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聽說過德國藍領地位很不錯,大家爭著做工人。后來去了發現也不是,某種意義上講,那邊的小孩如果能考大學,也是優先考大學,只是有些人確實考不上,也就不去想大學的事了,而社會對藍領的認可度確實還可以。
他們那邊有點像咱們一線城市的情況,體力勞動者的收入還不錯,甚至經常比白領還高(咱們的一線城市這種情況越來越常見)。疊加他們發展的比較早,經歷過資本主義早期的黑暗時代,現在社會保障已經完善了,大家對體力勞動也就不那么抗拒了。
而且那邊現在學歷貶值也挺嚴重,很多天坑或者文科專業不太好找工作,干脆就去做木匠了,那邊房頂經常是木結構,經常需要修補,就得找木匠。哲學博士或者法國文學博士去做木匠或者開出租車也很正常。
這讓我想明白一件事,所謂發達國家的優勢,并不在于它們天生更完美,而在于它們的社會發展進程比我們早了幾十年。社保體系的建立、勞動權益的保障,都是在長期實踐中一步步摸索出來的。
發達國家他們社會發展確實比咱們早了一些年,社保體系也比咱們多發展了幾年,相對來說保障體系更完善一些,制度運行也更為成熟。制度建設需要時間,但更關鍵的是方向——而我們,也正在這個方向上加速前行。
深入想想,很多普通就業者最在意的,是社會能否提供足夠多元、靈活且有尊嚴的就業機會。而外賣行業作為新型服務業的代表,正成為這樣一個廣闊的就業平臺,不僅激活消費,也帶動了多個產業上下游的發展,為無數人提供了新的出路。我在頭條經常聊這種事,評論區經常有送外賣的小伙伴現身說法,他們覺得外賣行業給了他們全新的選擇。
所以外賣員的生活狀態,逐步會變成巨大的社會一線勞動者的一個反映。這個職業對一線勞動者而言,不僅是穩定的收入來源,更是他們融入城市,打開、提升職業道路的通道。
就在8月26日,我看到一個新聞,8位騎士登上《福布斯》雜志的封面,這是《福布斯中國》歷史上首次將普通勞動者作為封面主角,以往都是各行業精英領袖和創始人什么的,我覺得可能多年后重新回過頭來看,這可能是個標志性事件,意味著服務業普通勞動者的地位值得被更多人關注。
![]()
有點像今年的電影《浪浪山小妖怪》爆火,也可以看作是社會的注意力,開始轉向普通人。
福布斯入選的幾個騎士讓我非常感動。
首先是這個“95后”的妹子:
![]()
![]()
比如重慶市內道路出了名的復雜, “在地圖上看到的距離和實際距離是兩碼事”。于是廖澤萌常常把自己跑出來的“快捷通道”整理成攻略發到騎手群里。
而且她之前主動找渠道提出增設休息場所的建議,已經得到了回應和落實。有種樂觀向上的激情和少年心氣。
另一個位李瑞豐,可能大家沒聽說過,但大概率見過。因為之前有個爆火視頻,就是一個快遞員坐在商場鋼琴熟練彈奏《致愛麗絲》引發了關注。
可能大家不知道,他曾經歷投資失敗,但通過送外賣、群演、直播帶貨等方式,歷經8年還清了債務。
這也是為啥我說外賣行業越來越重要,它已經成了一個全社會性質的緩沖墊,甚至很多殘障人士也加入其中。
比如這次《福布斯中國》入選的劉一飛,他是一名聽障騎手。在電動車上,他得比別人更加小心,他平時幾乎不看地圖,整個片區都在心里,按著心里熟記的路線圖,盡快前往取餐和送餐地點。
取餐前,他會先在系統里發一段文字給店家:“您好,我是聽障騎手,我到店來取貨,還請您幫忙打包。確認無誤后,請給我一個OK的手勢。”用OK的手勢回復,也是希望盡量不給對方添麻煩。訂單送達時,他再使用平臺的語音外呼功能,撥出一個由AI生成的語音電話,告訴顧客訂單到了。
干了兩年多的外賣員,劉一飛一天能跑50多單,一個月1500多單。憑著這股拼勁兒,每個月他都是餓了么蜂鳥北京梨園站的“王牌騎手”。“等攢夠了錢,我就能去學畫畫了”,這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大家有錢之后開始追求一些精神上的體驗,而不是生存什么的。
當然了,一個職業被尊重,除了社會共識,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待遇,往往待遇和尊重是相輔相成的。
今天還看到一個新聞,淘寶閃購和餓了么宣布全體騎手升級為城市騎士、發布外賣行業首套制服、推出橙意計劃后,城市騎士保障激勵舉措繼續升級,將為全國騎士補貼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補貼比例最高至100%。這也是行業首次迎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補貼全國覆蓋。
此外淘寶閃購和餓了么還將在更多省份覆蓋“新職傷”保障,全量足額為騎士繳納費用,同時為所有騎士免費增加“防暑險”,覆蓋熱射病診療費用。
騎手作為這個社會規模最大的工種之一,他們如果能落實了保障,必然會加速社會觀念的轉變,慢慢大家開始覺得,服務業越來越受到尊重,大家收入也越來越穩定,經濟越來越好,大家自然也就沒那么焦慮了。
而且大家要意識到一個問題,國家想發展,肯定是以制造業為基礎,但最終想改善全社會的生活,肯定得回到服務業上來。畢竟當基本溫飽問題解決后,人們的追求會轉向更高層次的需求——便利、舒適、健康、教育、娛樂、社交、自我實現等。
隨著收入提高,居民消費支出中用于服務(如旅游、教育、文化娛樂、健康養生)的比重會顯著增加(恩格爾系數下降)。
大家想過一個問題沒?每家只會買一兩臺冰箱、空調,但對教育、健康、休閑、陪伴的需求卻是持續增長、沒有上限的。這決定了服務型消費的天花板極高,也構成了未來經濟的重要支柱。
更重要的是,制造業可以通過自動化提升效率、減少用工,而服務業恰恰相反——它天然依賴人與人的連接,是一個能持續吸納就業的廣闊領域。無論是送一單外賣、上一節課程,還是陪一次散步、做一次理療,背后都是真實的服務與溫度。
即便未來機器人普及,它們或許能完成動作,但難以替代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次共情。真實的情感交流,永遠需要人來傳遞。這,才是服務業最深的護城河,也是它最大的社會價值。
一個國家的消費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往往體現在服務業的發展程度上。從農業到工業,再到以服務業為主導,這是多數發達國家走過的轉型路徑。發達國家普遍經歷從農業到工業再到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轉型。
咱們也不例外,現在正處在這種轉型期,服務業這個巨大無比的蓄水池和緩沖墊會被進一步加強。
而這兩年發生在外賣行業的這些變化,可以看作是全社會的一種集體反思,因為外賣又是服務業的中堅力量,外賣員的生存狀態被關注、權益被保障、價值被認可,也成為衡量一個社會如何對待普通勞動者的重要標尺。
咱們也會逐步產生一種堅固的社會共識:服務業的體力勞動者收入也可以很不錯,也可以有保障,也可以有尊嚴,全社會也就不會有焦慮的情緒了。
淘寶閃購和餓了么這次開了個好頭,這種超級平臺,賺錢當然是他們的本職工作,但是承擔起來社會責任,才會走得更遠。而且我現在也相信這家公司能走很遠,而這次舉措,或者也標志著開啟一個屬于新型服務業的新起點。
再深層次講,中國其實已經有了讓所有人都過上富足生活的可能性和資源,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讓更多人從經濟發展中受益,而基層勞動者也將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認同。
因為這種尊重和認同,可以進一步轉化為服務品質的優化,同時也能激勵更多人參與到城市服務與建設中。讓大家的生活環境變得越來越好。
全文完,感謝閱讀,如果喜歡請三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