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寒風如刀,刮過崎嶇的山路。
十一月的荊楚大地,竟已飄起細雪,夾雜在冷雨中,打在敗軍殘甲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關羽手執青龍偃月刀,騎在赤兔馬上,他的左臂箭傷未愈,每一次顛簸都帶來一陣鉆心的疼痛。
曾經威風凜凜的美髯公,如今須發凌亂,那雙曾令敵軍喪膽的丹鳳眼深陷在眼窩里,卻依然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父親,前方就是臨沮地界了,聽說是馬超的封地,會不會有人救援?”關平驅馬靠近,聲音嘶啞。
他盔甲上滿是干涸的血跡,左肩纏著的布條仍在滲血。
關羽微微頷首,環顧四周。
跟隨他的只剩下不足三百殘兵,個個帶傷,饑寒交迫。從麥城突圍至今,他們已連續三日日夜兼程,身后是東吳呂蒙大軍的緊追不舍。
“只要懂了臨沮,或許就有救援。”關羽低聲道,聲音里帶著罕見的疲憊,“馬超應該會派人接應的。”
關平欲言又止,最終只是點了點頭。他不敢告訴父親,派往臨沮求援的七批信使,無一返回。
赤兔馬忽然揚起前蹄,發出一聲凄厲的嘶鳴。
關羽猛地抓緊韁繩,丹鳳眼驟然收縮——前方山隘處,旌旗招展,東吳的“潘”字大旗在風雪中獵獵作響。
“關云長,潘璋在此等候多時了!”一聲大喝從前方傳來。
![]()
第一章:陽平關的守將
與此同時,數百里外的陽平關。
馬超獨立城頭,望著關外連綿的曹軍營寨。寒風吹動他銀盔上的紅纓,那位曾經威震西涼的錦馬超,如今眉宇間多了幾分沉穩與滄桑。
“將軍,天寒,回營吧。”副將馬岱上前,為他披上大氅。
馬超微微點頭,目光仍不離遠方:“曹操新敗,卻仍在漢中留有重兵,不可不防。”
“有將軍鎮守陽平關,曹軍必不敢犯。”馬岱道。
馬超轉身下城,銀甲在暮色中泛著冷光。
自歸降劉備以來,他受命駐守這處咽喉要地。漢中與荊州相隔千里,音訊難通,他全然不知此刻的荊州正經歷著怎樣的巨變。
回到營帳,馬超凝視著墻上的西蜀地圖,目光偶爾會掃過荊州區域,卻從未停留太久。
在他心中,關羽仍是那個威震華夏、令他神往卻無緣一見的英雄。
他想起自己剛歸降劉備時,心中那份忐忑與期待。那時他多么希望能與關羽、張飛這等當世豪杰把酒言歡,暢談天下大事。
然而各有要職,他被派往陽平關駐防,而關羽則常年鎮守荊州,兩人從未有過見面之緣。
“聽說關云長美髯鳳目,氣度非凡,若能一見,當為人生快事。”馬超曾對馬岱這樣感嘆。
此刻,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那位他神交已久的同僚,正身陷絕境,在生死線上掙扎。
![]()
第二章:將星的驕傲
狹窄的山路上,關羽的殘部已不足百人。赤兔馬氣喘吁吁,口吐白沫,顯然已到極限。
“君侯,前方就是臨沮地界了!”一名親兵指著前方隱約可見的石碑。
眾人精神一振,加快腳步。然而當他們越過界碑,眼前的景象卻讓所有人心中一沉——界碑后的道路上空無一人,并無接應之兵。
關羽勒住馬韁,丹鳳眼中閃過一絲失望。
他想起去年被封為五虎上將時,他因為自負并看不起除了張飛外的其他三人。
趙云吧,還好,畢竟與他同僚過好多年,也見識過趙云的武藝,尤其是單騎救主,那時可以夸一輩子的成就,要是換成自己未必會全身而退。
而黃忠,當時已經年過六旬,在關羽眼中都可以說是老人了,怎么還能封為五虎上將,這讓關羽十分不滿,甚至有些不高興。
還有馬超,江湖上有著“錦馬超”的稱號,料想也不是等閑之輩,只是他的出身卑微,關羽也有些看不起。
尤其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關羽一直心想著要與馬超決一雌雄。
畢竟五虎上將中,關羽排在第一,馬超排第二,比張飛還高了一個等級,這在關羽看來也是不能接受的。
為此,當時關羽對于五虎上將的封賞并不領情,他還專門寫了一封信給劉備說,自己不愿接受五虎上將之職。
之所以難以接受,大致有兩個原因,其一自己一直駐守著荊州,一直無事,自己并沒有建功立業,沒有資格收取。
另一方面,關羽還是有些不愿與黃忠、馬超為伍。
最后劉備還是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專門給關羽寫了一封信,盡說了關羽很多好話,關羽才勉強答應。
由此,當關羽沒有看到馬超的援兵后,還以為馬超在記仇,不愿意幫自己。可他根本不知道當時馬超根本不在自己的封地上。
而是在駐守陽平關。
眼看著沒有援兵,關羽多少有些失望。
“父親,看來援軍未至,我們只能靠自己了。”關平的聲音將他拉回現實。
關羽點了點頭,自語道:“來不及了。”
身后,追兵的吶喊聲已清晰可聞。東吳的軍隊竟不顧界碑,直接越過邊境追來!
![]()
第三章:麥城敗因
關羽的失敗,其實早已在性格中埋下伏筆。
他善待士卒卻驕于士大夫,這種性格缺陷在關鍵時刻成了致命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