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054B護衛艦曝光!雷達到主炮全隱身設計,美國防部又要加班了?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說說媒體報道的054B護衛艦首艦漯河艦實戰化訓練場景曝光,主炮射擊鏡頭中,一處旋轉雷達因角度問題看似“頂在炮口”,這正是該艦最引人注目的升級標志之一。
俯拍視角下,嶄新戰艦劈波斬浪,主炮、垂發系統、近防炮依次出鏡,磅礴戰力撲面而來。不到兩分鐘的訓練場景里,主炮射擊、近防炮攔截、橫向補給等科目緊湊展開,全艦官兵動作嫻熟、配合默契。
主炮擊發時炮口焰與海浪交映,近防炮編織彈幕精準攔截,橫向補給時管線對接一氣呵成,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實戰化素養。而那個引發熱議的旋轉雷達,實則是054B的“戰力天眼”,也是區分于054A最直觀的外觀特征。
![]()
對比054A可見,前者桅桿搭載兩塊背靠背布置且呈傾斜角度的頂板雷達,而054B則換裝S波段和X波段旋轉雙面陣有源相控陣雷達。
這種雙波段搭配設計,不僅探測范圍覆蓋遠中近程,抗電磁干擾能力也較頂板雷達實現質的飛躍,隱身化的金字塔外形更能降低被敵方雷達捕捉的概率,讓戰艦在戰場中更難被發現。
除雷達系統的代際升級,054B在054A基礎上實現了全方位性能躍升:滿載排水量從4100噸增至5500噸,艦長從134米延長至150米,這意味著艦體可搭載更多武器裝備與物資;
發動機功率從27800馬力提升至39000馬力,動力增強帶來更快的航速與續航能力,能更好適配航母戰斗群的機動需求;
主炮口徑由76毫米升級為100毫米,僅1130近防炮數量從兩座減為一座。近防炮數量減少絕非防御削弱,反而暗藏防御體系的優化升級。
054B新增24連裝紅旗10近程防空導彈,該導彈采用紅外+雷達復合制導,響應時間不足10秒,可對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實施末端攔截,與1130近防炮形成“彈炮協同”的梯次防御網,攔截效率較單純兩門近防炮提升至少50%。
![]()
中程防空導彈從紅旗16換裝為紅旗16F1,射程提升至160公里,覆蓋范圍較前代擴大近一倍;艦載直升機由直9或卡28更換為更先進的直20F,其搭載的新型吊放聲吶與反潛魚雷,讓反潛探測距離和打擊精度實現質的飛躍。
054B戰斗力較054A提升30%以上,堪稱航母戰斗群中更強勁的“帶刀護衛”,與055驅逐艦搭配可構筑遠中近三層防御網,將航母牢牢守護在核心區域。
在這些升級中,100毫米主炮的回歸尤為值得深究,其背后藏著中國海軍艦炮發展的艱辛歷程。該炮技術源頭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的法國裝備,彼時發達國家艦炮已實現全自動操作,而中國海軍艦炮仍停留在人工操炮的二戰水平,艦炮升級迫在眉睫。
![]()
受限于當時的經費與技術條件,中國海軍決定引進分系統,最初考察的美國和意大利127毫米艦炮,因重量達25噸、體積龐大,無法適配中小型護衛艦,最終被放棄。
經過多輪篩選,法國T100C緊湊型單管100毫米艦炮進入視野:重量僅19噸,適配性更強;射速可達每分鐘90發,遠超當時國產艦炮;
射程17公里,對空射程6公里,兼顧對海打擊與防空攔截,各項指標完全契合需求。最終中國僅采購兩門,一門裝備于40號護衛艦進行實戰驗證。另一門則作為拆解研究的樣本;
![]()
’這是當時中國軍工“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典型路徑。科研人員以法國艦炮為基礎,開啟仿制攻關,最終研制出國產210型艦炮,后續經隱身化改進形成HPJ87型艦炮,成為中國海軍口徑第二大的艦炮。
但這一過程遠比想象中艱難:法國原版艦炮紙面數據優異,實際使用中卻暴露出高故障率問題,尤其是炮彈輸送伺服機構頻繁卡殼。
當時中國軍工在精密機械加工領域經驗有限,伺服機構的液壓傳動系統、核心部件的微米級公差,都成為仿制路上的“攔路虎”。
![]()
科研人員只能通過反復測繪、模擬不同海況下的工況試驗,逐步攻克密封件磨損、動力傳輸卡頓等難題,整個仿制過程歷時16年。
正因此054A前40艘護衛艦并未貿然裝備這款“半成品”,轉而采用仿制俄羅斯的HPJ26型76毫米艦炮。
該炮雖射速較高、具備對空能力,且可靠性經過實戰驗證,但12.5公斤的炮彈威力,與100毫米艦炮24公斤炮彈的毀傷效果差距明顯,無法滿足護衛艦對海打擊、對岸火力支援的需求,并非理想選擇。
![]()
中國海軍對100毫米艦炮的青睞,源自1988年314海戰的實戰經驗:當時053型護衛艦搭載的79式100毫米艦炮,一發即可在越南軍艦上撕開大洞。數十發炮彈便擊沉敵方艦艇,這種“一擊制敵”的威力讓海軍堅定了回歸100毫米口徑的決心。
054B最終換裝100毫米主炮,標志著該型艦炮的可靠性問題已徹底解決,更印證了中國軍工的技術突破。
從最初拆解仿制時的“知其然”,到如今優化改進后的“知其所以然”,這背后是精密加工、材料科學、火控系統等多領域的協同進步。或許有人疑問:現代海戰早已進入導彈時代,為何還要執著于艦炮?答案藏在海軍的實戰需求中。
![]()
和平時期處理海上摩擦、應對低烈度沖突時,艦炮是“看得見、用得上”的威懾力量,既能精準打擊敵方小型目標,又可避免導彈打擊造成的過度殺傷,兼顧威懾與控制;
即便在高強度戰爭中,艦炮也可承擔對岸火力支援、打擊敵方近岸目標等任務,是導彈的重要補充。
此次漯河艦訓練中未展示導彈發射,僅以主炮、近防炮實彈射擊為核心,正是對這種多樣化作戰場景的針對性演練,這才是實戰化訓練的精髓。
![]()
從054A的“穩妥選擇”到054B的“全面升級”,100毫米主炮的回歸與雷達、動力、防空系統的迭代,不僅是單艦戰斗力的躍升,更勾勒出中國海軍裝備發展的邏輯:每一項升級都源于實戰需求,每一次突破都扎根自主創新。
![]()
漯河艦劈波斬浪的訓練場景,既是裝備硬實力的展示,更是中國軍工從“追趕”到“并跑”的縮影,這便是新時代“帶刀護衛”的真正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