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廷倫(左)宣傳防詐知識。
荊門晚報記者 朱小明 通訊員 黃琴譜 文/圖
清晨6點,背街小巷還裹著一層淡淡的晨霧,家住城區(qū)五一路的汪廷倫已經(jīng)挎著帆布包出了門,包里裝著筆和一本泛黃的筆記本。
這個身影,掇刀區(qū)白廟街道東站社區(qū)的居民太熟悉了,大家都親切地喊他“汪大哥”。56歲的汪廷倫是一名有著28年黨齡的老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老兵,同時還是東站社區(qū)微網(wǎng)格的聯(lián)戶長。自3年前接過“聯(lián)戶長”的紅袖章,汪廷倫的筆記本里便記滿了居民的“小事”——這些“小事”,在他心里都是“家事”。
樂做志愿者的老黨員
在東站社區(qū),汪廷倫是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
“社區(qū)是咱們共同的家,家里干凈了,住得才舒心。”每次社區(qū)開展志愿活動,汪廷倫總是第一個報名,臟活累活搶著干。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汪廷倫每天早上出門都會帶上垃圾袋,看見路邊的垃圾就撿起來;遇到亂停的共享單車,就一輛輛扶起來擺整齊;看見居民把雜物堆在樓道里,就上門耐心勸說。居民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2025年夏天,正值基孔肯雅熱防控關(guān)鍵期,蚊蟲孳生風險高。汪廷倫主動請纓,成為社區(qū)義務消殺員。他背著近10公斤重的噴殺壺,每天穿梭在社區(qū)的各個角落,對垃圾桶、下水道、綠化帶、樓道等重點區(qū)域進行全面消殺。
噴殺壺背久了,肩膀會被勒得發(fā)紅,他就墊上一塊毛巾繼續(xù);消毒液的味道刺鼻,他就戴上口罩。除了消殺,汪廷倫還主動清理廢棄花盆、路邊的排水溝和居民樓頂上的積水——對這些易孳生蚊蟲的區(qū)域,他都一一排查,用鏟子把落葉、淤泥清出來,再撒上防蚊藥。有一次清理一個積水壇時,汪廷倫不小心被碎玻璃劃傷了手,鮮血滲了出來。居民看見后趕緊拿來創(chuàng)可貼,勸他休息,他卻擺擺手,經(jīng)過簡單包扎后又繼續(xù)埋頭清理,直到把所有積水壇都處理干凈。
守護平安的退伍老兵
“社區(qū)安全是天大的事,我們一刻都不能放松。”作為東站社區(qū)治安巡邏隊的隊長,退伍老兵汪廷倫對這句話格外較真。
5年前,東站社區(qū)治安巡邏隊成立,最初只有5名和汪廷倫相熟的鄰居。為了壯大隊伍,汪廷倫挨家挨戶走訪,動員黨員、退伍軍人和熱心居民參加。漸漸地,巡邏隊伍從5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30多人,這其中,有剛退休的教師、下班有空的上班族等,這支隊伍也成了社區(qū)居民的“平安守護者”。
每周二、周四晚上7點,汪廷倫都會準時在巡邏群里發(fā)通知:“今晚巡邏路線:五一路——東站居民點——糧管所家屬區(qū),大家?guī)Ш檬蛛娡玻⒁獗Eɑ蚍朗睿蹅兝系胤郊稀!?/p>
2025年9月2日晚,汪廷倫舉著手電筒走在最前面,剛走到五一路路口就看見路邊有火光閃爍。原來是一位居民在馬路邊燒紙錢,火星隨著風四處飄散,旁邊就是堆著雜物的垃圾桶,十分危險。
“大姐,燒紙錢容易引發(fā)火災,社區(qū)有專門的祭祀點,或者用鮮花祭祀也一樣有心意,安全最重要,您說對不?”汪廷倫趕緊和同行的民警上前,沒有急著指責,而是先幫居民把火撲滅,再耐心解釋。居民聽了他的話后也不好意思,連忙點頭認錯。當天晚上,汪廷倫帶著巡邏隊巡邏到深夜,把轄區(qū)的每個角落都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安全隱患后才回家。
居民傳聲筒的聯(lián)戶長
“聯(lián)戶長就是社區(qū)和居民之間的‘傳聲筒’,得把大家的心里話聽真、記實。”汪廷倫總說。他沒有固定的辦公時間,每天飯后、周末空閑時,都會到小區(qū)里轉(zhuǎn)轉(zhuǎn),和左鄰右舍拉家常。誰家孩子上學遠、誰家老人看病難、哪個角落需要增設(shè)便民設(shè)施,他都一一記在筆記本上,當天就反饋給社區(qū)。
2025年8月初的一個傍晚,汪廷倫在糧管所家屬區(qū)和幾位老人聊天時,聽見王大爺嘆著氣說:“年紀大了走不動遠路,要是小區(qū)里能有個健身的地方就好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汪廷倫當即在筆記本上寫下“糧管所家屬區(qū)健身需求”,第二天一早就拿著筆記找到社區(qū)。他不僅詳細說明居民的想法,還主動跟著社區(qū)工作人員一起勘察場地,建議把小區(qū)閑置的空地利用起來,既不影響居民通行,又能容納健身器材。
半個月后,當嶄新的漫步機、太極揉推器、健騎機等運動器材運到小區(qū)時,居民們都圍了過來,王大爺拉著汪廷倫的手直道謝。
2025年8月14日,汪廷倫像往常一樣入戶宣傳電信詐騙知識,走到東站居民點李女士家時,看見李女士正對著手機上的一個“理財App”發(fā)愁。汪廷倫湊過去一看,發(fā)現(xiàn)這個App界面粗糙,沒有正規(guī)的金融牌照信息,心里頓時提高了警惕。
“妹子,這個App可能有問題,你可別往里投錢啊!”汪廷倫趕緊提醒。見李女士有些猶豫,汪廷倫耐心地講起了電信詐騙的常見手段,還拿出手機給她看近期的反詐案例。見李女士還是半信半疑,他又聯(lián)系社區(qū)民警和工作人員上門,詳細講解了虛假理財App的危害,還幫李女士卸載了可疑App,指導她下載了“國家反詐中心”App,并開啟了來電預警功能。
“幸好有汪大哥提醒,不然我可能就被騙了!”事后,李女士特意找到汪廷倫道謝。汪廷倫卻笑著說:“不用謝,我就是多嘴問了一句。大家的錢都是辛苦賺來的,可不能讓騙子騙走了。”之后的幾天,他還特意回訪了李女士,確認她沒有遇到可疑情況后才放下心來。
“這些都是舉手之勞的事,不值一提。”
每次被居民稱贊,汪廷倫總是這樣笑著回應。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只是日復一日地穿梭在背街小巷,把居民的“小事”當成“大事”,用一言一行傳遞溫暖,用一步一履守護平安,用一筆一劃記錄民情。
如今,東站社區(qū)的居民們都說:“只要看見汪大哥的身影,大家心里就踏實。”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居民們平時口中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汪大哥,人真好!”這個戴著紅袖章、挎著帆布包的“聯(lián)戶長”,就像一束微光,雖然不耀眼,卻溫柔地照亮了社區(qū)的每個角落,也焐熱了每一位居民的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