴們再回顧一下。






特別是“東風5C”出來的時候,解說詞是這樣的:
“東風-5C”液體洲際戰略核導彈是我國戰略反擊體系中的重要組成,打擊范圍覆蓋全球,全時戒備、有效威懾,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是的,如果三年前,俄羅斯有我們今天展示出來軍事力量的一部分,想來估計也就不會有俄烏戰爭這件事了。
02
在閱兵前的講話中,有這么一段話圓方印象深刻:
“……今天,人類又面臨和平還是戰爭、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抉擇……”
和平,戰爭
對話,對抗
共贏,零和
這里面用的大多是“動詞”,那么這些“動詞”的主語,又是誰呢?
“教員”曾經說過: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
所以,站在“今日中國”的角度
是誰和誰要“和平還是戰爭”?
是誰和誰要“對話還是對抗”?
是誰各誰要“共贏還是零和”?
03
我們可以“默認”,今天出席這次閱兵式的,大多是決定和我們要“和平,對話,共贏”的國家。
那沒有參加這次閱兵式的,他們大多數的立場又是怎樣的呢?
因為這個中間涉及到的利益博弈太復雜,圓方也太不上“太懂”國際政治,所以其他的都先不談,只談談兩個我們身邊的國家。
“印度,日本”
這兩個國家在對待這次閱兵的態度上,還都很有代表性。
首先是日本,在閱兵之前,就聲稱中國紀念活動“過度聚焦歷史、反日色彩濃重”,并建議各國“謹慎考慮”是否派員參加。日方認為,活動可能傳播“中國主導的歷史觀”。
印度也很有趣,莫迪老仙已經都到天津參加上合會議了,卻不愿意再搭30分鐘的高鐵來參加閱兵觀禮,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的政治信號。
(你看印尼總統,本來因為國內暴亂臨時來不了了,也“報備”過了,這暴亂剛平息一些,就連夜搭飛機來了,觀禮結束再飛回去……)
![]()
但你要說莫迪沒來吧,他來了。你要說莫迪來了吧,他又沒來。所以也可以說莫迪是“如來”……
莫迪在來中國參加“上合峰會”之前,先去日本“勾兌”了一番。
而日本也慷慨的送上10萬億日元(約4867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大禮包。
可以看出,印度和日本,也有想“聯手”的想法。但是他們“聯手”是想做什么呢?
同時,我們應當如何理解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印度”“日本”和中國的關系呢?
04
先說說對于印度拉攏和打擊的利弊:
拉攏印度的好處顯而易見。
印度是新興經濟體,市場潛力巨大。2023-24財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達到約1184億美元,中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
同時,印度是“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重要成員,拉攏印度可以分化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中印合作可以提高中國在全球南方的號召力。
但拉攏印度挑戰也很大。
印度一直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邊界問題懸而未決。
從之前俄烏戰爭印度倒賣石油大賺一筆就能看到,印度大概率是騎墻心態,兩頭吃,難以真正與中國同心同德。
而打擊印度的弊端則很明顯。
一方面印度是搬不走的領居,加劇中印邊境緊張局勢,甚至引發沖突。會將印度徹底推向美國陣營,使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更加牢固,不利于中國破解美國圍堵。
說完印度,再說說日本
日本是中國的重要經濟伙伴,盡管政治關系時有波折,但經貿往來密切。
拉攏日本有利于維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中日韓自貿區建設。
如果中國能改善與日本的關系,將極大地改變亞太地緣政治格局。
但拉攏日本同樣面臨困難。
日本近年來對華態度日趨強硬,積極參與美國對華圍堵。歷史問題、領土爭端等結構性矛盾短期內難以解決。
而打擊日本則可能進一步鞏固美日同盟,使日本更加依賴美國保護,積極參與遏制中國。
05
這樣看起來,似乎做出選擇很困難。
但實際上一點也不復雜。
中國未來二十年,三十年的對手指還有一個:美全球帝國
之所以要用“美全球帝國”這個詞,就是要把美全球帝國,和地緣意義上的美國,和特朗普分割來看。
在民主黨建制派所主導的“美全球帝國”體系下,印度和日本都是被極力拉攏的對象,為此不惜出讓很多利益。
而今天特朗普對于印度和日本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今天我們很多人,從心里上并不是很看得起“印度,日本”
(比如如果和“德國,法國”相比,很多人會認為“印度,日本”的沒那么重要)
而實際上,如果中國能夠成功將印度和日本團結在身邊,那么所形成的力量足以顛覆美國主導的現行國際秩序。
經濟發展方面:
中國、日本、印度分別是世界第二、第四、第五大經濟體。三國總GDP超過30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比重約30%三國人口總和超過30億,占世界人口40%以上,市場潛力巨大。
三國聯合將形成全球最大的生產市場和消費市場,足以抵消美國市場的重要性。
發展趨勢方面:
中國在新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領先世界;日本在高端制造、節能環保方面技術先進;印度在信息技術、人力資源方面優勢明顯。
三國經濟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大。形成區域經濟一體化后,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吸引更多國家加入合作。
國際政治方面:
中印日三國都是重要區域大國,聯合起來可在聯合國、G20等多邊框架內發揮更大作用。
三國代表亞洲文明,可推動多極化世界形成,打破西方對國際事務的壟斷。上合組織已經展現出吸引力,此次天津峰會吸引了20多國參與,遠超G7會議規模。
安全秩序方面:
中印日三國聯合可推動構建更加平等、包容的地區安全架構,減少對美國安全保護的依賴。三國可共同維護海上通道安全,打擊恐怖主義,應對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
說句不是很恰當的話:
如果這次閱兵“印度,日本”聯袂而至,政治上徹底站邊中國的話。
那么中國的地緣環境將會得到空前改善,而美國所主導的現行國際秩序,可能不用,就塌了一半了。
06
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國;今天的亞洲,也早已不是西方主導下的亞洲。
正如閱兵講話中說所說:
歷史警示我們,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處、守望相助,才能維護共同安全,消弭戰爭根源,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東風5C”的“以武止戈、砥定乾坤”,不僅是中國力量的宣言,更是亞洲復興的號角。
如果印度和日本能夠看清歷史大勢,跳出“騎墻”思維,與中國攜手共建“亞洲世紀”,那么美國主導的舊秩序將不攻自破。
而這,正是此次閱兵向世界傳遞的最強音。
和平,源于實力
共贏,源于智慧
未來,源于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