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老陳,你說女人離婚都是因為什么?"朋友老張在電話里問我。
我看著桌上堆積的檔案,十二個離異女客戶的資料攤開在那里。
"我也說不清楚。"我說。
"你接觸那么多離婚的女人,應該有點感覺吧?"
我沉默了幾秒鐘。
其實我已經有答案了,只是不敢確定...
![]()
01
我叫陳浩,今年三十五歲。
在這家房地產公司干了八年,專門負責高端二手房買賣。
工作性質決定了我經常接觸離異的女性客戶。房產分割、重新置業,這些事情讓我見識了各種各樣的女人。
去年年底整理客戶檔案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手頭的十二個離異女性客戶,背景完全不同,離婚原因也各不相同,但她們身上似乎有什么相同的東西。
第一個是蘇晨曦。
三十二歲,互聯網公司高管,年薪八十萬。
她來找我賣房子的時候,穿著一身黑色職業裝,高跟鞋踩在地上啪啪響。
"房子必須這個月賣出去。"她直接說,"價格可以適當降一點。"
我問她為什么這么急。
"離婚了。"她說得很平靜,"老公出軌,房子要分割。"
蘇晨曦的房子在市中心,一百二十平米,市價四百萬。
她要求一個星期內出手。
我說這么急很難賣到好價格。
"無所謂。"她說,"早點解決早點解脫。"
房子很快就賣了,買家直接付現金,價格確實低了一些。
簽合同那天,蘇晨曦沒有任何猶豫。
"陳哥,離婚這事其實也沒什么。"她說,"早該這樣了。"
第二個是江欣怡。
二十八歲,在步行街開了一家服裝店。
她的離婚原因是婆媳矛盾。
"我婆婆太能折騰了。"江欣怡說,"天天挑我毛病,我老公也不幫我說話。"
她要買的是一套小戶型,五十平米,總價一百五十萬。
江欣怡看房子的時候很仔細,每個角落都要檢查。
"一個人住,安全最重要。"她說。
我問她考慮過復合沒有。
"不可能。"她擺擺手,"我已經受夠了。"
江欣怡付款很爽快,全款買下了那套房子。
搬家那天她請我吃飯。
"陳哥,你覺得我這樣做對不對?"她問。
我說這是她自己的選擇。
"對,是我的選擇。"她點點頭。
第三個是趙雅琪。
三十四歲,市人民醫院的外科醫生。
她和丈夫是大學同學,結婚七年,沒有孩子。
"價值觀不合。"趙雅琪說,"他覺得女人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我覺得女人應該有自己的事業。"
她要換一套更大的房子,一個人住。
"既然離了,就要過得更好。"她說。
趙雅琪選房子的標準很明確:地段好,環境優雅,最重要的是離醫院近。
"我的工作很重要,不能因為住得遠影響工作。"她說。
房子定下來后,趙雅琪立刻辦了貸款手續。
"陳哥,你覺得一個女人一輩子不結婚能行嗎?"她問我。
我說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答案。
"我覺得可以。"她說,"至少比湊合著過要好。"
02
第四個是鐘慧敏。
二十九歲,全職太太,有一個五歲的兒子。
她來找我的時候臉上還有淤青。
"家暴。"她簡單說了兩個字。
鐘慧敏要買的是學區房,為了孩子上學。
"我可以不要別的,但孩子的教育不能耽誤。"她說。
看房子的過程中,鐘慧敏的手機響了好幾次。
都是她前夫打來的。
她每次都掛斷。
"沒什么好說的了。"她告訴我。
鐘慧敏最終選了一套老房子,價格便宜,但學區很好。
![]()
簽合同的時候,她的手在發抖。
"陳哥,我做得對嗎?"她問。
我說保護自己和孩子是對的。
"我也這么想。"她說。
這四個女人給我的印象都很深刻。
她們的背景不同,離婚原因也不同,但處理問題的方式很相似。
都很果斷,都很決絕。
第五個是林雅靜。
三十一歲,在銀行工作,是個部門主管。
她的丈夫是個小老板,做建材生意。
"性格不合。"林雅靜說,"我比較強勢,他受不了。"
她要賣掉現在的房子,買一套更貴的。
"既然要重新開始,就要過得更好。"她說。
林雅靜處理房產的速度很快,三天就把所有手續辦完了。
"陳哥,你覺得強勢的女人是不是不適合結婚?"她問我。
我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
"我覺得也是。"她說,"改變自己去迎合別人,太累了。"
第六個是方曉薇。
二十七歲,開了一家美容院。
她的離婚很簡單,就是感情淡了。
"沒有第三者,也沒有什么大矛盾。"方曉薇說,"就是覺得沒意思了。"
她要買的房子很特別,要求必須有大陽臺。
"我喜歡養花。"她說,"以后有時間了,要把陽臺弄成小花園。"
方曉薇看房子的時候很挑剔,連墻面的顏色都要考慮。
"一個人住,一定要住得舒服。"她說。
最終她選了一套頂層的房子,陽臺確實很大。
"陳哥,你覺得沒有愛情的婚姻能維持下去嗎?"她問我。
我說這個問題很復雜。
"我覺得不行。"她說,"沒有愛情的婚姻就是浪費時間。"
第七個是袁夢潔。
三十三歲,在一家廣告公司當創意總監。
她的丈夫是公務員,兩人的生活節奏完全不同。
"他喜歡安穩,我喜歡挑戰。"袁夢潔說,"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她要換的房子很現代化,裝修要求也很高。
"我喜歡有設計感的東西。"她說。
袁夢潔對房子的每個細節都很在意,連開關的位置都要重新規劃。
"既然是自己的家,就要按自己的想法來。"她說。
房子裝修好后,袁夢潔請我去參觀。
確實很漂亮,很有個性。
"陳哥,你覺得兩個完全不同的人能在一起一輩子嗎?"她問。
我說如果互相包容可能行得通。
"包容也是有限度的。"她說。
03
第八個是周琳娜。
三十歲,自己開了一家咖啡店。
她的離婚原因比較復雜,涉及經濟問題。
"他投資失敗,欠了一屁股債。"周琳娜說,"我不想跟著他一起背債。"
她要賣掉現在的房子還債,然后租房子住。
"先渡過這個難關再說。"她說。
周琳娜賣房子的時候很理性,價格談得很仔細。
"每一分錢都很重要。"她說。
房子賣完后,周琳娜租了一套小公寓。
"陳哥,你覺得夫妻之間應該共同承擔債務嗎?"她問我。
我說這個要看具體情況。
"我覺得各人的債務各人承擔。"她說,"結婚不等于要承擔對方的所有問題。"
第九個是胡曉曉。
二十六歲,在一家外貿公司工作。
她的離婚很突然,因為發現丈夫賭博。
"我不能接受這種事情。"胡曉曉說,"賭博會毀掉一個家庭。"
她要買房子的時候很謹慎,每一個環節都要仔細了解。
"我不能再犯錯誤了。"她說。
胡曉曉最終選了一套二手房,性價比很高。
"實用就行,不需要太奢華。"她說。
搬進新房子后,胡曉曉的精神狀態明顯好了很多。
"陳哥,你覺得一個人犯了錯誤,另一個人應該給機會嗎?"她問我。
我說這要看是什么樣的錯誤。
"有些錯誤是不能原諒的。"她說。
第十個是田靜雯。
三十五歲,在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
她的離婚原因很簡單,就是三觀不合。
"我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都不一樣。"田靜雯說,"生活在一起很累。"
她買房子的要求很實際,交通方便,配套齊全。
"一個人生活,便利性很重要。"她說。
田靜雯選房子的過程很快,看了三套就定下來了。
![]()
"我知道自己要什么。"她說。
新房子離她公司很近,走路十分鐘就到了。
"陳哥,你覺得夫妻之間三觀不合能克服嗎?"她問我。
我說如果差距太大可能很困難。
"我也這么認為。"她說,"勉強在一起對誰都不好。"
第十一個是陸文文。
二十八歲,在一家設計公司當室內設計師。
她的離婚原因是溝通問題。
"我們根本就說不到一起去。"陸文文說,"每次聊天都會吵架。"
她對新房子的裝修要求很高,要親自設計。
"既然是設計師,自己的房子當然要設計得漂亮。"她說。
陸文文的新房子裝修得確實很有品味,每個細節都很用心。
"一個人住也要住得精致。"她說。
房子裝修完后,陸文文顯得很滿意。
"陳哥,你覺得夫妻之間如果無法溝通還有救嗎?"她問我。
我說溝通確實很重要。
"溝通不了就分開,這是最好的選擇。"她說。
到這里,我已經接觸了十一個離異女人。
她們的故事各不相同,但我發現了一個規律。
這些女人都有一個共同點。
我覺得我找到答案了。
直到我遇見了她...
后來我才意識到,我錯得有多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