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古地,楓橋水畔,楓橋三賢館外梅影橫斜。11月1日,“梅花之韻——2025?花鳥畫作品展” 在浙江省諸暨楓橋三賢館啟幕。這場集精神傳承、藝術展覽、文旅融合于一體的文化盛事,旨在以梅為媒、以畫為語,傳承與弘揚中國花鳥畫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時代精神。
![]()
![]()
開幕現場
![]()
開場表演《梅花之韻》
據了解,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與諸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自啟動征稿以來,共收到來自全國的作品3000余件,經嚴格評審,最終遴選出100幅精品參展。
開幕式上,中共諸暨市委書記金進富,中共紹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丁如興,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屈健先后致辭;入選作者舒勤、俞鐵鋒分享心得體會,浙江省政協原主席周國富宣布展覽開幕。
![]()
金進富致辭
![]()
丁如興致辭
![]()
屈健致辭
![]()
周國富宣布展覽開幕
清而不媚:百幅佳作勾勒當代花鳥畫的“骨氣”
藝術家們以“三賢文化”為魂、“梅花精神”為魄,在梅的枝干間探尋生命的張力,在花的綻放中捕捉時代的芬芳,作品題材豐富、風格多元,充分展現出當代中國畫創作的蓬勃生機。
![]()
嘉賓觀展
![]()
![]()
![]()
展覽現場
屈健在致辭中表示,楓橋三賢館是人文積淀深厚的文化地標,與本次花鳥畫展所倡導的“以文化人、以藝通心”高度契合。中國花鳥畫的至高境界,在于“格物致知”與“意與象通”。本次展出作品生動體現了花鳥畫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作理念,也是踐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藝術方針的豐碩成果。他表示,這不僅僅是一場單純的作品展示,更引發我們關于中國花鳥畫傳承與創新的深度思考——既要堅守“以形寫神”的筆墨根脈,又要具備“與古為新”的時代視野。唯有如此,方能使花鳥藝術在當代文化土壤中綻放出更加絢麗的時代芳華。
![]()
![]()
嘉賓觀展
梅香蝶變:從館藏到田野的文化共贏
“這次主題展,既是一場穿越時空和王冕墨梅遙相呼應的文化盛宴,也是一個打破邊界和諸暨文旅精準鏈接的發展場景。”金進富表示,此次展覽并非簡單地“畫梅”,而是一場“以梅為骨”的城市文化實驗——既要延續王冕“不要人夸顏色好”的孤潔,也要讓花鳥語言與當下生活發生關聯。諸暨市也將以此次畫展為契機,鏈接文旅資源、創優文化場景,打造更多有影響力、美譽度和標志性的文化成果,實現文化軟實力向發展硬實力的精彩蝶變。
![]()
![]()
![]()
![]()
![]()
展覽現場
丁如興表示,近年來紹興持續擦亮“書畫之鄉”的人文金名片,大力推動書畫藝術創新發展。今天的作品展,既是應“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的“梅花之約”,也是致敬經典美學、連接當代藝術的又一全新嘗試。期待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與中國美術家協會在文化交流、藝術創作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更多具有時代特色、深遠影響、人文價值的品牌活動,努力推出更多精品成果,更好以書畫之美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更好服務于人民群眾的高品質文化需求,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注入強大文化動能。
文化賦值:城市升級的精神動力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要求“大力繁榮文化事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諸暨作為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越國古都的深厚文脈,為這座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文化創造力。立足本土文化基因,當地持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圍繞文商旅體深度融合,構建起“研、學、展、賽、游”五位一體的發展格局。
![]()
![]()
![]()
展覽現場
從珍珠的瑩潤到襪業的織韻,從美食的風味到賽事的活力,一系列具有辨識度的文化場景漸次鋪展,諸暨不僅成功打造了“浙BA”、首屆國際開蚌節等爆款活動,累計吸引超120萬人次參與,更逐步形成“白天逛市場看展覽,晚上到球場看演出”的文旅新生態。今年累計接待游客1300萬、同比增長13%,帶動消費超1.5億元,躋身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第十。
墨影回聲:楓橋三賢館里的“古今對話”
作為承載王冕、楊維楨、陳洪綬三位先賢精神的文化地標,楓橋三賢館成為“梅花之韻”的主場絕非偶然。“三賢”在書畫藝術上的卓越成就,如三峰并峙、輝映千古。王冕以墨梅寄志,筆下寒梅清絕脫俗;楊維楨詩文奇崛,書畫皆具風骨;陳洪綬人物古拙,花鳥亦見真趣。他們的藝術精神,正如梅花之品格——清而不媚、堅而不屈,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基因。
“在中國花鳥畫的千年流變中,梅的意象不僅承載著自然之美,更凝聚著精神之魂,映照出藝術與人格的高度統一。”畫家舒勤說,參展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作者與梅的對話,是心靈與自然的共鳴,不僅展現中國花鳥畫的當代成就,更讓每一位觀者在筆墨交錯間,感受到梅之韻、藝之魂、城之蘊。
![]()
楓橋三賢館內景
在楓橋三賢館的飛檐下,王冕筆下的墨梅與當代藝術家的創作相映成趣。這場展覽不僅是藝術展示,更是一場關于文化傳承與城市發展的實踐。當傳統文化的清雅之氣融入現代生活的煙火人間,一朵梅花正催生一座城市的精彩蝶變。
![]()
![]()
![]()
展覽現場
出席本次開幕式的嘉賓還有:浙江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楊守衛,浙江省原文化廳廳長楊建新,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傅巧玲,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魏新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展覽處處長杜松儒,《美術》雜志社社長冀鵬程,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王偉平,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王敏杰,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張宜,中共紹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紹興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王洪海,《榮寶齋》期刊原主編、榮寶齋出版社原副社長徐鼎一,榮寶齋畫院原副院長樊怡,《美術》雜志社運營總監趙羿然,西泠印社美術館副館長李昆,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六屆連環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洪萬里,浙江省文聯辦公室主任倪巍,紹興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紹興書畫院副院長呂國鋼,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劉學云,高密畫院秘書長劉金田,鴻一美術館館長酈韓英,繁花文化展覽部主任陳松麟等。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1月30日。
編輯 | 張婷婷
制作 | 殷 鑠、劉根源
校對 | 安亞靜
初審 | 殷 鑠
復審 | 馬子雷
終審 | 陳 明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系人:王會
聯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6年出版43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58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