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的黃浦江畔熱鬧非凡。8年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年年舉辦、從未間斷且常辦常新、越辦越好,充分顯示了中國持續擴大高水平開放的堅定決心,凸顯了中國與國際社會共享市場機遇的開放胸襟,也是中國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生動實踐。
對外開放是進博會的籌辦底色和鮮明特征。今年進博會的特殊背景在于,這是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后舉辦的首場重要經濟外交活動。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作了專章部署,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開放工作的高度重視,釋放了中國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強烈信號。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要舉措。中國通過進博會等平臺,持續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知識產權保護等開放創新,為“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提供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展現了中國積極擴大自主開放、推動貿易創新發展的成果。
進博會是中國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的一道橋梁。背靠中國大市場,前七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額超5000億美元,累計吸引境外參展商2.3萬家次,助力各國企業共同應對國際市場波動困局。本屆進博會創新打造了“共享大市場·出口中國”品牌,舉辦“出口中國”系列活動,這些足以彰顯中國共享市場機遇的決心。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大力提振消費被置于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14億多人口、超4億中等收入群體,每年近50萬億元的消費、超過20萬億元的進口……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為國際投資者帶來源源不斷的商機,也是進博會“磁力”所在。今年進博會企業展進一步擴容,展覽面積和企業總數均創歷史新高,“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共識。
攜手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是人心所向。作為全球貿易發展史上的創舉,舉辦進博會體現了中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動發展自由貿易的一貫立場,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實際行動。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遭受沖擊。但世界絕不會退回到相互封閉、彼此分割的狀態,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借助進博會這一平臺,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集中展示,不同的要素、商品與服務實現更加便利的跨國界自由流動,通過參與國際分工并發揮比較優勢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過去5年,中國累計新設外資企業22.9萬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明顯增多,外企用行動對中國市場、對自由貿易投下信任票。
東風浩蕩,征程萬里。“越辦越好”的進博會以實際行動證明,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脈動始終緊密聯系,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期待更多企業搭乘“進博號”快車,共享中國發展機遇,書寫更多“雙向奔赴”的美好故事。(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徐 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