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昆明市2025年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工藝畫制作工、首飾設計師決賽在金茶花數字文化產業園文化交流中心圓滿落幕。作為活化非遺技藝、鏈接傳統與生活的核心力量,工藝畫制作工以筆墨傳承文化根脈,首飾設計師以匠心點亮生活美學,兩大工種的巔峰對決,正是昆明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意深度融合的生動展演。
![]()
![]()
本次競賽以“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為創作命題,由昆明市總工會、昆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主辦,昆明市總工會勞動和經濟工作部、昆明市教衛文工會、昆明市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指導中心、昆明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昆明市文化產業聯合工會共同承辦。作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新時代人才工作重要思想的實踐,賽事精準契合昆明“六個春城”建設目標,為文創從業者搭建起高標準交流選拔平臺。
賽事自啟動以來便得到全市職工熱烈響應,共吸引361名選手踴躍報名,其中工藝畫制作工185人、首飾設計師176人。經層層嚴格選拔,37名工藝畫制作工和36名首飾設計師脫穎而出晉級決賽,集中展現了昆明文創領域職工的頂尖技能水平與專業素養。
本次決賽采用“理論考核+實操比拼”的雙重考評模式,全面檢驗選手的專業功底與創作能力。45分鐘的理論考試采取閉卷形式進行,工作人員現場拆封A、B兩組試卷,選手隨機抽取作答,裁判全程監考保障考核規范公正,充分檢驗了選手的專業知識儲備。
![]()
![]()
90分鐘的實操比拼則成為賽事最亮眼的環節,選手們緊扣創作命題各展其才:工藝畫制作工以筆墨顏料為媒介,將西山龍門、滇池風光、民族節慶等昆明特色元素巧妙融入畫作,傳統工筆技法與現代審美在筆尖碰撞出獨特韻味;首飾設計師以匠心為內核,在金屬、玉石等材質上精雕細琢,將銀飾掐絲等非遺技藝與云南特色翡翠、南紅瑪瑙有機結合,更融入極簡主義、國潮等現代設計理念,讓作品兼具實用價值與文化底蘊。裁判組全程現場巡視監督,從技藝熟練度、創意表現力、傳統元素融合度等多維度進行精準評判。
![]()
![]()
![]()
![]()
“這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次‘以技會友’的學習之旅。感謝工會組織給我們搭建的這個平臺,讓我有機會在展現自己技能的同時也可以提示自己。”一位參賽的首飾設計師賽后坦言,通過觀摩同行的創作思路和技藝手法,自己對“傳統工藝現代化轉化”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裁判代表對本次賽事給予高度評價:“此次參賽作品整體質量優異,多數選手實現了‘傳承不守舊、創新不離根’,充分彰顯了昆明文創人才的綜合素養。同時工會牽頭搭臺,把散落在行業的人才聚起來,這正是人才隊伍建設的‘粘合劑’。”
本次競賽正是工會組織踐行“勞動最光榮、最崇高、最偉大、最美麗”理念的鮮活實踐。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建”的良性機制,不僅全面檢驗了昆明文創領域技能人才的整體水準,更選拔儲備了一批“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的高素質人才,為昆明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筑牢人才根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