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巴西對外發了一則公告,宣布對中國的無紡布發起反傾銷調查。
涉案的產品不少,涵蓋了23個稅號的合成纖維非織造布。
![]()
有意思的是,就在三天前,中國的進口商剛集體暫停了180萬噸巴西大豆的新訂單。
這兩件事湊在一起,任誰看都覺得不簡單,這事兒得從大豆說起。
之前中美貿易有摩擦,中國把不少原本給美國的大豆訂單轉到了巴西,這一下,巴西對華的大豆出口量漲得很猛。
可能是甜頭嘗多了,一些巴西糧商就產生了錯覺,覺得中國離了他們的大豆不行,這種錯覺慢慢變成了漲價的底氣。
![]()
他們覺得,中國在巴西的港口、鐵路都投了錢,肯定被綁定了,而且他們覺得中國能接受漲價,畢竟之前一直買得多。
可他們沒算到,大豆價格一漲,中國這邊的加工利潤直接跌到了負數,中糧、益海嘉里這些企業也不含糊,直接停了12月到次年1月的訂單,一共180萬噸。
訂單停了,但中國的需求還在,阿根廷剛好宣布取消大豆出口稅,中國在48小時內就敲定了數百萬噸的采購量。
![]()
這個操作一下就讓巴西慌了神,巴西全國谷物出口商協會后來把全年對華出口預測從1.1億噸調到了9500萬噸,還承認是短期利潤丟了長期信任。
巴西這次是真的錯把中國的短期依賴當成了長期壟斷,這種判斷失誤付出的代價不小。
大豆漲價的底氣:錯把依賴當壟斷
巴西糧商的漲價行為,根源在于雙重誤判,他們一方面覺得中國的投資形成了綁定,另一方面低估了中國對價格的容忍度。
![]()
這兩種誤判疊加,讓他們敢集體抬高大豆到岸價,本來想靠著“中國離不開我”的心態賺筆大錢,后來發現中國的應對比他們想象的果斷得多。
180萬噸訂單的流失,直接讓巴西少了近12億美元的收入,更關鍵的是,中國的訂單不是消失了,而是轉到了阿根廷。
這一下就打破了巴西糧商的幻想,我查過相關的產業動態,中國這些年一直在調整大豆進口結構。
![]()
之前巴西確實占了很大份額,但這幾年中國陸續新增了烏拉圭、巴拉圭等供應國,進口來源地已經擴展到15個。
巴西糧商沒看到這種變化,還抱著老眼光看問題,這才吃了虧,巴西豆農還在為滯銷的大豆發愁時,反傾銷調查的公告就發了。
![]()
這個時間點太巧了,公告里說調查是應國內行業協會4月的申請,但偏偏選在大豆訂單暫停后發布,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報復。
無紡布反傾銷:選小眾品類的小心思
巴西選無紡布這個品類發起調查,其實是動了心思的,無紡布不像大豆那樣是巴西的核心出口產品,也不是中國的核心進口產品,選這個品類,既能給中國施壓,又不用擔心中國馬上對巴西的大豆、鐵礦這些核心產業動手。
![]()
巴西本土的無紡布產業確實一直在抱怨,說進口產品沖擊了他們的市場,用這個理由發起調查,表面上看合情合理。
但實際情況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無紡布生產和出口國,不僅價格有優勢,在醫療防護這些高端領域技術也領先。
巴西想找替代供應源,短期內根本不現實,很顯然,巴西的這個操作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
要是真加了高關稅,巴西國內的醫療用品、衛生用品價格肯定會漲,最后還是老百姓和相關企業買單,這種報復性的調查,不僅解決不了大豆貿易的問題,還可能破壞兩國的貿易互信。
中國這邊的回應也很理性,商務部說暫停訂單是企業根據市場規則的自主選擇,反傾銷調查得遵守世貿組織的規則。
紡織工業聯合會也啟動了應對機制,沒有激化矛盾,但也沒讓步,分寸拿捏得很準。
博弈的底牌:中國的多元布局vs巴西的經濟難題
這場貿易博弈,表面上是價格和反傾銷的問題,實際上是兩國戰略和經濟結構的較量。
![]()
中國的底氣,來自這些年構建的“供應鏈防火墻”,在供應端,中國早就不是只靠巴西一家了。
15個進口來源國,讓大豆進口有了足夠的緩沖,阿根廷取消出口稅后,價格比巴西低不少,中國企業自然愿意買。
這不是針對巴西,而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長期策略,儲備方面也有保障,國家的大豆儲備能滿足三個多月的需求。
下游的飼料企業也早有準備,減少了豆粕的使用比例,增加了棉籽粕、菜粕這些替代原料。
![]()
如此看來,中國對進口大豆的依賴度已經大大降低了,巴西的難題則更復雜。
大豆是他們經濟的“壓艙石”,出口的大部分都賣到了中國,這種高度依賴讓他們陷入了兩難:不漲價,覆蓋不了種植成本;漲價,又怕丟了中國訂單。
這次的事件,正好把這個矛盾擺到了臺面上,工業領域的焦慮也不少,不止無紡布,巴西不少本土工業都面臨競爭力不足的問題。
但這不是中國產品“傾銷”造成的,是他們自身產業結構、技術水平的問題,靠反傾銷調查,根本解決不了這些根本問題。
![]()
中巴貿易的核心是互補共贏,中國需要巴西的農產品,巴西需要中國的工業品和投資。
巴西想把這種互補關系當成博弈的籌碼,其實是打錯了算盤,短期可能能爭到一點利益,但長期來看,丟了信任更得不償失。
這場“大豆與無紡布的博弈”還沒結束,巴西有些糧商已經開始悄悄降價了,反傾銷調查還在按程序走。
![]()
但傳遞的信號已經很明確了,在現在的全球貿易體系里,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靠壟斷要溢價,靠報復性調查施壓,這些老辦法早就行不通了。
信任才是長期合作的基礎,巴西要是真想挽回訂單,首先得讓大豆價格回到合理區間。
要是繼續搞貿易保護那一套,最后損害的還是他們自己的利益,對于所有國家來說,這場博弈都是個提醒,合作才能共贏,對抗沒有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