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余暉 董鑫
據《吉林日報》報道,11月3日,吉林省委書記黃強在長春會見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暉一行。
就在半個月前,“玻璃大王”曹德旺將全球最大汽車玻璃制造商福耀玻璃的“接力棒”,正式交到其長子曹暉手中。
此次會見有兩個關鍵詞。
![]()
第一,創新合作。
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科技創新是“十五五”時期重要的主題。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中,6次提到“科技”、61次提到“創新”、6次提到“新質生產力”,凸顯了“推動高質量發展,最重要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東北振興更是離不開科技創新。
這些年來,吉林在科技創新方面持續發力。近年來,科技創新投入不斷增加,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量和強度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23年以來,省級財政科技投入分別為11.21億元、12.25億元、15.33億元,年均增速17.2%。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2024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2024年吉林省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231.7億元,增速居全國第10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33個百分點。
今年10月30日,吉林省省長胡玉亭到省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宣講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其中就包括福耀集團長春有限公司。他鼓勵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拓展產業布局,擴大海內外市場份額。
此次與曹暉會見,黃強專門提到,希望福耀集團聚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夯實汽車零部件產業合作基礎。
汽車產業是吉林省第一支柱產業。
近年來,吉林在整車產量不斷增長、技術水平持續提升的同時,汽車零部件產業也加速發展。以長春為中心,四平、遼源、吉林市等地區的汽車配套產業協同聯動,共同推動吉林汽車產業集群上臺階,全省眾多汽車產業鏈企業都馳騁在研發創新的賽道上。
福耀集團正是全球汽車玻璃行業的龍頭企業,在中國18個省區市以及美國、德國等12個國家建立了現代化生產基地和商務機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和汽車飾件一體化解決方案供應商,當前汽車玻璃全球市場占有率為34%。
黃強表示,將落實惠企政策,加強服務保障,為福耀集團在吉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創新是福耀集團始終不變的價值追求,將充分發揮在產業領域深耕精作優勢,進一步加強與吉林的創新合作,助力吉林高質量發展。”曹暉說。
第二,人才培養。
在會見時,黃強首先表示了感謝。
“對福耀集團長期以來給予吉林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黃強說,福耀集團與吉林省有20多年的合作基礎,在吉林建設了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為吉林振興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公開資料顯示,2000年9月,福耀集團長春公司成立,這是福耀集團在福建以外建立的第一家汽車玻璃生產基地,也是東北區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汽車玻璃生產研發基地,是眾多中國整車廠商的合作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產業合作,此次會見中,黃強還表示,希望與福耀集團共同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
今年6月,黃強、胡玉亭在長春會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一行表示,要努力建設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產業一體化發展。
一個重要背景是,福耀科技大學今年首次參加本科招生,就成為了“黑馬”。
這所民辦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制造工程、車輛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4個普通本科專業面向5個省份共招收50名本科生,其中福建省17人,河南省9人,江西省9人,湖南省8人,廣西壯族自治區7人,投檔線直追多所985高校。
深耕實業近五十年的曹德旺此前坦言,最讓他頭疼的挑戰始終是“人才問題”,目前大學培養的人才和產業需要的人才之間,存在明顯的“供需落差”。創辦福耀科技大學的初衷,就是搭建一座連接高校與企業、理論與實踐、人才與社會需求的橋梁,以推動大學與產業協同創新,讓教育精準對接制造強國的需求。
媒體報道顯示,近三年,福耀新增了約1萬個就業崗位,當前對人工智能、生產工藝仿真、智能產線開發等方向的新型人才需求迫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