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瞳瞳,你看什么呢?怎么天天站在這兒?”
我走到三歲的女兒瞳瞳身后,順著她的目光望向院子角落那個臭氣熏天的豬圈。那頭老母豬正哼哧哼哧地埋頭在食槽里。
瞳瞳已經在這里站了快半個小時了,一動不動,像個小木樁。
自從婆婆一個星期前去鎮上買菜失蹤后,她就變得很奇怪。不哭不鬧,也不找奶奶,就是每天對著豬圈發呆。
我蹲下身,把她摟進懷里,柔聲問:“寶寶,你是不是想奶奶了?”
瞳瞳轉過頭,一雙黑漆漆的眼睛看著我,眼神里沒有孩童的天真,反而有一種讓我心頭發毛的平靜。
她湊到我耳邊,用只有我能聽到的、奶聲奶氣的童音,清晰地說:
“媽媽,奶奶說……”
“被咬得好痛。”
![]()
01.
我的婆婆李娟,失蹤七天了。
她是個勤勞樸實的農村婦女,一輩子沒出過遠門。上周二早上,她像往常一樣,挎著菜籃子,說去鎮上的集市買點肉和菜,給我們換換口味。
可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
我們家住在離鎮子十幾里地的張家村,村子不大,幾十戶人家,沾親帶故,誰家有點事,不出半天就能傳遍。
婆婆失蹤的當天下午,丈夫張偉就覺得不對勁,打電話過去,關機。他開著家里的那輛舊面包車,沿著去鎮上的路找了好幾遍,連路邊的溝渠都下去看了,什么都沒發現。
我們報了警。
警察來了,做了筆錄,也組織人手在附近的山頭和水庫搜尋了兩天,同樣一無所獲。
一個大活人,就這么憑空消失了。
村里說什么的都有。
有人說,婆婆是不是遇上人販子了?可她都快六十的人了,誰會拐賣一個農村老太太。
也有人說,是不是跟誰跑了?這更是無稽之談。婆婆和公公吵吵鬧鬧一輩子,感情算不上多好,但兩人都是本分人,更何況兒子孫女都在家,她能跑到哪去?
還有更離譜的,村里的王神婆偷偷跟我說,婆婆是不是撞上什么“不干凈”的東西,被山里的“野仙”給勾走了魂。
對于這些流言蜚語,公公張國強表現得異常沉默。他每天就是蹲在院子門口,一根接一根地抽著旱煙,眼睛熬得通紅,整個人像是瞬間老了十歲。
丈夫張偉則到處托人,在鎮上的車站、旅館貼尋人啟事,整天唉聲嘆氣。
只有我三歲的女兒瞳瞳,表現得最奇怪。
她沒有像別的孩子那樣哭著要奶奶,反而變得異常安靜。從婆婆失蹤的第三天開始,她每天都會一個人跑到院子角落的豬圈前,一站就是大半天。
我們家的豬圈里,養著一頭老母豬和幾只小豬仔。那頭老母豬是公公去年從外村買回來的,性子有點野,有時候連公公去喂食,它都會齜著牙,發出威脅的“哼哼”聲。
我怕瞳瞳被傷到,不讓她靠近。
可她不聽,只要我們一不留神,她就又會跑到豬圈那兒,隔著半人高的石墻,靜靜地看著里面。
我以為,她只是想奶奶了,因為平時婆婆最常待的地方,除了廚房,就是這個豬圈。
直到今天,她在我耳邊說出那句讓我毛骨悚然的話。
“奶奶說,被咬得好痛。”
02.
那一瞬間,我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我猛地抱緊瞳瞳,聲音都在發抖:“瞳瞳,你……你說什么?誰被咬得好痛?”
瞳瞳伸出小手指,指向豬圈里那頭正在泥地里打滾的老母豬,眼神空洞:“奶奶。”
我的心跳得像擂鼓。
一個三歲的孩子,怎么會說出這樣的話?是她自己想象的,還是……她真的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我不敢再想下去。
我抱著瞳瞳飛快地回了屋,給她洗了臉和手,打開電視放她最喜歡的動畫片,想讓她把這件事忘了。
可我自己,卻怎么也忘不了。
那句話,像魔咒一樣,在我腦子里盤旋。
到了晚飯時間,我特意做了一道瞳瞳最愛吃的紅燒肉。我夾了一塊放到她碗里。
“寶寶,吃肉肉。”
瞳瞳看了一眼碗里的肉,小臉突然一白,猛地搖著頭,把碗推開了。
“不吃!不吃肉!”她很抗拒,甚至帶著哭腔。
這太反常了。瞳瞳從小就愛吃肉,尤其是奶奶做的紅燒肉,每次都能吃小半碗。
“怎么了寶寶?為什么不吃肉了?”我耐著性子問。
瞳瞳看著我,嘴巴一扁,哇的一聲哭了出來,一邊哭一邊含糊不清地說:“臟……肉臟……奶奶……”
她顛三倒四的話,我聽不明白,但那幾個關鍵詞,卻像針一樣扎著我的神經。
晚飯,我吃得食不知味。
公公依舊是沉默地扒拉著碗里的飯,對瞳瞳的哭鬧充耳不聞。
丈夫張偉則顯得有些煩躁,他放下筷子,對我吼道:“孩子哭你不會哄啊?一天到晚就知道哭哭哭,煩不煩!”
我心里一肚子火,也頂了回去:“你煩什么?媽失蹤了,女兒也變得不對勁,你當爹的有關心過一句嗎?就知道在外面瞎忙,你到底在忙什么?”
“我忙什么?我忙著找媽!不像你,一天到晚待在家里,連個孩子都看不好!”
我們倆你一言我一語地吵了起來。這是婆婆失蹤后,我們第一次爆發這么激烈的爭吵。
“都別吵了!”
一直沉默的公公,突然把手里的筷子“啪”的一聲重重拍在桌上,渾濁的眼睛瞪著我們。
“還嫌家里不夠亂是吧?你媽尸骨未寒,你們就在這吵!像什么樣子!”
他的一聲怒吼,讓我們都安靜了下來。
尸骨未寒……
這個詞用得太重了,也太奇怪了。婆婆只是失蹤,還沒有任何她已經死亡的證據,公公為什么會這么說?
我看著他那張布滿皺紋、神情悲憤的臉,心里那股不安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03.
晚上,我把瞳瞳哄睡后,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瞳瞳的話,丈夫的反常,公公的用詞……所有的一切,都像一團亂麻,在我腦子里攪成一團。
我決定找張偉好好談談。
我走到客廳,他正坐在沙發上抽煙,客廳里煙霧繚繞。
“張偉,我們能談談嗎?”
他看了我一眼,掐滅了煙頭,不耐煩地說:“談什么?我累了,想睡了。”
“就幾分鐘。”我堅持道,在他身邊坐下,“關于瞳瞳的事。我覺得她今天說的話……很不對勁。”
我把下午瞳瞳在豬圈前說的話,原原本本地又告訴了他一遍。
我本以為他會和我一樣,感到震驚和害怕。
沒想到,他聽完后,只是嗤笑了一聲。
“我當是什么事。林舒,你是不是小說看多了?一個三歲孩子的話,你也信?”他一臉不屑,“她就是想奶奶了,自己胡思亂想的。你別跟著她一起神神叨叨的,行不行?”
“可她以前從來不說這種話!而且她現在連肉都不肯吃了!”
“小孩子嘛,一陣一陣的。過兩天就好了。”他輕描淡寫地說,站起身,“行了,別胡思亂想了,趕緊睡吧。我明天還得去市里一趟,看看能不能找電視臺的朋友幫幫忙,發個尋人啟事。”
他的態度,太過冷靜,也太過輕蔑。
這不像一個剛剛得知女兒說了恐怖言語的父親,更像一個……急于撇清關系、掩蓋真相的共犯。
共犯?
這個詞從我腦子里冒出來的時候,我自己都嚇了一跳。
我怎么會有這么可怕的想法?他們是婆婆的親兒子和親丈夫啊!
我一定是太累了,想多了。
第二天,張偉一大早就開車出門了。
家里只剩下我、公公和瞳瞳。
我找了個借口,想去婆婆的房間里看看,希望能找到一些線索。婆婆的房間很簡單,一張舊木床,一個大衣柜。我打開衣柜,里面都是一些洗得發白的舊衣服。
在衣柜的最底下,我摸到了一個上了鎖的小木盒子。
這是婆婆的“百寶箱”,我見過她把一些票據和存折往里面放。鑰匙一直掛在她脖子上。
現在她失蹤了,鑰匙也不見了。
我猶豫了一下,從廚房找來一把小錘子,把鎖撬開了。
盒子打開,里面沒有我預想中的存折和現金。
只有幾張紙。
最上面的一張,是一份保險單。
一份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投保人是張國強,被保險人是李娟,受益人,也是張國-強。
保險金額,五十萬。
而保險的生效日期,就在一個月前。
我的手開始發抖,血液仿佛瞬間凝固了。
我拿起保單下面的一張紙,那是一張醫院的診斷證明,上面寫著:李娟,患有輕度阿爾茲海默癥。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老年癡呆”。
婆婆有老年癡呆?我怎么不知道?她平時看起來思路清晰,買菜做飯,樣樣利索,完全不像病人。
我把那份保險單和診斷證明緊緊攥在手里,一個可怕的、完整的邏輯鏈,在我腦中瞬間形成。
給一個有“老年癡呆”病史的老人,買一份巨額的意外險。然后,老人“意外”走失,失蹤。
如果最后被認定為死亡,那五十萬的保險金,就會順理成章地落到受益人——我公公張國強的手里。
這一刻,瞳瞳那句“奶奶說,被咬得好痛”,像一道黑色的閃電,再次擊中了我的天靈蓋。
我癱坐在地上,渾身冰冷。
04.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婆婆房間的。
我只覺得手腳發軟,整個世界都在旋轉。
我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現在,這一切還只是我的猜測。我沒有任何證據。一份保險單,說明不了什么。瞳瞳的話,在警察面前,更是不可能成為證據。
我不能打草驚蛇。
我把保險單和診斷證明用手機拍了下來,然后把它們原封不動地放回木盒里,恢復了原樣。
我走出房間,看到公公正蹲在院子里,修理著豬圈的圍欄。
他用鐵絲,把原本有些松動的石墻,一圈一圈地加固,捆得嚴嚴實實。
我走過去,故作不經意地問:“爸,這豬圈的墻怎么了?要修啊?”
他抬起頭,渾濁的眼睛看了我一眼,又迅速低下頭,躲開了我的視線。
“哦,沒什么。”他悶聲悶氣地說,“那頭老母豬,最近總想往外拱,怕它跑出來傷到人。”
我看著他布滿老繭、指甲縫里還殘留著黑泥的手,心里一陣陣地發冷。
中午,我做了飯,喊他吃飯。
他洗了手,坐到飯桌前,瞳瞳也乖乖地坐在她的小凳子上。
我給瞳瞳夾了一塊魚肉,瞳瞳依舊搖著頭,不肯吃。
我嘆了口氣,把魚肉夾回自己碗里,然后抬起頭,裝作閑聊地對公公說:“爸,瞳瞳這孩子,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天天對著豬圈發呆,連肉都不肯吃了。今天早上還跟我說胡話呢。”
公公夾菜的動作,明顯停頓了一下。
“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他含糊地說。
“是啊,”我繼續說,眼睛卻死死地盯著他的反應,“她跟我說,她聽到奶奶在哭,說……被什么東西咬得好痛。”
“啪嗒!”
公公手里的筷子,掉在了地上。
他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你……你別聽孩子瞎說!”他慌亂地彎腰去撿筷子,聲音都在抖,“她……她就是想奶奶了!想瘋了!”
“是嗎?”我步步緊逼,“可是,我們家的豬圈,最近味道是不是有點太大了?比以前臭多了。是不是該好好清理一下了?”
這話一出口,公公的身體猛地一顫。
他撿起筷子,重重地拍在桌上,沖我怒吼道:“你什么意思?你懷疑我?我告訴你林舒,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我跟了你媽一輩子,我會害她?”
他說得義正言辭,我卻看到他另一只手正在微微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