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家疾控局等七部門發出通知,經國務院同意,將人乳頭瘤病毒疫苗也就是HPV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自2025年11月10日起,組織各地為2011年11月10日以后出生的滿13周歲女孩免費接種2劑次雙價HPV疫苗(間隔6個月)。此前已自費接種首針疫苗的適齡女孩,也可免費接種第二針。
為何國家免疫規劃HPV疫苗目標人群為13周歲女孩?
專家表示,從感染風險來看,HPV主要通過性行為感染,因此在感染幾率增大之前,也就是發生性行為年齡之前,進行HPV疫苗接種,可以獲得更好的保護效果,最大限度發揮疫苗預防HPV感染的作用。
從免疫效果來看,相關研究表明,9—14歲女孩接種HPV疫苗產生的抗體水平,是15歲以上人群的2倍以上,而且保護效果可持續至少10年以上。因此,在13周歲接種HPV疫苗可以獲得更高的抗體水平和更持久的保護效果。
目前,我國有18個省份在全省或部分地區對適齡女孩免費接種HPV疫苗或給予補貼。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提出到2030年90%的15歲以下女孩完成HPV疫苗接種。
2023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等十部門印發《加速消除宮頸癌行動計劃(2023—2030年)》,提出促進HPV疫苗接種,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HPV疫苗接種試點,探索多種渠道支持資源不足地區適齡女孩接種。
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出臺政策,為適齡女孩接種HPV疫苗。據統計,目前我國有18個省份在全省或部分地區通過民生實事項目等形式,對適齡女孩免費接種HPV疫苗或給予補貼。
《通知》印發后,公眾可以關注當地疾控機構、預約接種單位發布的相關信息,在當地正式實施后登記接種。
我國宮頸癌發病率呈上升且年輕化趨勢
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宮頸癌病因明確,主要是由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感染導致的。
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宮頸癌新發病例為15.1萬例,死亡病例是5.6萬例。對宮頸癌分年齡段分析發現,發病率在25歲之前處于較低水平,25歲以后逐漸上升,至50—54歲年齡組達高峰,之后逐漸下降。近20年來,我國宮頸癌的發病率呈上升且年輕化的趨勢,防控宮頸癌非常重要。
HPV感染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感染高危型HPV并不等于得宮頸癌,但如果持續感染,就有可能發生上皮內瘤樣病變,或者進一步發展為宮頸癌。
在高危型HPV感染導致病變的過程中,具有以下因素的人群更容易發生HPV持續感染,進而患宮頸癌:吸煙、初次性行為年齡過早、多個性伴侶、感染其他性傳播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器官/骨髓移植后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患者等)。
如何預防宮頸癌?
宮頸癌可以通過疫苗接種、定期篩查和早診早治實現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及時接種HPV疫苗能夠預防高危型HPV的持續感染,可有效降低宮頸癌的發生率。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開展宮頸癌篩查。HPV疫苗屬于預防性疫苗,不能清除已存在的HPV感染,也不能阻止已有病變的進展,所以仍需要定期的篩查。
如果確定為宮頸癌前病變的患者,可通過及早治療、健康管理等措施,減少宮頸癌的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接種HPV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
國家免疫規劃HPV疫苗的接種對象為未成年人,接種疫苗通常需要監護人,包括父親、母親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陪同。完成首劑接種后,間隔半年接種第二劑次,間隔期最好不要超過一年。
接種時,攜帶孩子及監護人的身份證件、兒童預防接種證,詳細提供孩子的健康狀況以及既往的疾病史、過敏史、接種禁忌等情況,由接種醫生來判斷本次是否可以接種。
接種HPV疫苗后,可以用棉簽輕輕按住接種部位,避免揉搓,并務必保證留觀30分鐘,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果出現不適癥狀,需及時告知接種單位工作人員進行處理。
回家后,適當休息,保持接種部位清潔,多喝水。如出現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等局部反應,通常居家處理即可,如冷敷緩解疼痛等。如出現低熱(小于38.5攝氏度)、乏力、食欲減退等情況,注意多休息。如出現嚴重不適,建議及時就醫。
來源 | 人民日報客戶端、央視新聞、中國新聞網、中國疾控中心
編輯 | 李雪
責編 | 姜玉函
![]()
關注民生周刊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