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23日,洛杉磯。
一家中餐館的包廂里,74歲的方壽純顫抖著推開門。
80歲的康威站在那里,頭發全白了,但眼神還是當年在印度蘭姆伽醫院第一次見面時的樣子。
他張開雙臂,想要擁抱她。
方壽純停住了,往后退了半步。
因為她知道——康威不屬于她了。他早就有了妻子,有了另一個女兒。
而她,為他守了48年的寡。
![]()
01
1942年,印度蘭姆伽。
盟軍西卡樂夫醫院里,22歲的方壽純是唯一的中國女護士。
她長得漂亮,臉圓圓的,看起來很喜感。醫院里的美國醫生、英國軍官都喜歡逗她,但她總是低著頭干活,不怎么說話。
康威不一樣。
這個28歲的美國醫生,嚴肅、不茍言笑,跟護士們打招呼從來不理人。
護士們私下商量:「下次他問話,我們也不理他!」
有一次查房,康威問傷員情況,沒人吭聲。方壽純還俏皮地說了一句:「你自己看。」
康威愣了。
從那以后,他開始主動和方壽純說話了。
02
1945年6月的一天,康威邀請方壽純共進晚餐。
方壽純猶豫了:「就我們兩個?」
康威說:「你可以多叫些朋友。」
方壽純果真叫了一群人。
人多不好說悄悄話,但這一次相處,讓方壽純對康威有了新的認識——原來他不是冷漠,只是不善于表達。
此后,兩人接觸頻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醫院里所有人都瘋了,擁抱在一起慶祝。康威趁機拉住方壽純的手:「棠珍,我喜歡你。」
方壽純臉紅了,點了點頭。
就這樣,跨越種族、跨越國籍的兩個人,成了戀人。
![]()
03
1945年底,方壽純跟著部隊回到成都,被分配到某醫院擔任護士。
康威也回到了中國,在同一家醫院當外科醫生。
兩人日夜相處,感情迅速升溫。
1946年1月,康威在上海的一家教堂里,和方壽純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那天,方壽純的父親病重,外婆行動不便,母親早幾年去世了,還有個不滿10歲的弟弟。家里人都沒法來參加婚禮。
但總歸辦了婚禮。
在方壽純的潛意識里,她就是康威的妻子,這一輩子也不會變了。
好日子沒過幾個月。
1946年6月,國共內戰全面爆發,局勢一天比一天亂。
康威決定了:「棠珍,跟我回美國吧。」
04
上海碼頭。
1946年8月的一個傍晚,康威的船快要開了。
他拉著方壽純的手,又說了一遍:「跟我走,美國很安全。」
方壽純搖頭:「父親剛去世,外婆年紀大了,弟弟才10歲……他們怎么辦?」
「那我留下來。」
「別,你留下來更危險。」方壽純推了推他,「你先回去,等局勢穩定了,我就去找你。」
康威沉默了很久:「那你一定要等我。」
「我等你。」
汽笛響了。
康威登船,站在甲板上朝她揮手。方壽純站在碼頭上,看著輪船駛向大海,直到看不見為止。
那時候她不知道——這一別,就是48年。
![]()
05
1946年10月底,方壽純發現自己懷孕了。
她很開心,立刻寫信告訴康威。
康威在美國收到消息,也很激動,寄來了美元和3斤高級羊毛絨。
1946年10月底,方壽純生下了一個混血女兒,取名方勵利。
女兒長得很像康威,高鼻梁、大眼睛、皮膚白。
方壽純抱著女兒,每天都在等康威的信。
一開始,信還能收到。康威在信里說,他在美國找了工作,存夠錢就來接她們。
但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
從那以后,再也沒有康威的消息了。
06
沒有消息的日子,一年又一年。
方壽純帶著女兒,在長沙第四人民醫院工作。
村里人勸她再嫁:「你還年輕,女兒也需要父親。」
方壽純搖頭:「我是康威的妻子。」
「他都不聯系你了,說不定早就有新的家庭了!」
方壽純不說話,只是繼續干活。
女兒方勵利漸漸長大,問她:「媽媽,我爸爸去哪了?」
方壽純說:「他在美國,等著我們。」
「那我們什么時候去找他?」
「快了,快了。」
但方壽純心里清楚,這個「快了」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
1979年,一個年輕女孩突然找到方壽純家里,說了一句話——
「我叫康詩琳,是康威的女兒,也是你女兒的妹妹。」
方壽純整個人都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